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最近經常看到一種論調:"A股不存在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只能高位接盤被割韭菜。"

我們先不談這個問題的對錯,只簡單來看機制股票的復權收益率圖示。

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格力電器後復權收益

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貴州茅臺後復權收益

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中國平安後復權收益率

以上三張圖分別為格力電器,貴州茅臺,中國平安在5到15年間的後復權複合價格圖示。

首先這裡普及一個基礎知識:後復權價格-它是計算後分紅和送股等行為後的累計價格,約等於股票這些年的累計漲幅。

價值投資的高收益

不需任何標註,我們可以輕易從K線圖上看出它們這些年來的巨大漲幅。(每種炒股軟件都有相關功能,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以漲幅居中的格力電器為例,以08年股市瘋狂時期的最高點為起點,當時的後復權價格為1205.36,而2018年的最高點後復權價格為8523.44,10年間漲幅為7.07倍,年複合收益率高達21.5%。

換句話說,即使投資者在08年股市最高點買入格力電器,堅持持有到如今,每年的平均收益也會達到21.5%。

如果以08年的最低點401.01來計算,漲幅更是達到了驚人的21.54倍,年複合收益率將高達恐怖的35.75%。

直白點說,無論什麼時候買入格力電器,只要堅持持有,雖然中間會有波折,甚至有下跌到三分之一的折磨,但最終都將取得一個遠遠超過他人平均水平,同時也超過任何理財產品的高收益。

從實證的角度來說,價值投資顯然在中國行得通。

有人可能會說,我當年投了中國石油,躺著賺錢的企業,它從發行價格48.60元,到如今虧損了超過四分之三,這就是我價值投資的結果。

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為何有人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這就要說到標題所提到的問題了: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這裡的價值投資被加了引號,意思是這只是片面理解價值投資的含義,其實並不是在進行真正的價值投資。

所謂價值投資,首先要有價值,然後還要有合適的價格。舉個極端的例子,你花一百元買一斤黃金,顯然你會大賺特賺;而當你用一億元買一斤黃金,那一定虧到姥姥家。

一斤黃金依然是一斤黃金,它的本質並沒有任何改變,但為它支付的價格卻改變了。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價值,以低於它價值的價格購買它才能賺錢,這也恰恰是價格投資的精髓:任何企業都有一個大致的價值,我們要以低於它價值的價格購買它,然後堅持持有,等待價格的最終迴歸。

實際操作中,由於優秀企業是不斷髮展的,它的價值在發展中得以提高。我們即使以稍高的價格購買了企業,最終這種差距也會被髮展抹平,這才是價值投資的真意。

中國石油與格力電器的差異

回過頭來,我們看看中國石油與格力之間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為何你的“價值投資”虧錢了?

中國石油與格力電器對比(複合收益率)

如圖所示,中國石油從2007年到今天,淨利潤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了大幅度衰退,年複合增長率為-6.34%,即平均每年萎縮6.34%。

格力電器則利潤大幅度增長,11年來淨利潤增長將近24倍,年複合增長率為32.46%。

對比下這兩組數據,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兩者的差距來。中國石油出道即巔峰,它的盈利能力不但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了大幅度的衰退。這種衰退也同時反映到了股價上,企業本身的價值不斷萎縮,它的股價自然也是江河日下。

反觀格力,它的淨利潤11年來增長近24倍,這自然推動它的股價持續上漲。

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當年的數據,中國石油發行時的每股收益為0.75元,發行價格48.62元,當時的市盈率高達64.82倍。根據過去文章關於估值的知識可知,在中國石油當年盈利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即使它把所有利潤用來分紅,也要65年才能夠回本,而實際上根據它這些年來的衰退幅度,真實數據是100年也未必能夠通過分紅回本,這甚至超過了絕大部分人一生的長度!所以這些年的持續下跌顯然是非常合理的,沒人買股票是為了用一生的等待去收回本錢。

股市財富寶典:股票估值基本原理

股市財富寶典:估值應用實例-貴州茅臺的過往

那麼格力如何呢?

它當年最高點的價格是62.79元,當時的每股收益是1.58元,市盈率為39.74倍,這個估值雖然比中國石油強了不少,但依然是高估的。只不過它在這些年間不斷增長,用發展帶來的價值增長抹平了當時的高價格。

讚歎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由於當年格力的價格同樣處於高估狀態,導致它後來也跟隨市場整體下跌,在最低時曾經跌到過13.90元,僅為最高點時的四分之一不到。因為同在一年間,我們依然以每股收益1.58元計算,最低點的市盈率為8.79倍。根據估值基本原理(上文鏈接中有相關知識介紹),綜合格力當年的發展速度,我們可以輕易得出這個價格是低估的。

價值投資的成功要素

通過這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出成功的價值投資最重要的兩點要素:

資產價格的合理性以及所投資企業的發展速度。

中國石油當年價格過高,發展速度又不盡人意,自然只能錄得大幅虧損的下場。

格力電器發展迅速,價格也始終沒有誇張到人神共憤的程度,因此無論何時購買都能獲得可觀的收益。當然,如果更謹慎一些,瞭解過企業估值的基本原理,在13倍市盈率一下購買了格力電器,那麼不僅不用承受暫時的浮虧,取得的收益也遠遠好於高價購買。

綜上所說,我們應該得出結論,價值投資在中國是行得通的,但在進行價值投資時必須要預估企業的發展速度,同時對估值的基本原理有所瞭解。

在合理的價格基礎上購買優秀的資產,這樣才能夠成為成功的價格投資者。

不顧資產價格盲目購買,不去了解企業前景盲目自信,則只能成為被人收割的韭菜,那不是價值投資,不過是做傻事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