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山西菜有千百种口感,盐味、清甜味、怪味、甜味,每一种与众不同,并且从山西出去你未必品味到最真实的山西菜。

面食是山西人最初的美食体验,仅仅是面食的做法就有上百种之多,你吃过的只有几种呢?

然而,在山西的终极美食体验你却未必知道,那就是——吃土。

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就像山西人开心的时候挖煤,开心的时候喝醋。

最开心的情况下,大伙儿拿着一块土,送进口中,品味到咸脆香的味儿,让人如痴如醉。

尤其在晋南人民之中最受欢迎,是晋南人民最爱吃的零食,很受运城稷山人民喜爱!

不不不,山西人并不是这样吃土!

山西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和文明,是美味而复杂的,甚至可以把土壤变成最美味的。

生活创造了独特的食物,食物赋予了生命更多的意义。

很久以前,稷山人民一直保持着“吃土”的习惯,而这“吃土”

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炒棋子”,当地人也叫做“炒蛋子”。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还没有“双十一”,“双十二”,那时候不用剁手。

但是,稷山县家家户户“吃土”吃到不亦乐乎,每逢冬春时节,都要做好几锅炒棋子。

也许很多人听起来难以置信,但“炒棋子”确实是用“土”炒出来的,不仅好吃,这种“土”还是“养生土”。

炒棋子使用黄土悬崖特有的黄绵土,从地表选取不脏的黄土,将筛子打碎,与细小的面粉完全不同,只有颜色不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每个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个地方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生活在黄土高原的稷山人民则利用黄土高原的优势,“靠土吃土”。

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这样的吃土,曾经在饥荒时期和人们的“吃土”有很大的不同。

那时候“吃土”是别无选择,只为饱腹,只为生存,包括吃树根等。

但现在炒棋子也是吃土,但这种土壤不损害健康,还有健脾开胃的功能,被当作小吃吃,是生活的滋味。

最终成品的炒棋子是圆形、方形、长条等形状,而且甜、咸两口感,酥脆。

然而,要把炒棋子做好依旧离不开面粉。

将鸡蛋加入细面粉,炒芝麻、茴香、辣椒、盐或糖。之后将这些味道组合起来和成面团进行发酵。

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将面团反复揉成小段,然后揉成所需的形状、长度或圆形。

到了这时,黄土高原特有的黄土就要登场了。

在炒锅里放入筛后的土,将黄土翻炒,直到黄土翻炒立起土泡时,在此之前加入切好的布丁,反复翻炒。

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第一次炒制之后,还要进行第二次翻炒,这样的炒棋子才更加酥脆诱人。

第二次翻炒过后,色泽金黄的炒棋子就出锅了,然而这时候的炒棋子还不能吃,等到放凉之后,吃炒棋子才有最佳的口感。

你吃过吗!神奇的生在黄土里的山西菜!

在享受了炒棋的制作过程之后,把一个放入口中,品尝了黄土煎出的美味食物,口感独特,咸味适宜,清脆而胃。

而现在的山西,稷山人民已不再是家家户户炒棋子,想吃炒棋子时,会买袋装的炒棋子成品。

炒棋子的做法也有了改进,有些不需要用土炒,或者用机器来制作。

晋南地区的人们,小时候的回忆都少不了炒棋子,看着奶奶或是姥姥,在大锅的黄土里不停地翻炒面疙瘩,好像魔法一般酥脆的炒棋子就从黄土中诞生。

咀嚼更清脆,咀嚼更香,回忆也越来越浓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