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大年三十儿,是中国传统节日。指阴历腊月三十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

这一天有许多传承至今的中国民俗活动,如吃年夜饭,烧制、放爆竹、守岁、贴春联等等。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春联:

大年三十贴春联是家家必做的功课。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

《后汉书.礼仪志》记述:“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初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原本春联是用桃木做的,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贴对联的习俗流传至今,表达的是人们避凶免灾的愿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说的就是守岁。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吃饺子: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放爆竹: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

又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

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兽,经常趁人不备袭击人畜。人们为了年兽,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

后来有了火药,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


农村:新年贺新春,习俗篇


至今,放爆竹已经成为人们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习俗,借以欢庆节日,驱除不祥。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至此,小编祝大家:2020好事连连,好梦圆圆。

新手上路 多多关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