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文丨盛昊陽

導演奧利維埃·納卡什和埃裡克·託萊達諾是一對合作了20多年的老搭檔,2011年,他們拍攝的《觸不可及》在法國本土和海外市場都大獲好評,成為當年最重要的非英語類影片之一。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觸不可及》(2011)

善於投機的好萊塢在2017年翻拍了這部電影,看中的並非單單只是主角之間的感人友誼和趣味互動,更多是這個故事裡有因種族差異、階級對立等元素碰觸出的火花,但又不至於太過沉重憋屈。

同樣是buddy film,仍然講述「照顧」與「被照顧」的故事,兩位導演的新片《標準之外》就是一部完全不適合好萊塢翻拍的電影。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標準之外》(2019)

雖然片中不乏自嘲臺詞和尷尬得令人坐立難安的男女關係,正如約瑟夫家中掛的橫幅「如果你打媽媽,你就見不到布魯諾了」絕非一味調侃,而是坦誠的警示,本來所剩無幾的喜劇風味被苦澀的人世百態稀釋得不留痕跡。

《觸不可及》基於法國富翁和阿爾及利亞裔移民看護的真實故事改編,《標準之外》也有斯蒂芬·本哈默和達烏德·塔圖兩位原型人物,他們在巴黎郊區的聖德尼省分別創立服務機構,為自閉症青少年的福祉奮鬥了近20年。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斯蒂芬·本哈默從1992年開始接觸自閉症患者,後創辦「沉默的正義」,電影裡改編為「正義之聲」。

創辦人布魯諾正在四處奔走,希望招募到更多員工,為有一定行為能力的患者尋找試用機會,解決所有因資金困難和未獲政府認證導致的麻煩,他忙得不可開交,手機響個不停,以至於沒有時間解決個人問題。

現實中,這間託管中心的規模比電影裡更大,佔地400平方米,共接收來自巴黎的87名患者,大部分是兒童,其中55名患者需要24小時全天候照顧。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像兩位配合無間的導演一樣,達烏德·塔圖是本哈默最親密的盟友,他的機構以培訓業務為主,負責把93省的窮困青年訓練成醫院和護理中心的合格看護,暴力傾向嚴重的自閉症患者和一言不合撒腿就跑的黑人小混混,都渴望被耐心對待,也都是常人眼中棘手的麻煩。

電影裡,布魯諾和好友馬利克分工不同責任相似,馬利克形容這種關係「各自獨立,但是能夠互補」,他們每日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難題,此時此刻,兩人正同時面對衛生部高級官員的質疑和問詢。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標準之外》不是一部戲劇衝突強烈的電影,故事圍繞布魯諾和馬利克展開,青少年多由真正的自閉症患者扮演,語無倫次或歇斯底里,不可能多討人喜歡,影片的喜劇效果主要源於布魯諾的相親經歷。

社會事務總檢測局的所謂調查是與當事者面談提出問題,直來直往,不玩陰謀,結局也順理成章,缺乏反轉和波折。「正義之聲」當然不必關門大吉,因為「我們不是最好,但我們不挑不選」,電影僅僅陳述這個事實,更復雜的衝突與和解發生在鏡頭之外。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納卡什和託萊達諾都出身於猶太裔移民家庭,飾演布魯諾的文森特·卡索戴著紐約洋基隊的帽子登場,與正裝戴黑色禮帽的猶太人握手示意,當他脫下帽子露出圓頂小帽時,才顯示出正統派猶太教徒的身份。馬利克則是一名穆斯林,兩人立場對立,也遭遇過不同種族信仰的求助者,卻能一直對宗教話題絕口不提。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這個理應仇恨值拉滿的組合居然能聲應氣求,攜手合作20年,體現出的寬容平等精神從「正義之聲」員工的多元化構成便可見一斑。

《標準之外》不僅對自閉症青少年殷殷關切,馬利克招徠那些貧窮、學歷不高的年輕員工,他們是臭名昭著的93省土著,深受刻板印象之害,或許因為如此,反而更能體察自閉症患者的不易。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約瑟夫的母親對調查官員說:「世界分成兩種人,第一類對我們不再關心,不再聆聽,第二類是少數關心我們的人」,布魯諾和馬利克是後一種人,是善良甚至偉大的人,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他們也看得門兒清:「事實上,我們並不怎麼了解他們」。即使我們同為人類,他人的內心世界無法企及,這也是《觸不可及》試圖破解的難點。

但是,面對自閉症患者,再多付出只怕也換不到對等的回報和愛意,而最最難得的是,明知如此,仍有人願意執著地伸出手,向他們靠近。

關於自閉症的感人電影,來自《觸不可及》的導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