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古与今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融是人类发明的使价值和不确定性跨越时间、空间配置的技术。金融技术包括了一套契约、企业、银行、市场、货币和法律制度,也包括涵盖计数、记录、算法和诸如微积分、概率论等高级数学方法。或者说,金融是一个思想体系,一种塑造和解决有关时间和价值等复杂问题的方法。金融技术依托于科技进步,科技在金融史上发挥了颠覆性的基础作用。

据《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春秋左传集解》记载,“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 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这就说明在文字出现以前,古人用打结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打结就相当于契约。打结的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结都有独特的含义在里面。然后人们发明了文字,文字能更好地表述契约。

我们观察古代青铜器上的金文就会发现,大量内容是记录“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这种记载除了感谢周天子,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把赏赐这个契约转换为不可修改的文字记录下来,用以告诉后人周天子的赏赐铁证如山。文字出现后,人们就开始用文字把契约确定下来。有了文字,金融创新更加丰富。

金融不仅依赖于文字,还依赖于计算能力。中国古人的计算能力很强,金融数学更是悠久。汉朝《九章算术》 就记载了利息计算,如“贷钱百,息月三。今贷六十钱, 月末盈十六日归,计息几何?”这种计算题放在今天是小学高年级的水平。同时,珠算进一步提高了古人的计算能力。所谓“七子之家隔两行,十全归一道沧桑。五湖四海盘中算,三教九流珠上忙。”算盘甚至成为商人的标签。计算能力强被认为是理财大师的特征,桑弘羊、计然、范蠡就是因为计算能力强而被选为理财官员。

金融技术进步建构了商业行为,形成了金融思维。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范蠡做生意的方法是“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 贱取如珠玉”。意思是说当预期到价格要下降的时候,即使是珠宝,也要像抛粪土一样抛出 ;当预期到价格要上涨的时候,即使是粪土,也要像买珠宝一样积极买进。这是金融思维,用反向操作法与预期价格博弈。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已经发动了“金融战”,典型就是管仲“衡山之谋”。管仲以高价收购衡山国盛产的兵器,迫使其放弃农业。随后以高价收购粮食和兵器,让衡山国陷入无兵无粮的窘境。面对齐国突然地出兵和经济封锁,衡山国只好投降。这说明在当时中国就具有了比较成熟的金融技术。

从结绳记事到文字契约,技术进步推动了金融进步。货币史上最重要的革命——纸币——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交子开启了人类的纸币经济时代。交子的币材不是一般的纸张,而是由官方设厂生产专用纸张。没有造纸技术的进步,很难有纸币的普遍使用。

从长期看,金融又推动了技术进步。一个商人凭着一张由平遥日升昌票号总号发给的汇票,如何到汉口日升昌票号的分号就能取到大额白银呢?这背后是一套信息储存的加密技术——防假密押技术。每个票号所使用的密押各不相同,动态变更。这套“密码”只有本票号的账房先生和掌柜知晓。这种动态密押技术使得几乎没有听说过明清时期票号汇错的案例。这种成熟的防假密押技术支撑明清晋商走向了世界,也标志着中国传统金融技术的一个高峰。

金融衰落也是和金融科技相关联的。清朝,当欧洲出现公司、债券、二级股票市场等金融创新时,中国却依然停留在股份合伙阶段。一种解释是传统中国政府太强了。朝廷缺钱可以收税,不需要借贷,更不需要发行债券。朝廷利用财政手段而不是金融手段牟利,甚至还可以盐铁专卖等专营制度直接取得收入。政治金融背后离不开现代国家进程中法治对王权的约束,也离不开法治视角。比如金融创新需要的契约环境。典型的例子是养儿防老,这个契约基本靠道德伦理来提高执行性。而基于血缘的契约往往不够开放包容,并不利于契约的履行。金融社会应该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晋代《钱神论》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里面有一句话是“子夏云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吾以 死生无命,富贵在钱。”孔方兄是人们的最爱,能够让陌生人变得熟悉,让卑贱者变得高贵。金融创新必然挑战既有的制度、权力和观念。这个时候就更加彰显法治的重要性。只有法治才能约束政府、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行为,金融创新才能实现与金融秩序的融合。

近几年区块链和数字经济推动了金融科技创新热潮, 数据成为一种全新的资产形式。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数据储存技术,它会给金融创新带来什么呢?

一方面,区块链的共享性让分散解决更加可行。在平台经济时代,数据集中在谷歌、Facebook、Uber 等少数平台公司手中,这些公司借此获取财富。Uber 的数据创造者是司机和乘客,但是司机和乘客并没有从U ber 的 650 亿美元市值里分得一杯羹。那么,没有了Uber,乘客和司机之间能否发生业务往来呢?区块链技术就有利于去中心化,让乘客可以在链上知道一个司机过去的所有信息,乘客和司机就可以在链上发生点对点的交易。基于区块链的分散化交易,对Uber代表的平台企业提出了挑战。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货币领域就创造了数字货币。比特币由非政府机构发行,不受政府的限制,于是各种数字货币兴起。当数字货币出现了巨大的泡沫,政府开始对数字货币不断强化管制,目前已有中央银行提出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未来或许可以从交子的发展历程中得到某种启示。交子最早是由四川的商人在民间发行,后来由政府限定的商人发行纸币,最后放弃商业信誉,完全依托政府信用,由官办的交子务发行纸币。那么在数字货币革命中,未来数字货币是否会回归到政府信用呢?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企业家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