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2005年參加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獲得冠軍後與環球唱片簽約,曾經與周杰倫、林俊杰有過合作。10多年後,成為直播帶貨一姐。

這是薇婭的故事。

這套劇本,不知吸引多少明星加入直播帶貨的陣列。但從最近的帶貨直播間來看,唐笑、師洋、吉傑等明星都拿到了相似的“劇本”,曾經從選秀中受到廣泛關注,時過境遷,如何轉型成為新的思考,如今,直播間似乎成為了那個“重新翻紅的機會”。

不僅是選秀出道的藝人,從省級電視臺出來的李湘、錢楓、朱丹、李響、李靜等著名主持人也完成了從主持到主播的跨越。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明星們從大屏幕轉戰小屏幕,對他們個人來說,不外乎流量縮水,尋找掙錢謀生的機會。但背後的故事,關於快速遷移的注意力經濟,也關於傳統影視行業的失落。


掙錢的誘惑

直播間宛如娛樂圈的“考古現場”,你總能在這裡找到或眼熟或耳熟的藝人。

轉戰帶貨直播,一方面是影視寒冬下不得已而為的選擇,另一方面,直播收入或許是最實際的誘惑。

主播究竟能掙多少?和做明星相比,哪種角色更加“吸金”?

直播間的收入分兩部分:坑位費+提成(佣金)。坑位費相當於商品進入主播直播間的入場券,提成則根據商品銷售情況,按照一定比例抽取。

據瞭解,李佳琦和薇婭這樣的頂級主播,坑位費一般在10-20萬之間,佣金則在成交額的10-50% 之間。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不過也有特例,在上海經營一家廣告經紀公司的解裡告訴「電商在線」,他促成了一家知名運動品牌和李佳琦的合作,將報價談到了5萬元(坑位費)+15%(提成),“因為李佳琦本人很喜歡這個牌子”。

按照頂級主播一場千萬的成交額,主播團隊的收入達到百萬級。年入上億,正常不過。

主播收入往往與粉絲數量及成交能力相關。但明星主播自帶流量進場,直播間的粉絲量大多達到腰部主播們的水平(50萬左右),同時他們頂著明星光環,往往報價更高。

據知情人士透露,粉絲在50萬左右的主播,坑位費可以談到萬元以內,而明星們報價在1-5萬元不等。此前王祖藍給一款商品“10萬 + 30%”的報價就曾被商家吐槽報價虛高。微博網友@圈教主也爆料過,李湘5分鐘直播要價80萬元。如果這只是坑位費,遠比李佳琦和薇婭高得多。

一場直播中,明星主播到底有多少收入?「電商在線」以吉傑為例進行估算,他是從《快樂男聲》中出來的選秀明星,淘寶直播粉絲數51萬。

據瞭解,吉傑的直播間內,一款商品的總成交額平均為10萬元,如果按照每次播20款商品,每款商品“1萬元+10%”的報價計算,大致可以算出一次開播的收入在40萬元左右。扣除主播需要給平臺付的技術服務費和場景服務費,主播團隊收入在20萬元出頭。

開播一兩次,很可能相當於部分明星一年的代言費用。

明星給品牌代言,變量很多。品牌知名度、品牌所處行業、代言權益,其中一項不同,報價天差地別。“業內也沒有專門的報價表,明星還是要靠經紀人談價格。”解裡說。

以朱一龍為歐萊雅拍攝視頻廣告為例,如果肖像權授權期12個月,算上出席活動或發微博廣告,報價在500-1000萬。如果是二線明星,就是200-300萬,名氣再小一點,則在50-100萬之間。

聽起來數額不少,但這個報價還包含經紀公司的10-30% 的分成,如果是名氣小的明星,一年到手的收入更是縮水。

相比之下,直播間似乎是個來錢更快的創收平臺。

直播間裡的「成功學」


真正將直播當成一份事業在做的明星不多,李湘、師洋和唐笑算是all in直播電商的典型。

李湘去年3月份開始淘寶直播時,在微博裡稱“純屬家庭主婦們閒來無事”。但後來,她不僅將微博名改為“主播李湘”,還維持一週一兩場直播的頻率。截至4月15日,她已開播90場。

2005屆超女唐笑接受「電商在線」採訪時說,自己淡出公眾視野後,一直在家當全職太太。 但她今年年初加入直播隊伍,就基本按照兩三天一次的頻率開播。

最敬業的還是2006屆《我型我秀》的人氣冠軍師洋。他的每次開播,都能帶來數以千計的粉絲數量增長——他把藝人的特長全部打包帶進了直播間。

這個曾經妖嬈地揮著綵帶模仿蔡依林舞蹈的男生,曾經掀起過一股“師洋現象”,但爆紅只是短暫。如今在直播間裡,耍寶一如既往——開場是韓國女團舞,用內褲翻花繩,不光一旁的助理看笑,還被粉絲評價“有梗敢講”、“笑到起飛”。一度衝上久違的熱搜。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師洋直播時用內褲翻花繩的片段上了微博熱搜)


從師洋近10場直播來看,觀看人次穩定在10萬左右。4月13日一場4小時的直播,上架30多款產品,光是一款果酸酵素液就成交10多萬元。

但也有些曾經被大量報道的明星,直播更像玩票,開播時間沒規律可循。主持人錢楓和李響都從2019年7月開播,兩人粉絲數量都在18萬左右,錢楓開播10條,李響開播22條。兩人的開播記錄都停留在去年年底。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明星主播開播不穩定,卻依舊能憑藉影響力獲得平臺曝光。要是素人主播這麼玩兒,流量早就跑光。頂流主播更是不敢停,李佳琦連去泰國旅遊依舊開播,薇婭在接受《十三邀》採訪時說自己”2019年的365天直播了330天......因為一旦停下來,我怕會讓很多人失望“。

主播的人氣需要積累。從數據來看,每天直播的師洋,和才加入直播1個月的唐笑,粉絲和成交額都在穩步增長。

唐笑告訴「電商在線」,她的第一場直播,6個小時,漲粉幾千人,成交額還沒有破萬。但當她的團隊不斷覆盤,更重視選品,她也開始在直播中加入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後,一個月內的9場直播,讓她迅速突破了13萬粉絲,單場最高成交超過43萬元。

直播間是“付出就有回報”的應驗地。相比演藝圈,直播間更相信努力。直播間的秘密,在唐笑看來就是“多播,堅持播,積累粉絲”。

李湘、師洋和唐笑等職業型帶貨選手,專門了組建一支直播選品團隊,播出時間穩定,沒有額外的廣告代言合同——“過氣”此刻反倒是種自由,沒有代言合同的約束,帶起貨來更瀟灑。

實際上,明星是直播間重點關注的對象。從抖音斥巨資簽下羅永浩就可以看出,雖然羅永浩不算是明星,但自帶粉絲這件事是直播平臺需要的一種角色。而對淘寶直播來說,去年3月啟動啟明星計劃後,除了邀請大牌流量明星做客直播間引流,在薇婭、李佳琦構成的絕對頭部主播之外,明星的開播是一種平衡的方式。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電視臺佈局MCN

明星們紛紛進駐直播間,一來撿起曾經的流量,二來少不了直播平臺的推動,還有一方力量是電視臺佈局MCN。

在淘寶直播間,明星們除了選秀節目中的“舊人”,一支強大的隊伍來自湖南衛視主持——李湘、錢楓、吉傑、李響、馬可、田源都可以算是”芒果臺出品“。

除了淘寶直播間,湖南衛視另一波主持人則進駐了抖音和快手。湖南衛視《晚間新聞》主播張丹丹在抖音和快手都註冊了賬號,主攻母嬰教育;曾在《我是歌手》中擔任歌手經紀人的晏維,主打美妝穿搭;電視購物節目“快樂購”主持人艾雪,則打上母嬰健身標籤。

他們的粉絲量都在400萬左右。這個粉絲量雖然還不是頂流,但在垂直領域已經算是頭部級別。

不得不提的是,湖南衛視,可謂國內發展最好的地方電視臺,曾經的娛樂明星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涉足MCN機構

在21世紀頭10年,湖南衛視的利潤和品牌都足以吊打其他省臺。它打破了90年代地方臺“電視劇+新聞”的模式,用自制劇和娛樂節目,樹立了電視臺的品牌,也掙到了錢。

直播間裡的小明星:沒有代言,不如帶貨


到今天,湖南臺的自有內容製作團隊已經形成一筆資產——財報顯示,芒果TV 2018年盈利近8億元,在一眾虧損的視頻網站中格外突出。自制節目能力讓芒果TV節省了一筆購買內容的開支,還能從其他平臺獲得一些版權收入。

但從湖南衛視成長起來的一批主持人,卻遭遇了行業性的危機。

華少2015年在微博上發表的長文《主持人還有將來嗎》說,“好像紅的節目已經不需要主持人”。過去需要在各大節目中推動流程發展的主持人,現在似乎已經沒有用武之地:《跑男》、《極限挑戰》等真人秀由導演主導節目流程;《歌手》裡,歌手自己當串講人,主持人則弱化為歌手的經紀人;《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更專業、年輕的節目,也由總導演上場。

節目通告沒有了,主持人去哪呢?直播間和視頻平臺索性一併接手。

李湘在開播時,就用“我以前是播新聞的主播”來解釋自己的轉型。反正,從“主持”到“主播”,看起來好像只有一字之差。

主持到主播的轉型,實際上不只主持人的職業方向轉變,背後還有整個廣電系統的MCN化。2018年10月,湖南娛樂頻道就以MCN的形式進軍抖音快手,2019年11月,湖南經視還和快手達成戰略合作,完成傳統內容的轉型。

”2020年娛樂頻道的MCN收入將超過傳統電視廣告板塊,佔比超50%。“湖南娛樂頻道總監李志華曾表示。

相比演藝明星做直播,廣電媒體出身的主持人們或許更有天然優勢。除了內容生產力與口播能力,他們自帶的親和力是藝人所沒有的——藝人的明星光環由濾鏡和距離感打造,而親和力,恰恰是主播必要但又不起眼的特質。

明星直播,不等於直播明星

直播間裡的遊戲規則,不是主播嘴皮子溜,能講兩個段子就能成功的。

商家們更關注明星直播背後的投資回報率。一家服裝供應鏈老闆向「電商在線」透露,他們曾邀請王祖藍帶貨,結果投資回報比極低。老闆花了大價錢,並未得到預期效果。

薇婭與李湘的帶貨能力也常被放到一起比較。李湘在直播間賣羽絨服,162萬人觀看,銷量為0,並表示由於羽絨服價格過高影響銷量。薇婭2017年幫一家新店帶貨,卻在5小時內賣了7000萬元的皮草大衣。

直播帶貨,最後比拼的其實還是對產品和粉絲的理解。

師洋的帶貨能力取決於他開店11年的經驗,算是身經百戰的淘寶店主。他懂粉絲,也懂貨。他在直播間裡賣雜牌面膜和護膚品,主打的不是品牌,而是成分,就是捏準了現在一批年輕女性推崇性價比和護膚成分的心理。

李佳琦和薇婭兩位頂流主播,在業界都以選品嚴格出名,選品率不超過5%。進直播間的產品,得經過選品團隊和主播本人的測試。更專業的團隊和更強勢的選擇權,讓頂流主播比明星主播們有更完備的供應鏈和更優質的產品。

去年7月,李響簽約薇婭的謙尋機構,無疑是為了補齊明星們在供應鏈上的短板。

直播間裡,過去無法量化的明星代言能力,在直播間裡一目瞭然。

動輒千萬人的關注和膨脹的數字遊戲,吸引大批明星加入直播帶貨。但這個遊戲很殘酷,也很真實。撈一票就跑和渾水摸魚的人,註定被市場淘汰。

流量不復的明星如何直播間裡翻紅?如果收割完人氣後再次”過氣“,那還有什麼可剩的呢?


(文中解裡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