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據一份週一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顯示,在未來50年內,地球將會經歷一個史無前例的升溫過程,屆時將會有超過五分之一的面積變得像撒哈拉沙漠一樣酷熱!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地球六千年來氣候發展模型模擬的結果

該研究由一個國際團隊的多名科學家參與,使用了一個地球近6000年來氣候發展數據累積的模型,包括考古獲得的氣候變遷以及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及有正式科學記錄以後的資料,該模型模擬顯示,如果人類在未來幾十年中,無法應對氣候變化的話,並且對溫室氣體排放加以控制,那麼未來人類將會遭遇難以想象的後果。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根據研究顯示,地球將有20%的陸地的氣溫將在未來50年內升高到類似撒哈拉沙漠的那種炎熱氣候,這表示年平均氣溫將會高於29℃,但在目前,地球山谷只有0.8%的區域達到這個“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嚴酷條件!

全球氣溫上升後的壞消息

受平均氣溫上升影響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和尼日利亞以及索馬里,各位應該看到了印度這個世界上人口增長速度第一的國家,很明顯到2070年,印度人口將達到全世界第一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甚至從現在的1/7上升到1/3也是不無可能,假如莫迪政府和後續的印度政府在無視印度人口增長速度的話。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印度人口增長曲線

國際研究團隊警告稱,根據人口增長模型,到2070年受到影響的人口將會達到35億,也就是佔當時全世界人口(模型顯示2070年全球人口105億)大約1/3!

全球氣溫上升後的好消息

全球氣溫上升也不全是壞消息,比如隨氣溫上升,加拿大,俄羅斯和南極洲等當前是寒帶的區域將逐漸形成溫帶氣候,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區域間形成新的人類聚居區域,因為氣溫上升後很多耕地將無法再耕種,這些區域的人口不得不搬遷,而這些新增的面積則可能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新去處!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馬丁·舍弗稱“地球上的大片區域將熱到幾乎無法生存,而更壞的消息是將不會再回到氣候宜人的時代。如果未來50年溫室氣體排放不受控制的增加,那麼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面臨被迫放棄家園、甚至在“近乎不可居住”的條件下生存。

全球海洋環流永久改變

其實關於最近地球氣候走勢,遠不止一個團隊提出類似的問題,另一個研究海洋洋流的團隊4月17日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的論文顯示,地球正經歷一萬年來環境的大幅變化,其表現是他們研究範圍內的世界洋流變化情況!他們的研究展現了未來世界兩個格局,第一個是氣溫上升帶來的自然災害影響,另一個是洋流變化帶來的經濟產業格局變化: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研究發現北大西洋暖流比工業革命以前更深入北極,這表示溫暖的海水將能到達更北的區域,和大氣環流一起改變整個北半球氣溫格局,首先迎來的是直接影響,北極夏季冰原面積減少,甚至可能無冰,再是北極圈內的永久凍土帶消融帶來的影響,這個影響可能會惡性循環,因為凍土帶中的甲烷會隨之釋放,造成更嚴重的溫室效應!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另一個則是暖流會將漁業資源帶向北極,可能這可能會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畢竟海洋一直就是人類的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如果漁業資源向兩極拓展,那麼北半球對資源的爭奪將會白熱化,未來因為海洋資源的戰爭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冰島和英國的鱈魚戰爭

當然還有一個是無法忽視的海洋酸化,隨著二氧化碳大量排入大氣層,海洋也會吸收更多的碳,未來將會逐漸酸化,當然這個惡果現在已經開始顯現,比如熱帶珊瑚正在大批死亡,鯡魚或鯖魚等物種正在向兩極移動等等。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澳大利亞大堡礁珊瑚白化

研究團隊從冰島南部取樣分析顯示,當前可能是地球此前一萬年都沒有經歷過的狀態,因為沒有先例,研究團隊並不能直接判斷這是否是過去的地球曾經發生過,但根據當前地球所面臨的狀況判斷,很明顯不是什麼好事!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研究團隊取樣地點

而這個影響,可能是最近的工業時期後開始的,因為從發現的各個時代沉積物中浮游生物G.buloides的微小化石顯示,近期和工業時期以前的樣本顯示不一樣,也就是說人類的活動,特別是工業時期後人類的活動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科學家稱到2070年,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將遭遇酷熱,未來日子咋過?

作為研究對比的微體化石

看來我們面臨的局面不太好,各位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