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針見血:疫情期間,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6大方案

大家好,這裡是由“讓創業公司更值錢的中律投

”帶來的“疫”針見血系列之疫情當前,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6大方案。

“疫”針見血:疫情期間,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6大方案

眾所周知,本次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讓中小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尤其是在現金流方面。雖然各地方政府連續出臺了為“中小企業減負”的政策,但企業本身也要採取措施積極應對這次危機。

在目前這個階段,企業員工工資的支付在企業的現金流佔比是非常大的。如果放在平時,這種佔比還不會特別凸顯。但是為了防止疫情的防控,很多地方都推遲復工,因此這種佔比就會顯得格外的高。我們今天給大家聊的就是,在疫情期間,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六大方案。

方案一:協商推遲工資發放

受疫情影響確因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法支付職工工資的,在保障員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可以協商推遲發放工資。具體,請參考各地的政策指引。如《廈門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企業勞動關係調整與工資支付政策指引》等。關於這方面的政策,我們的問答小冊子裡,也有這方面的彙總,在此,不贅述。

方案二:與員工協商,發放部分工資,剩餘工資待企業資金週轉正常後支付

因為是協商,所以員工配合很重要,方案涉及到的需要的法律文書,我們也都已經為你準備好了,員工只要簽字就可以了。

方案三:與員工協商減少工作量,或待崗,降低工資支付標準

人社部,包括北京市也都有這樣的規定,疫情期間,企業可以和員工協商減少工作或安排待崗,降低工資支付標準或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這個是政策依據,但也不是想降就將。怎麼降,降多少,需要哪些法律文書,還是建議諮詢專業人士。最主要是避免,不當操作,會造成更大的人力風險。

方案四:以不可抗力為由免除支付工資的義務(慎用)

這個算是有點耍小手段了,不建議使用。員工因交通限制等防控措施無法回到單位復工,或員工自我要求不復工在家自我隔離的,應首先與員工協商採取調休、事假、待崗等方式處理,如協商不成的,可以依據《合同法》第117條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不支付工資,但這一做法存在一定風險,是企業在履行了相應的通知和協商措施後的不得已而為之。

方案五:如因疫情導致停工停產,自第二個工資支付週期起發放停工期間工資或生活費

人社部在疫情爆發之處就有規定,企業因疫情影響,要求職工推遲復工,在一個工作支付週期內,應按勞動合同約定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支付的工資 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也是說像,西北,老鄉雞這樣的,從第二個月開始,只發最低工資就可以了,這樣就能多撐一段時間,等待春天了。

方案六:藉助疫情,完善企業薪酬制度,推動變革,變壞事為好事

企業如果已經制定的薪酬制度能夠更好地體現支付給員工的薪酬與員工出勤、業績和企業效益情況掛鉤,則在本次疫情背景下,如果員工未出勤、未提供勞動、或者疫情導致企業效益不佳,企業只需向員工發放基本工資,則疫情對企業的影響相對可控。所以企業是時候考慮給自己的薪酬制度、員工的薪資結構進行調整了。同時,這個時候也可以做一些長遠的考慮,比如結合實施股權激勵,穩住團隊,和員工建立長期利益共同體,這樣大家能更好的團結一心,應對困難了。

“疫”針見血:疫情期間,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6大方案

以上是六個關於降低成本的方案。至於企業該採取哪種方案,一定要根據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和當地政府的政策結合來展開。同時,我們也根據這些方案提供了一些具體的指導路徑,有這方面需求的企業可以通過私信或者留言的方式聯繫我們,獲取更詳盡的解決方案。

相關閱讀:

中律投(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服務於創業者團隊的公司。中律投致力於為創業公司提供快速響應、高性價比的財稅法一站式服務,為創業公司的高速發展保駕護航。如果創業公司有這些方面的困惑,可以和我們聯繫,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的服務。

“疫”針見血:疫情期間,企業降低人力成本的6大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