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為何要選孫權接任江東政權,而不是讓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呢?

客觀形勢之下江東政權不穩

在政權穩固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製是最簡單,也最受君主們青睞的一種繼承方式,但它並不等於是最好的方式。這就要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客觀形勢來分析了,說起孫策,他是長沙太守孫堅的長子,吳大帝孫權的長兄,是孫吳政權的開創者和奠基者。

他與曹操,袁紹,劉備這些君主有所不同,因為孫策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並沒有絕對的權威,他領導族人的最大權威也就是作為孫堅長子的身份。


孫策為何要選孫權接任江東政權,而不是讓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呢?

眾所周知,無論是在三國時期,還是五代十國,基本上各個集團都是遵循強者為尊的原則,加之當時江東政權根基不穩,孫策在江東可謂是步履維艱《漢晉春秋》中這樣記載道 :

“得朗也,譴讓之。使張昭私問朗,朗誓不屈,策忿而不敢害也,留置曲阿。孫策東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難,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疏親悉發,乃從後去,當時見者莫不嘆息。”

而江東本地的勢力本身就很強大,四大家族的勢力足以能夠在孫策去世後撼動江東,倘若不是周瑜和效忠孫氏的謀臣們穩定了局勢,江東很可能再次陷入戰亂。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擁護一個小孩子上位,孫家費盡心力守住的政權恐怕就要拱手相讓了,孫策內心定不想讓這樣的局面出現。

孫策為何要選孫權接任江東政權,而不是讓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呢?

孫策對政權接管的擔憂

孫策的長子孫紹,在史料中沒有較多的記載,但根據孫策二十六歲去世的年齡來推測,他兒子的年齡不會超過十歲,對於一個不滿十歲的小孩子來說,他並不具備支撐起一個國家的能力,就連孫權即位,孫策也是憂心忡忡,在他臨死之前還對張昭說道: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亦無所慮。”

意思就是說如果孫權可以勝任,張昭便要盡力輔佐孫權,保護孫氏基業,但如果孫權能力和威望不夠,無法擔此重任,那麼張昭可以代替孫權,自己執政。

最後,如果情況壞到連張昭都控制不住局面的話,孫策安排的對策便是"走為上"。


孫策為何要選孫權接任江東政權,而不是讓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呢?

可見,就連孫權接管政權,孫策都擔心不已,更何況是把政權交給一個幼小的孩子呢。一旦孫策撒手人寰,各方勢力定會趁機作亂,並且擁立他們心中期望的人選,最終的結果就會是江東大亂,政權易主。

為了內部穩定防止強臣幹權

倘若孫策真的將江東的政權交到了幼子手中,還有可能出現另一個問題——“產生內訌”。且不說來自外部的壓力,如果內部不團結,那苦心經營的孫氏集團可能很快就灰飛煙滅,不復存在了。

孫紹即位,定當需要眾多大臣的輔佐,而當時真正效忠於富春孫氏的只有孫氏舊將們,還有孫策的總角之好周瑜,但這些人手中掌握的兵力並不是江東的全部兵力,單憑他們是無法鎮壓住江東那些地頭蛇們。


孫策為何要選孫權接任江東政權,而不是讓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呢?

且孫策身邊有一位重要的謀臣--張昭。若孫策傳位於兒子,張昭定是輔佐和主政的那位重要大臣,但張昭卻是主降派,孫策在之前想必也看到了張昭謹慎保守的這一性格。出於眾多考慮,孫策隨即便將政權交到了自己的弟弟孫權手中,有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強臣出現,動搖孫氏基業。

孫權能力出眾可擔此大任

孫權,字仲謀,三國東吳的開國君主,十九歲時其長兄孫策遇刺身亡,隨即掌權成為一方諸侯,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說起孫權,大家並不陌生,在辛棄疾的《南鄉子•登京口北顧亭有懷》一詩中就寫到: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是曹操對孫權的讚歎之語。可見,孫權的才略定有難得的過人之處,才稱得起曹操如此讚譽。

若論領導才能,孫策的確比不過孫權,孫策自己也說道:

“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孫策既沒有孫權般選賢任能 也沒有孫權的戰略眼光,懂得進退之道。在孫權統治的數十年間裡,江東的確沒有太大的內亂,內政修齊,國泰民安。

他在繼位後就馬不停蹄到處平叛,掃亂山賊,此外,還從各地招募賢才,安撫眾心,拉攏各大族的支持。後又經過一段時間的恩威並施,孫家才在江東站穩腳跟。


孫策為何要選孫權接任江東政權,而不是讓大臣輔佐自己的兒子呢?

其次,我們從孫權的歷史功績的角度分析,他在建國的過程中開拓南方,建都建業等一系列措施,不但促進了南方地區的開發,還在南京建城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在《三國志·吳志》中還明確記載了與臺灣交往的文字,孫權的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海峽兩岸的友好交流,還密切了大陸與臺灣同胞的聯繫。

這些舉措也足以證明孫權的雄才大略能夠擔當得起曹操的誇讚,歷史也同樣證明了孫策當時的選擇是正確且英明的。

參考歷史文獻:

《漢晉春秋》

《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

《三國志•孫策傳》

《三國志·吳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