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宅在家裡雲旅遊之黃帝陵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作為黃陵人,去過、串過、進過無數次黃帝陵,每次都是陪客人,近日無事給自己放假,帶著朝聖的心遊覽人文勝地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的陵墓,相傳黃帝御昇天,故此陵墓為衣冠冢。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上。黃帝陵古稱橋陵。是因為,沮河水由西向東呈U形繞此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曰橋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橋陵。《山海經》雲: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人顧祖禹在其所撰《讀史方輿紀要》中說:“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清代畢沅更於陵前題碑“古軒轅黃帝橋陵”。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如今,黃帝陵景區主要由軒轅廟和黃帝陵兩大部分組成,軒轅廟在橋山山麓,而黃帝陵則在橋山之巔。

先參觀軒轅廟,其主要建築有廟門、誠心亭、碑亭、人文初祖殿和祭祀廣場及祭祀大殿。進入廟院山門,軒轅黃帝手植柏首先映入眼簾。位於軒轅廟門內左側2米處,傳說是黃帝親手栽植。古柏蒼翠健旺,樹幹略向南傾,樹高19.3米,胸徑11米。當地諺語稱“七摟八紮半,疙裡疙瘩不上算”,意思是七個人手拉手摟不住,還剩八紮半,況且有疙瘩的地方尚未計算在內。實為群柏之冠,號稱“世界柏樹之父”。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黃帝手植柏之北為誠心亭,即原來的過亭,為歷代祭祖之人整理衣冠、平靜心情、致備祭品之處。屋頂為歇山頂,所施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簷施勾頭滴水。亭四邊無牆,闌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明間南北兩側臺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有兩副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上書誠心亭文字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在誠心亭西側,方臺上有一天然巨石,石面圖案酷似一人在追趕太陽,正合我國古代傳說的“夸父逐日”,故俗稱夸父石。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其前方大石上有一雙巨大的腳印,據說是黃帝的腳印,凡是來黃陵縣謁陵拜祖的人,幾乎都要到軒轅廟院內看一看黃帝的腳印。看的人總愛把自己的雙腳,放在黃帝腳印上試一試,用他們的話說,這是“踩著黃帝的腳印前進。”只是現在腳印用玻璃板蓋起來保護,不準上前踩了,於是遊人就往腳印上丟錢,寓意祈福保平安。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廟院內最主要的建築是“人文初祖”殿,初建於明朝,後代屢有修繕。門額上懸掛著程潛先生於1938年祭陵時所題寫的"人文初祖"四個大字。東側為碑廊,西側為接待室和文物展室其風格多為明代歇山形建築。廟內共存放古今石碑五十餘通。這些石碑有北宋以來的“御製祝文”、名人題詠和重修碑記,包括孫中山、將中正、毛澤東的詩文、題字和祭文。由江澤民、李鵬為黃帝陵整修工程的題詞以及董建華親筆題寫的“香港迴歸紀念 碑”也赫然立於廟內,給這座千年古廟增添了時代氣息。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位於軒轅廟正殿前西南側的那株高大古柏,人稱掛甲柏,又稱“將軍柏”。傳說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發動十餘萬大軍,北征朔方凱旋,路過黃帝陵,便上山拜祭黃帝。在祭拜之前,漢武帝將其戰袍掛在這棵柏樹上,以示莊重肅穆,故後人稱其為“掛甲柏”。軒轅廟大殿之北,便是新建的祭祀大殿。兩側黃旗招展,大殿天圓地方,氣勢恢宏。祭祀大殿中間有個圓形天井,意為天,天圓地方。快照人員介紹著如何雙手舉起,做撐起一片天之態,挺有意思。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從軒轅廟出來,去橋山上的黃帝陵。唐宋以來,因各朝皇帝的重視,不斷整修添土,陵冢有所加大。沿登山大道向上攀登,越過軒轅廟一公里許,有條通達黃帝陵的神道,也叫登道。1992年以前的神道為石頭鋪就。共229級的臺階,途中有道彎4處。登陵道由陵道和神道兩部分組成,陵道採用形斷而意連、曲不離直的手法構建,共277個臺階。沿登陵道拾級而上,兩側古柏參天,翠色長駐。在距黃帝陵約200米的道旁,一座明朝嘉靖年間豎立的下馬石,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八個大字,令人肅然起敬。

古代山路崎嶇,謁祖祭陵者多騎馬坐轎,但行至此處,均下馬落轎,整理衣冠,平靜心情,恭行至陵前。現代人雖不騎馬坐轎,多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園,亦須恭敬肅然;乘車上山者,同樣也須在此下車,以示敬意。陵道盡頭,便步入陵園區。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亙不絕的青磚圍牆,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從東門進入陵園區,有一欞星門,門兩旁是仿製的漢代石闕。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我是從西門進入的,步行數步,左側是一座夯築高臺,臺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滇南唐琦書”。此臺始建於漢元封元年,《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帝劉徹勒兵十餘萬號稱18萬大軍,北征朔方,凱旋後,為誇耀武功,祭告祖先,便於歸途經黃帝陵時,停兵祭祀。同時為使自己長壽成仙,又令18萬兵士於此起土築臺,後人因此稱此臺為祈仙臺。越過漢武仙台,登上橋山之巔,便是黃帝陵冢。

陵冢位於橋山山頂正中,坐北面南,高3.5米,周長48米,面積約200平方米。陵冢為土冢,扁球狀,直徑為16米。土冢下部築方形墓臺,以烘托陵墓的神聖感。方臺與圓冢相結合,上圓下方,具有“天圓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徵意義。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黃帝陵前立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字,意為黃帝馭龍昇天之處。落款為“大明嘉靖丙申十月九日滇南唐琦書”。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這裡乘龍昇天的。昇天時,人們從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寶劍等埋葬此處,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懷念。再前原有一古碑,上書“古軒轅黃帝橋陵”,系陝西巡撫畢沅於清乾隆四十一年所立,碑石已佚失。陵墓後後人修建了塔樓,登臨其上,整個黃陵縣的景色盡收眼底,四周綠山高低環繞,風吹雲動,投影在綠水青山上,厚土民居,祥和安逸。呈現出一幅“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美麗畫卷。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宅家雲旅遊之“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