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復甦出路何在-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劉薇薇

春回大地,復工復產正當其時。不久前,支付寶通過對全國小店經濟的持續監測發現,小店復工率最高的十大街區中,我省的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昆明新螺螄灣國際商貿城、昆明南屏步行街3個街區上榜。數據顯示,利用數字化工具最先復工、甚至從未停工的社區商圈往往回暖最好,而這3個街區的上榜,恰恰與雲南最早利用健康碼進行精準復工密不可分。

經過大數據的監測發現,受疫情影響,通過社區無人零售、無接觸配送等數字手段經營的社區小店,往往成為轄區內復工復產的“領跑者”。而在一些傳統的商業街區,或是步行街的背街背巷,數字化工具也在為商圈小店的復工復產保駕護航。然而,傳統商業模式向數字化的轉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很多小店向數字化融合轉型的道路上,“不會轉”“不能轉”以及“不敢轉”這3大難題確實存在。“不會轉”,指向的是小店們的轉型能力,嘗試數字化的轉型之後,經營者要麼不善於運用數字化的工具運營操作,要麼因噎廢食,3分鐘熱度不行就立馬放棄;“不能轉”則指向的是一些平臺設置的進駐門檻和協議分成較高,這會讓一些現金流堪憂的小店望而卻步;“不敢轉”,則是數字化轉型之後,勢必會有一個適應期或是瓶頸期,這個時期或長或短,這會把一些小店拒絕在黎明到來之前。

小店的復甦,既有賴經濟大環境的整體向暖,也在於數字化轉型能否適應水土,但這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全生態的組合發力。比如,一些在線消費服務平臺或是外賣平臺,能否為小店入駐開出“綠色通道”,適當降低一些入駐門檻;商家服務上,能否有專門面向小店進行技術培訓,幫助一些資訊接收較為困難的店主學習運用一定的數字工具,掌握一些線上線下引流的方法;當然,最重要的便是“輸血”的通道是否暢通,這決定了小店們能否扛住陣痛,早日找回造血能力。

當然,除了數字化轉型這一步之外,小店尤其是此輪疫情遭受重創的餐飲小店,似乎更應該積極觀察消費市場、觀察人群,抓住疫情給人們消費習慣帶來的重大轉變,應時而動,相機而行,主動嘗試研發創制健康、衛生、安全的飲食產品,更加註重食品製作技術及服務質量的提升改進。比如,很多餐廳的菜品選擇,已開始更注重時令節氣、崇尚“藥食同源”;此外,昆明已有很多餐廳推出半成品外賣服務,多家火鍋店也推出了包括配菜在內的鍋底外賣,還有很多素食館開發出了系列素食產品,這些都是行業主動突圍的積極嘗試。

一場疫情,是在洗牌也是在倒逼行業革命,只有抓住機會,主動修復,才能衝破困境,走出危機。廣大小店主們要抱著做事業的心態,不能懼怕暫時的困境期,也不能一味迎合紅利期,擁有格局,深耕市場,才能開啟明天,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