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博都-巴哈:人的肉性之父与灵性之父——学习笔记

问:在《哥林多前书》中,第十五章第二十二节说:“因为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同样,在基督里众人都要被救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阿博都-巴哈:须知,人有两种本性:肉性和灵性。肉性是承自亚当的,而灵性则承自上帝之道的实质,即基督的灵。肉体本性是亚当所生,而灵的本性则是由圣灵的恩典所生。前者是一切缺憾之根,后者是一切完美之源。基督为了使人类摆脱肉性的缺憾而获得灵性的美德,牺牲了自己。这种由神圣实质的恩典而产生的灵性,乃是所有善美的结合,它通过圣灵的气息表现出来。它是神圣的美质,它是光,是灵性化,是指引,是崇高,是远大的志向,是公正、友爱、仁慈,是对所有的人都善良,也是博爱,是生命的本质;它是实质之阳光辉的反照。

基督是圣灵的中心点:祂是圣灵所生的,是圣灵所托举起来的,也是圣灵的后裔——就是说,基督的实质并非遗传自亚当,而是由圣灵所生。所以,《哥林多前书》所言之“因为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同样,在基督里众人都要被救活”,依照此类专门语汇,意思就是:亚当是人类之父——就是说,祂是人类肉体生命的起源,祂的地位是肉身父亲的地位。祂是一个活的灵魂,但祂不是灵性生命的给予者,

而基督乃是人类灵性生命之因,作为父亲,祂的地位是灵性父亲的地位。亚当是一个活的灵魂,基督则是个赋予生命的灵。

人类的这个肉性世界是屈从于物欲力量的,而罪孽就是物欲力量的结果,因为它不服从于公正与圣洁之法。人类的身体乃是自然的囚徒;本能命令它如何,它就如何行动。因此,诸如愤怒、嫉妒、争端、妄图、贪心、愚昧、偏见、仇恨、骄傲、以及残暴之类的罪孽就必定存在于肉体世界里。所有这些野蛮的秉性在人的本性中都有存在。未受过灵性教育的人就是个蛮人。就像非洲的野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习惯和道德都完全是肉欲的,他们循着自然本性的需求行事,以致他们会彼此厮杀、吞食同类。所以,很显然,人的肉体世界是一个罪孽的世界。在这个肉体的世界里,人并不比动物优秀。

一切的罪孽都来自于天然的需求,而这些因肉体秉性而引起的需求对于动物来说并非罪孽,但对于人类来说,它们就是罪孽。

动物是缺憾之源,如愤怒、肉欲、嫉妒、贪婪、残暴、骄傲等等所有的这些缺陷在动物身上都找得到,但它们并不构成罪孽。然而在人身上,它们就是罪孽。

亚当是人的肉体生命之因;而基督的实质,即上帝之道,则是灵性生命之因。它是个“赋予生命的灵”,意思就是,来自人肉体生命的缺憾由于这个灵的教义和教育而转化成人的善美。所以说,基督是赋予生命的灵,是全人类的生命之因。亚当是肉体生命之因,又由于人类的肉体世界是缺憾的世界,而缺憾等同于死亡,保罗就把肉体世界的缺憾比之为死亡。

但是多数基督徒都相信,由于亚当吃了禁果,祂就因违禁犯下了罪过,且这种违禁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作为遗传因素留给了祂的后代。因此,亚当就成了人类的死亡之因。这种解释是不合情理的,显然也是错误的;因为它意味着所有的人,甚至没有犯下任何罪过和错误的先知们及上帝的使者们,只因为是亚当的后裔,便毫无理由地成了有罪之人,他们被囚禁于地狱中经受着痛苦的折磨,直至基督牺牲的那一天。这与上帝的公正相去甚远。如果亚当是个罪人,亚伯拉罕有什么罪呵?以撒或约瑟有什么错吗?摩西又何罪之有呢?

但是“上帝之道”的基督,牺牲了自己。这里有两种意义,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深含的。外在的意义是:基督的意图是要代表和传扬一个伟大的圣道,就是要教育人类世界,赋予亚当的子孙生命、并启发全人类;由于代表着这样伟大的圣道——一个对立于世上所有的人、所有的民族和王国的圣道——意味着祂会被杀害,被钉上十字架,所以基督宣告其使命也就牺牲了祂的生命。祂视十字架为宝座,视伤痛为药膏,视毒物为蜜糖。祂挺身而出指导教育世人,因而为了奉献生命之灵而牺牲了自己。祂消逝于肉身,为的是以灵来使他人复活。

牺牲的第二种意义是:基督如同一粒种子,而这粒种子则以牺牲自身的形态,来使得树生长发育。虽然种子的形态已毁,但是其实质却极尊贵、极美好地表现在一棵树的形态里了。

基督的状态是绝对完美的;祂使祂的神圣美德如同太阳一般照耀所有归信的灵魂,而那光的恩泽便在人的实质里闪耀辉煌。

因此,祂说:“我是自天而降的面包;凡吃了这面包的人便不死”(参阅《约翰福音》6:41,50)——就是说,凡是分享了这神圣食粮的人便得到了永恒的生命;也就是,分享到这种恩典、得到了这些美德的每个人都将找到永生,都将获得先存的恩惠,都将摆脱谬误的阴暗,都将被祂的指引之光所照亮。

种子的形态为那棵树牺牲了,但它的完美——隐藏在种子里的树、枝干和花叶,就因为这牺牲而显明,表现了出来。种子的形态牺牲时,它的完美便以叶子、花朵和果实的完美形态出现了。

——《已答之问》阿博都-巴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