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母親——為《指尖文化》一書作序

2020.5.3./作者:宛 利/編輯:楊永輝

紀念母親——為《指尖文化》一書作序


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人也都會感恩母親。這不僅僅是因為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同時還因為她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

對於甘肅省環縣的鐘彩銀來說,感恩母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便是母親遺傳給了她熱愛鄉土文化的基因,讓只有三年級文化程度的她,寫出了《華夏遺韻——母親的藝術》《慶陽民間語言輯釋》《戲戀》等作品,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隊伍中的一員。

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樣,甘肅省華池、環縣一帶是中國著名的香包文化之鄉、剪紙文化之鄉和刺繡文化之鄉。這裡的女人幾乎人人都會女紅,而鍾彩銀的母親就是其中手最巧的那一位。

說起母親,鍾彩銀是一臉的自豪。她母親的一生並不那麼順利,但這並不影響她對女紅的熱愛。在母親的影響下,鍾彩銀不但自己學會了女紅,還特別有意識地將母親做出來的一件件作品收藏起來。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的家居然變成了一座展放母親作品的家庭“博物館”。前年春節,喜歡下鄉的我帶著愛人和學生結束了陝北採風活動,便一路向西,又一次來到華池、環縣,並在鍾彩銀的邀請下來到了她家——那座擺滿了母親作品的“博物館”。從這裡,我感受到了一個女兒對於母親的眷戀,對於母親所傳承的文化的那份眷戀。彩銀告訴我,她正在寫一本關於母親、關於母親鞋墊文化的書,並囑我寫序,我答應了。這就是呈現在你面前的《指尖文化——鞋墊上的故事》。

這是一本以鍾彩銀母親所做鞋墊為素材,介紹甘肅華池、環縣一帶有關鞋墊做法的作品。作者認為:華池、環縣一帶的鞋墊依製作工藝不同,又可分為“納繡鞋墊”“押繡鞋墊”“套繡鞋墊”“扎繡鞋墊”“貼繡鞋墊”“掇繡鞋墊”“拉繡鞋墊”和“十字繡鞋墊”八個大類。從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華池、環縣一帶豐富的鞋墊製作技藝,同時,還可以從這些豐富多彩的圖案看到華池、環縣一帶老百姓的審美觀、價值觀。因此,本書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從鍾彩銀母親的鞋墊中,我們注意到華池、環縣一帶鞋墊的圖案主要以花草為主,共140雙;動物圖案次之,共106雙;幾何圖案34雙;文字、人物圖案等26雙,總計306雙。為什麼環縣鞋墊會有那麼多的花草圖案呢?

首先,這些鞋墊上的花草基本上都有美好寓意,這些鞋墊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當作禮物在婚禮上贈送給新郎新娘。由於寓意吉祥,又是自己親手所制,因此,是其表達自己心意的首選禮物。其次,鞋墊整體上結構偏長,構圖比較困難。但藤蔓植物的造型特別適合鞋墊的長條形構圖,所以,花草圖案也就很自然地成了鞋墊圖案中最主要的要素。需要指出的是,在花草類圖案中,水果類圖案也佔有一定比重。原因是這類圖案同樣寓意美好,更容易讓人接受。這些圖案包括代表福壽的佛手、代表多子的石榴和葡萄、代表福祿的葫蘆等等。當然,在她的作品中,也有一些當代成分,如草莓等等,這些圖案的出現很可能是受到了當代藝術創作的影響。

在鍾彩銀母親的鞋墊中,動物造型僅次於植物。鞋墊所用動物基本上都具有吉祥含義。在106雙昆蟲與動物鞋墊中,鳳凰佔比最高,為17雙;喜鵲佔比第二,為12雙;蝴蝶10雙;錦雞9雙;孔雀、金魚各8雙;鴛鴦7雙;兔子5雙;螃蟹4雙;松鶴、鹿、小鳥、雞各3雙;青蛙、熊貓、老鼠、貓、燕子各2雙,猴子、獅子、老虎、獾各1雙。這個數字說明在人們心目中,鳳凰是吉祥的象徵,又是用來贈送的常用禮品,比例最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喜鵲代表吉祥、喜事,是結婚送禮的佳品,比例高也屬正常。而金魚由於代表“金玉滿堂”、鴛鴦代表“夫妻恩愛”,故也都出現在了第二陣營。在動物圖案中,也有近年來出現的新圖案,如熊貓等,就是20世紀70年代後才出現的。在這些動物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當屬鳳凰。原因有三:一是鳳凰尾部較長,比較適合鞋墊這種長條形的造型;二是鳳凰是女性的象徵,造型優雅,特別適合做贈送女子的禮品;三是鳳凰本身也有著非常美好的寓意,故在鞋墊中高頻出現。

在鍾彩銀母親的鞋墊圖案中,幾何圖案也佔有一定的比例。鞋墊所用的幾何圖案基本上都是有吉祥寓意的。如圖案中的吉祥如意紋、“萬字難出頭”等等,這些圖案本身就具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很容易讓這些幾何圖案進入鞋墊構圖。民間在納鞋底時,針線的路徑本身也是一種幾何圖案。這也是鞋墊中幾何圖案偏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鍾彩銀母親所繡的鞋墊中,有文字圖案的共14幅。當一種吉祥圖案的意思表達得不夠清晰時,人們就會通過文字將自己的心意傳達出來。在這些文字中,吉祥用語較多的如“囍”“福”“快樂”“吉祥”“恩愛”“幸福早來”“今生相伴”“柳暗花明”“珠聯璧合”“前程似錦”“榮華富貴”等等。有時,也會有些當代用語出現在鞋墊上,如裴多菲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這些文字有一個共同特點是重在表達“新婚快樂”這樣一個主題。這很可能與鞋墊在當地是結婚送禮重要禮品之一這樣一種習俗有關。

在鍾彩銀母親所繡的鞋墊中,人物造型最少,只出現過5次。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鞋墊可繡面積太小,即或繡出人物,眉眼也都不夠清晰;二是人物所能表達的美好寓意,完全可以通過動植物來表達。與其繡制繁複的人物,不如繡些簡單好看的動植物圖案來得更加順手;三是繡女所繡人物多是正面人物。按中國人的傳統意識,將正面人物踩在自己腳下,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件特別合適的事。

在民間,確有繡人物於鞋墊的習俗,這便是“踩小人”。依民間信仰,如果自己覺得不順,便會認為是自己“犯了小人”,便會在自己的鞋墊上繡上個“小人”,每日踩之,直至厄運解除。但這種因接觸巫術而產生的習俗在鍾彩銀母親所留的傳統鞋墊中,並沒有出現。

受彩銀之託,為本書寫下上述文字的目的無非有二:一是想以此紀念那位已經逝去但又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遺產的鐘彩銀的母親,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華池、環縣一帶特有的文化習俗;二是想以此告訴更多的人,與生物不同,文化是沒有生命週期的。只要你去認真保護,認真傳承,文化就會像一江春水,永遠灌溉著我們的心田。

2019年10月1日

作者簡介:苑利,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曾任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副理事長、中方會長。現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農業歷史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農業學會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旅遊局國家5A級景區評委、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農業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山花獎評委、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初評委、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博物館藝術品收藏與鑑賞委員。是我國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成果最多的實力派學者之一。

紀念母親——為《指尖文化》一書作序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