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广西钦州,辖两区(钦南区、钦北区)两县(灵山县、浦北县),北邻首府南宁,东与北海相连,西毗防港边境,南统大西南,依山傍海,风景绮丽,传统优良,文化气氛浓厚。在1400多年的历史浸润中,绽开着一朵朵光艳夺目的民间文艺奇葩。

粤剧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粤剧《黄飞虎反五关》

粤剧是钦州民间戏剧的主要品种。最初于清末由广州、湛江等地传入,当时称为大戏,20世纪20年代才有粤剧之名。解放前后,粤剧在钦州各县的演出都十分活跃。

钦州粤剧的剧目和锣鼓、曲牌大体上与广府班的相同,但表演程式、武功借鉴了邕剧和武术、杂技的技巧,发展出独有的特色,自成流派,大大丰富了粤剧的表演艺术手段。

传统剧目有老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常演的传统正本戏有《宝玉偷祭潇湘馆》、《杨家十二寡妇征西》等。创作的剧目有《刘三姐》、《壮山红云》、 《刘永福》、《高山青松》、《出航之前》、《槟榔山下》等。

采茶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采茶《定女婿》

采茶戏是钦州流行最广的地方小戏,距今已有270年的历史。角色有生、旦、末、丑四大行当,表演上有扇花、中花、钱尺花、酒杯花、走“矮马”、走“裤裆旗”等,唱腔主要以“茶腔”为主,还有大台、盘茶、钓蛤腔、南音、四平腔等。锣鼓和吹奏曲牌有茶花锣鼓、长流水、冲头五马巡城等。伴奏用高边文锣,配三叮鼓、梆子、高胡、二胡、扬琴、中胡、笛子、唢呐等乐器。

常演剧目有《陈三磨镜》、《朱买臣》 、《高文举》 、《张飞审瓜》、《王五打鸟》、《隔河看亲》等。现代戏《戏家公》参加1991年广西第三届戏剧展获“桂花”二等奖;《定女婿》在参加2000年钦州市民族民间文艺调演获二等奖后,被广西戏剧家协会选送参加当年中国剧协举办的小戏比赛。有人描写采茶戏的剧场效果是“看得嘴巴仰仰,听得两耳摇摇”。

师公戏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师公戏

师剧又称“师公戏”,一般不用搭戏台, 又称“地戏”。相传民国初年从横县百合传入浦北县内,一九二五年乐民镇山鸡村最早成立师剧团。师剧行当主要分为生(文、武)、旦(男旦,解放后才有女旦)、丑(丑生),服装只穿唐装,文生执扇子,武生执兵器。

每年秋冬到春初为演出季节。每到一处先唱《八仙贺寿》,后唱正本戏。曲调有“女旦腔”、“悲调”、“小生腔”、“男腔“、“老人调”、“奸言调”等。唱时无伴奏,唱完有间奏。间奏曲有“开幕曲“、“小开升堂”、“女旦衬曲”、 “叹花调”、“捧茶小“伴曲”、“醉酒调” 等。器乐是唢呐。解放后,表演程式有所发展,乐器增多,化妆穿戏服, 保留剧目有《六月飞霜》、《白兔记》、《黄飞虎犯五关》《西河会妻》、《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八妹取金刀》、《粉妆据)、《罗通扫北》、《岳飞投军》、《丞相斩头》、《云中落绣鞋》等40多个,现在已发展到10多个师剧团。

跳岭头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跳鬼僮

钦州流行的跳岭头,原是一种祭祀仪式,又叫跳鬼僮,后来发展成民间歌舞,群众习惯称为“跳鬼庙”、“跳木壳”。演出者是农民中有此技艺的师傅。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到一定范围的各村轮流表演,从昏至晨 ,延续二三 十天。舞者头戴五彩斑澜的木质面具(俗称“鬼面壳”),身穿戏服,手执刀、叉、木棍等兵器。乐器主要有蜂腰鼓、铜锣,配以唢呐、大笛、牛角号等。舞蹈音乐节奏强烈,时而舒展,时而急促。唱词为叙述体,由乐队兼伴唱。 根据段落需要,上场人员一至多 人不等 。舞蹈特色为走三角,鱼贯而行, 有时背对背,有时面对面,步伐以掂脚为主,每个段落都有一次园场穿插动作。手臂动作基本是拍打手掌、手臂、肩膀、腰间、大腿、小腿、脚掌面、脚跟等部位。灵山县在一九八三年编写的表演唱“飞天乐”参加区文化会演获奖,广西电视台、电台多次播放。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鬼脸壳

傩面是跳岭头使用的面具,俗称鬼脸壳,也是一种工艺美术,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按照代代相传的惯例,岭头傩面分明相、暗相两种。明相是用竹帘或纸壳绘制的面相,只有三件,用于特别尊贵的三个人物。暗相是用质地坚硬的木料雕刻成人的面相连同饰物,背面镂空,穿上细绳,以便装在演员面部。木质傩面用黑、白、红、兰、绿等不同的颜料,按文官、武将、娘、丑、精怪各类人物,绘成千变万化的众多脸谱。造型生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仙怪分明。

舞青龙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舞青龙

舞青龙是流行于钦州市浦北县乐民镇一带的民间集体舞蹈,是当地中秋节的主要活动,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青龙是群众自己动手临时扎成的。纸糊的彩色龙头连着几十上百米的龙筋(麻绳铁丝扭成的大索),龙筋上插满新鲜芭蕉叶,用树叶密集的枝条做龙尾。每隔一米插上一个装满绵花、碎布煤油的小竹筒灯。

入夜,众人徒手抓住龙筋,蜿蜒起舞。青龙两眼射出白光(电筒),炯炯有神,龙头上的荧光棒闪闪发亮,龙身红烛和竹筒灯火齐放,电光火石,五彩斑斓,别具神韵。八音队高奏乐曲,鞭炮声震耳欲聋,舞龙者“呜呜”地呼喊,沿街的居民燃放爆竹、烟花,尽情欢呼,组成以青龙为核心的全民狂欢场面,热闹非凡。活动持续三个多小时。

舞春牛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舞春牛

舞春牛是群众称颂牛的辛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象征性歌舞,它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活动于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元宵节)。表演时由两人钻进道具牛身里面,一人在前掌握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有4人扮成家公、家婆、牛郎和牛妹,并有锣鼓队配合。表演主要是仿人们劳作的动作,时而犁田耕地,时而放牧玩耍,时而用喂草、洗刷、抚背等动作,表现对牛的呵护。

舞蹈动作奔放自如,加上对唱、说唱、对白等,气氛热烈。所唱的歌曲曲调流畅,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抒情,深受群众欢迎。春牛贺年时群众给予红包或芝麻饼、米撇等,表示慰劳。

木偶戏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傀儡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钦州木偶戏属于杖头木偶,表演时,演员在幕后手持操纵杆将偶像伸出幕上,边唱边摹拟人物动作表同时用脚敲锣打鼓,常常一人扮多个角色说唱。一本《薛仁贵征东》连台戏,可以从头演到尾,长达十天半月。钦州木偶戏主要流行于浦北县六万山、灵山县旧州、钦北小董一带,常演不衰的剧目是《老鼠嫁女》,深受群众喜爱,尤其是小观众。

耍花楼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耍花楼

耍花楼是一种民间曲艺。由道士在主家门前设坛的祭祀仪式演化而来。用竹条和纸扎成一座美丽的花楼,召出王母、九郎捉鬼,为患有重疾的病人消灾解难。巫师一男一女,女扮“王母”,以柳条普洒甘露,男扮“九郎”,拿着青萝伞和花扇,跳“洒楼秽”歌舞,消除花楼秽气。曲牌除王母、九郎洒楼这一情节的十段唱词固定用“耍花楼调”外,还有“游山打猎调”、“二环调”、“ 石榴花调”、“插仙花调”、“叹五更调”、“叹世调”、“ 三爷调”、“挂金索调”、“开经调”、“ 采茶调”、“ 仙宫调”、“长短调”等。舞蹈动作洒圣水、绕柳枝、耍花扇、耍伞花、交叉脚、拌脚、后勾、跑马步、捣碓脚、走车盘等最具特色。

舞麒麟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舞麒麟

舞麒麟是一种以麒麟为道具的民间歌舞。用红绸、色纸扎成麒麟,由两男四女先舞后唱。舞麒麟集歌、舞、乐于一体,舞蹈风格特点是边唱边舞。服饰、道具有民间舞服、麒麟、罗伞、彩巾、彩扇、钱尺、引球等。伴奏乐器有锣、鼓、锁呐、钹和木鱼等;角色人物有麒麟、生、旦、奴。一般在春节期间挨家逐户恭贺新年。每到一家门口,便鼓乐齐鸡,主人则燃放鞭炮。在欢快的鼓乐声中,麒麟翩翩起舞,麟头轻摇,慢转缓旋,或进几步,退几步,或踏十字花,步履轻盈,节奏明快,多彩多姿。鼓乐一停,歌师便响嗓亮喉,大显身手。其歌七言四句,针对主家职业特点,现编现唱,才思敏捷,联想巧妙,赢得主家的欢迎和招待。

烟墩大鼓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烟墩大鼓赛

烟墩大鼓历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在广西乃至全国范围内独一无二, 分布集中于灵山县烟墩镇,保存完好。鼓面直径1.3-1.8米, 鼓高2- 3米,鼓重20 350公斤,鼓棒成双,长5-8寸,用硬杂木条制成。鼓声韵律节奏鲜明,响如雷鸣,远闻数里,震撼人心,塘鱼惊跃,地动山摇。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烟墩大鼓

春节期间,大鼓声不分昼夜笼罩全镇上空。每年正月十五是传统节日“大鼓节”,各村群众鼓兴大发,一大早就统一着装,把大鼓搬到镇上竞赛表演,擂个痛快,参与人数多达数万,数百巨鼓齐响,伴以腾龙、醒狮、锣钹、鞭炮,场面恢弘, 巨响惊天,声威远扬。

八音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八音班

八音原来是八种材质的乐器总称,现在指以吹打乐器为主的多种乐器组合的音乐活动,也指这种演出队伍(八音班的简称)。相传这种演奏形式在钦州流传至少已有300多年,今天仍很活跃。钦州各地都有八音活动,有壮族、汉族两大流派,壮族八音流行在西北部壮族聚居地区。汉族八音遍及全市城乡。

汉族八音只奏不唱,乐器不限于八种,常用的有高低音唢呐、低音长号筒、笛子二胡、三弦、秦琴、月琴、高边锣、小锣、大钹、小钹、两面鼓、战鼓等。八音曲牌种类繁多,常有的上百个曲子,其中不少与粤剧、广东音乐的曲牌大同小异,近年也吸收了一些新曲。1998年2月浦北八音代表队参加广西桂南八音表演赛,获文化厅颁发的银奖。

铜鼓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灵山型”铜鼓

铜鼓由铜合金铸造,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把它翻转来敲击底部,成为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战阵集合、贮藏食物、陪葬和娱乐等,再后来就变成像鼎一样象征财富和权力的重器,成为今天的民族历史文物。

钦州民间文艺:曲调惊飞鸿,器乐震天涯

“灵山型”铜鼓

钦州市灵山县是铜鼓的主要出土地之一,出土的铜鼓数量多、类型广、体型大、特点突出。灵山铜鼓的独特体型特征是:形似圆石墩,鼓面平而边缘突出鼓颈外;鼓面无立体蛙饰,而铸有三脚蟾蜍六只,鼓背有纹饰。最大的鼓面直径1米多。被专家定为“灵山型”。

铜鼓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丽奇葩,堪称国宝。

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就是一条和平发展,包容文化,开放共赢的强国之路,在新时代号角的催奋下,钦州的民间文艺已经准备好了姿态,迎接新征程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