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最近经常看到一种论调:"A股不存在价值投资,价值投资只能高位接盘被割韭菜。"

我们先不谈这个问题的对错,只简单来看机制股票的复权收益率图示。

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格力电器后复权收益

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贵州茅台后复权收益

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中国平安后复权收益率

以上三张图分别为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中国平安在5到15年间的后复权复合价格图示。

首先这里普及一个基础知识:后复权价格-它是计算后分红和送股等行为后的累计价格,约等于股票这些年的累计涨幅。

价值投资的高收益

不需任何标注,我们可以轻易从K线图上看出它们这些年来的巨大涨幅。(每种炒股软件都有相关功能,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以涨幅居中的格力电器为例,以08年股市疯狂时期的最高点为起点,当时的后复权价格为1205.36,而2018年的最高点后复权价格为8523.44,10年间涨幅为7.07倍,年复合收益率高达21.5%。

换句话说,即使投资者在08年股市最高点买入格力电器,坚持持有到如今,每年的平均收益也会达到21.5%。

如果以08年的最低点401.01来计算,涨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1.54倍,年复合收益率将高达恐怖的35.75%。

直白点说,无论什么时候买入格力电器,只要坚持持有,虽然中间会有波折,甚至有下跌到三分之一的折磨,但最终都将取得一个远远超过他人平均水平,同时也超过任何理财产品的高收益。

从实证的角度来说,价值投资显然在中国行得通。

有人可能会说,我当年投了中国石油,躺着赚钱的企业,它从发行价格48.60元,到如今亏损了超过四分之三,这就是我价值投资的结果。

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为何有人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这就要说到标题所提到的问题了: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这里的价值投资被加了引号,意思是这只是片面理解价值投资的含义,其实并不是在进行真正的价值投资。

所谓价值投资,首先要有价值,然后还要有合适的价格。举个极端的例子,你花一百元买一斤黄金,显然你会大赚特赚;而当你用一亿元买一斤黄金,那一定亏到姥姥家。

一斤黄金依然是一斤黄金,它的本质并没有任何改变,但为它支付的价格却改变了。每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以低于它价值的价格购买它才能赚钱,这也恰恰是价格投资的精髓:任何企业都有一个大致的价值,我们要以低于它价值的价格购买它,然后坚持持有,等待价格的最终回归。

实际操作中,由于优秀企业是不断发展的,它的价值在发展中得以提高。我们即使以稍高的价格购买了企业,最终这种差距也会被发展抹平,这才是价值投资的真意。

中国石油与格力电器的差异

回过头来,我们看看中国石油与格力之间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为何你的“价值投资”亏钱了?

中国石油与格力电器对比(复合收益率)

如图所示,中国石油从2007年到今天,净利润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大幅度衰退,年复合增长率为-6.34%,即平均每年萎缩6.34%。

格力电器则利润大幅度增长,11年来净利润增长将近24倍,年复合增长率为32.46%。

对比下这两组数据,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两者的差距来。中国石油出道即巅峰,它的盈利能力不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了大幅度的衰退。这种衰退也同时反映到了股价上,企业本身的价值不断萎缩,它的股价自然也是江河日下。

反观格力,它的净利润11年来增长近24倍,这自然推动它的股价持续上涨。

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年的数据,中国石油发行时的每股收益为0.75元,发行价格48.62元,当时的市盈率高达64.82倍。根据过去文章关于估值的知识可知,在中国石油当年盈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即使它把所有利润用来分红,也要65年才能够回本,而实际上根据它这些年来的衰退幅度,真实数据是100年也未必能够通过分红回本,这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人一生的长度!所以这些年的持续下跌显然是非常合理的,没人买股票是为了用一生的等待去收回本钱。

股市财富宝典:股票估值基本原理

股市财富宝典:估值应用实例-贵州茅台的过往

那么格力如何呢?

它当年最高点的价格是62.79元,当时的每股收益是1.58元,市盈率为39.74倍,这个估值虽然比中国石油强了不少,但依然是高估的。只不过它在这些年间不断增长,用发展带来的价值增长抹平了当时的高价格。

赞叹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当年格力的价格同样处于高估状态,导致它后来也跟随市场整体下跌,在最低时曾经跌到过13.90元,仅为最高点时的四分之一不到。因为同在一年间,我们依然以每股收益1.58元计算,最低点的市盈率为8.79倍。根据估值基本原理(上文链接中有相关知识介绍),综合格力当年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轻易得出这个价格是低估的。

价值投资的成功要素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成功的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两点要素:

资产价格的合理性以及所投资企业的发展速度。

中国石油当年价格过高,发展速度又不尽人意,自然只能录得大幅亏损的下场。

格力电器发展迅速,价格也始终没有夸张到人神共愤的程度,因此无论何时购买都能获得可观的收益。当然,如果更谨慎一些,了解过企业估值的基本原理,在13倍市盈率一下购买了格力电器,那么不仅不用承受暂时的浮亏,取得的收益也远远好于高价购买。

综上所说,我们应该得出结论,价值投资在中国是行得通的,但在进行价值投资时必须要预估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对估值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在合理的价格基础上购买优秀的资产,这样才能够成为成功的价格投资者。

不顾资产价格盲目购买,不去了解企业前景盲目自信,则只能成为被人收割的韭菜,那不是价值投资,不过是做傻事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