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据说,有一种身体现象叫做“冷寒症”。

这一类人的症状表现为,一到冬天,手脚总是冰凉,怎么也捂不热,简直就是一块行走的人形冰。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手凉的孩子没人疼”。

是因为缺少疼爱,所以手才会很凉。

这在很多留守儿童身上尤为显著,穿不暖,吃不饱的话,都会导致手脚冰凉。

但更为关键的是,缺少陪伴。

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小时候,爸妈去外地打工以后,我被寄养在外婆家。

一到冬天,外婆就担心我去上学会被冻着,经常把我打扮得像一只北极熊。

尽管穿得比别人多,但一天里的绝大多数时候,我的手脚都是冰冷的。

上课记笔记的时候,冻得有些僵硬的手写出的字总是很难看。

同桌告诉我,把冰块握在手里,坚持一会,手就会变热。

于是,他找来一块冰,让我抓在手里,我感到了刺骨的冰冷,咬牙坚持了一会,慢慢感到手指有种火烧的感觉。

但这样的热量往往持续不了多久,双手很快就恢复之前的冰冷了。

后来看了书才知道,这是冷的刺激带动了血液循环的结果。

“手接触到冰冷后,皮肤感觉到冷,受到刺激,信号由神经传到大脑,自动调动植物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至末梢血管,血液的流动带来了热量。”

自从手上长了冻疮以后,这种方法就不可行了。

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从外地回来。

记忆里,爸爸那双大手总是温热的,我的手一碰到他,他便一惊,说“怎么这么凉?”。

尽管我已经裹成了一只熊,他还是说我穿的少,一边说着一边把我的手放在他两只大手里搓着,让他们快点暖和起来。

后来,他给我买了一副加绒手套。

他会把手套的里子对着火炉,集满很多热量之后再让我戴上,里面毛茸茸,热乎乎的,双手便一下子暖和了许多。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一到冬天,我就十分怀念那双温热的大手和那副加绒手套。

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高中的时候,我结识了两个很好的朋友,阿金和阿蝶。

一到冬天,她俩的手就像恒温热水袋。

她们知道我一到冬天手就很凉,我们三个一起走路的时候,她俩就会说“快用你的手给我们降降温。”说完,就把我的手拽了过去,我走在中间,她们分别在左右两边把我的手放进她们的口袋。

于是,冬天就算再冷,只要有她们在,我的手就可以一直温热。

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高中毕业以后,我和阿金去了不同的城市。

大二那年元旦,阿金失恋了,来到我的城市找我。

室友们都回家了,阿金留在我们寝室度过了一晚,本来为了让她睡得舒服一点,想让她睡在我的床上,我睡其他室友的床,但阿金说她怕冷,和我挤在了同一张床上。

一向温暖的阿金变得很凉,而我成了那个可以温暖她的人。

我突然觉得,体温变低更像是一种需要被照顾者发出的信号,为了告诉别人,“我想被照顾”。

那时候,一向手脚冰凉的我在被需要的时候,也会一下子变得很称职。

手凉是因为心里暖——手凉的孩子有人疼

前不久,我回了一趟家,那几天正好降温,无意中听到妈妈说她现在不喜欢冬天,到处都很冷,伸不开手。

她说,从前的冬天,爸爸总会主动问她“手冷吗?我帮你捂捂。”然后爸爸也会像对我一样,握住妈妈的手,一边哈气一边帮她把手搓热。

那时候,她觉得冬天一点都不冷。

而现在,爸爸捂了很久的被窝,等她钻进去的时候,里面还是没有什么热量,碰到爸爸的脚更是像踩雷似的发出尖叫。

尽管如此,爸爸的脚都是妈妈捂热的。

我发现,在妈妈面前,爸爸越来越像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孩子。

在家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他扯着嗓子喊道,“我的袜子找不到了,你知道放哪儿了吗?”

去商场买衣服的时候,他也总会问妈妈“你觉得我穿这件好看,还是那件?”

好像在妈妈面前,他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不管外界需要他成为多么坚强,承担多大责任的人,但在妈妈面前,他也总会瞬间成为一个东西乱放找不到,穿衣搭配没主见的大男孩。

《请回答1988》里的宝拉说,手凉是因为心里很温暖,比起“手凉的孩子没人疼”,我更喜欢这个解释。

他们内心的温暖会让他们在需要被照顾的人面前散发出热量,温暖他人。

我相信,手凉的人也总会有人疼爱,因为这个信号,总会被别人接收到。

虽然已经立春了,但很多地方,今天还是下了一场大雪。

希望手凉的你,在这个新年的寒冬,能收获许多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