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德·拉沃尔”们

“罗德·拉沃尔”们

这些年看澳网,罗德·拉沃尔这个名字很耳熟,耳熟到毫无感觉,完全不会做任何联想。2月1日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晚会,童可欣跟李娜对话,提到“罗德·拉沃尔中心球场”,我才忽然记起,1995年我去转播澳网,球场不是这个名字,似乎叫做“墨尔本公园中心球场”。上网查,果然,该球场2000年才以罗德·拉沃尔命名。

回忆有时就是这样,偶然留意的一个名字,竟能牵出24年前的往事。

1991年初,我在墨尔本的澳大利亚广播电台中文部主持“世界体育”栏目。澳网结束后,我做过一期广播节目,谈网球场上的老英雄们,首先提及的就是罗德·拉沃尔。

生于1938年的罗德·拉沃尔是澳大利亚网坛绝对头牌:全世界迄今共有7人8次在一年中包揽了男子四大满贯,其中只有罗德·拉沃尔做到了两次,分别是1962年和1969年;1964-1970年,他雄踞世界男一号长达7年。我做节目时罗德·拉沃尔52岁,受雇于美国饼干制造业巨头纳贝斯高公司,每年平均有60天出席公司的豪华鸡尾酒会。他被作为“网球史上传奇人物”介绍给客户,大家推杯换盏合影留念。

但我的节目没有历数英雄们的功绩,真正让我好奇并感慨的是,六、七十年代网坛巨星们的胜利在经济上是那样微不足道。

1959年在温布尔登击败罗德·拉沃尔的美国选手阿历克斯·奥梅多仅仅得到了2000美元冠军奖金。另外有一个朋友送给他100美元,让他买一件短袖比赛服以便替换。

比利时选手邦格尔特1967年温布尔登决赛败给澳大利亚人约翰·纽康比之后,是乘公共汽车回旅馆的,然后买一张普通舱的船票返回家乡奥斯坦德。

1967年,纽康比连获温布尔登和美国公开赛两项冠军,奖金加起来是1万5千美元。

1968年,网球成为职业体育,纽康比这一年赚了6万美元。他说:“我总是紧紧攥着手里那几个钱,舍不得花。因为在我终于有了自己的银行存折之前,走的路太长了。”纽康比忘不了第一次到欧洲比赛,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发给每天4美元生活费,他只好在卫生间浴盆里自己洗比赛服。

前辈们回忆说,冠军通常会邀请自己的决赛对手到酒吧“好好喝一杯”,以这种方式共享不多的奖金。赞助商也仅仅是拍拍冠军的肩膀而已。

那时打比赛挣的不是钱,是荣誉和随之而来的知名度。靠名气,老明星们过得相当不错。罗德·拉沃尔、约翰·纽康比等人到一家啤酒厂打一场慈善赛之后,啤酒厂的股票猛涨。比赛时罗德·拉沃尔脖子上挂着一个啤酒瓶形状的纯金项链坠,“啤酒厂给了我10万瓶啤酒,条件是挂上这个项链坠”。

有人退役当了教练,但没有人像秘鲁出生的美国选手阿历克斯·奥梅多那样,能把好莱坞明星们折腾得死去活来,无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都做不到。奥梅多让影星们在球场上跑得几乎昏厥,手掌磨出水泡,甚至有人中暑。

54岁的奥梅多在洛杉矶影星云集的贝弗利山庄一块绿草如茵的球场上当教练,每小时收费90美元。他有时会在他的自视甚高的学员面前输一局。

奥梅多1959年在温布尔登决赛中击败罗德·拉沃尔获冠军。他知道输一局意味着什么:“击败一个温布尔登冠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会使学员信心爆棚兴趣倍增。”

自然,我在节目中如实反映了老明星们对当时网坛的不满,批评奖金过高、比赛太多。他们认为,如今的球员只是跟着金钱到处跑,完全失去了从事这项运动本身的乐趣。

1991年的奖金数我无法查到,今年的数字倒是随手拈来:澳网男女单打冠军各310万澳元,折合美元260万。比1991年肯定高出若干倍。

老英雄们大多健在,我真想听听他们现在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