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二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二


前言

打開電腦,整理原先電腦中的庫存,偶爾發現一部自己整理的集子,中國傳統文化與課外文言文。

這是18年時的一部約稿,後來由於一些原因未能達成而束之高閣。再後來也就無從想起,直到今日又重新發現,閱之已有滄桑之感。其實,到現在,自己什麼作品都沒有發表,這些整理耗費了我很多事日的光陰與精力,結果卻沒起到絲毫作用,現在想來實在可惜。

因此,今天藉助頭條的平臺,分章發出來,以示對往日之回憶。部分地方加以修改,以期對中考學生有一點借鑑。那樣,我更會感到莫大的慰安!

本集子課外文言文部分共分十個主題。今天發的是第二個主題: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練習二

瞭解戰爭

(戰爭篇)

【主題導入】

有人說: 戰爭是一部血淚史,它讓很多鮮活的生命失去光彩;有人說:戰爭是解決矛盾衝突的最終手段,它在推翻一種舊秩序的基礎上重建一種新的秩序。但不管怎樣,戰爭之中都顯現著人性的美醜與善惡。也許只有瞭解了戰爭,我們才會更加珍惜這美好生活吧!

【原創模擬】

(一)

邯鄲之難,趙求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子曰:“不如勿救。”段幹綸曰:“弗救,則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鄲,其於齊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軍於邯鄲之郊。”段幹綸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於其郊,是趙不拔而圍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鄲拔。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田侯召大臣而謀曰( ) (2)夫魏氏兼邯鄲,( )

2、用“/”給文中劃線句斷句(限斷兩處)。

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

3、把下列文中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①邯鄲之難,趙求救於齊。

②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4、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事件的主要內容。

【參考答案】

1、(1)謀劃,商量(2)兼併,吞併(3)吃(4)一起。

2、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

3、①趙都邯鄲被魏軍圍困,趙國向齊國求救。

②齊軍趁魏軍疲憊之際加緊攻擊,大敗魏軍於桂陵。

4、示例:圍魏救趙

【參考譯文】

趙都邯鄲被魏軍圍困,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即田侯)召集大臣共同商議,他問道:“救趙和不救趙哪個好些呢?”相國鄒忌說:“不如不去救趙。”段幹綸說:“不救趙,則對我們將不利。”威王問:“為什麼?”段幹綸回答說:“讓魏國吞併了邯鄲,這對我們齊國又有什麼好處呢?”齊威王說:“好。”於是出兵救趙,下令“駐軍於邯鄲郊外。”段幹綸說:“我所說的救趙有利或不利,並不是指直接出兵邯鄲。解救邯鄲之圍,如果駐軍於邯鄲交外,趙、魏兩國就會定會休戰,這樣,趙國既不會被魏國打敗,魏國也保全了實力。所以,不如出兵南下,進攻魏國的襄陵,使魏軍南北都疲於奔命。若邯鄲被魏軍攻克,我軍就趁魏軍疲憊之際去攻擊魏軍。這樣,趙軍雖被魏軍打敗,但魏軍又被我軍乘機攻擊而削弱。”威王說:“好。”於是出兵南下進攻襄陵,七月,邯鄲被魏軍攻克。齊軍趁魏軍疲憊之際加緊攻擊,大敗魏軍於桂陵。


(二)

蒙驁①伐魏

蒙驁帥師伐魏,取高都、汲②。魏師數敗,魏王患之,乃使人請信陵君於趙。信陵君畏得罪,不肯還,誡門下曰:“有敢為魏使通者死!”賓客莫敢諫。毛公、薛公見信陵君曰:“公子所以重於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魏急而公子不恤③,一旦秦人克大梁,夷先王之宗廟,公子當何面目立天下乎!”語未卒,信陵君色變,趣④駕還魏。魏王持⑤信陵君而泣,以為上將軍。信陵君使人求援於諸侯。諸侯聞信陵君復為魏將,皆遣兵救魏。信陵君率五國之師敗蒙驁於河外,蒙驁遁走。(選自《資治通鑑》)

【註釋】①蒙驁(ào):秦國大將。 ②高都、汲:地名。 ③恤:體恤,顧惜。④趣(cù):催促。 ⑤持:握著……的手。

1、解釋下列加點詞。

(1)魏師數敗 師:

(2)語未卒 卒:

2、“魏師數敗”中的“數”的意思是“屢次,多次”,下列句子與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夾岸數百步 B. 數見不鮮C. 珠可歷歷數也 D.數月之後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蒙驁帥師伐魏,取高都、汲。

譯文:

(2)信陵君使人求援於諸侯。

譯文:

4、閱讀全文,說說信陵君能成功救魏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答案】

1、 (1)軍隊 (2)最終,終了

2、 B 解析:“魏師數敗”數的意思是“屢次,多次”。A和D中的數是“幾”的意思;C中的數是“點數”的意思。因此選B。

3、(1)蒙驁率領軍隊攻打魏國,佔領了高都和汲。

(2)信陵君派人向各諸侯國求援。

4、①信陵君知恩圖報,能以國家為重,回國效力。②信陵君得到魏王重用。③信陵君在各諸侯中有較高的威望,得到了各諸侯的支援。(答出兩點即可)

【參考譯文】

秦將蒙驁率領軍隊攻打魏國,佔領了高都和汲。魏軍屢戰屢敗,魏王為此而憂慮,便派人到趙國請信陵君魏無忌回國。信陵君懼怕歸國後被判罪,不肯返回,並告誡他的門客們說:“有膽敢向魏國使者通報消息的,處死!”於是,賓客無人敢規勸他。毛公、薛公拜見信陵君說:“您所以受到各國的敬重,只是因為強大的魏國還存在。現在魏國的情勢危急,而您卻毫不顧惜,一旦秦國人攻陷了國都大梁,將先王的宗廟鏟為平地,您將以何面目立在天下人的面前啊!”二人的話還未說完,信陵君已臉色大變,就催人駕車趕回魏國。魏王見到信陵君後握著他的手啜泣不止,隨即便任命他為上將軍。信陵君派人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聽說信陵君重又擔任魏國的大將,都紛紛派兵援救魏國。信陵君率領五國聯軍在黃河以西擊敗蒙驁的軍隊,蒙驁帶殘部逃走。

(三)

十一年夏,宋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師未陳而薄之,敗諸鄑①。

凡師,敵未陳曰敗某師,皆陳曰戰,大崩曰敗績,得人雋②曰克,覆而敗之曰取某師,京師敗曰王師敗績於某。

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曰:“天作淫雨,害於粢盛,若之何不弔?”對曰:“孤實不敬,天降之災,又以為君憂,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興乎。禹、湯罪己,其興也悖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國有兇稱孤,禮也。言懼而名禮,其庶乎。”既而,聞之曰公子御說之辭也。臧孫達曰:“是宜為君,有恤民之心。”

(選自《左傳·莊公十一年》)

【註釋】①鄑[zī]古地名,屬魯國。 ② 雋通"俊"。優秀,才智出眾,

1、解釋下列加點詞。

(1) 公御之 御:

(2) 宋師未陳而薄之 師:

2、下面句中的“之”的用法與其他項不同的是( )

A、乘丘之役 B、公御之 C、 宋師未陳而薄之 D、覆而敗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宋為乘丘之役故侵我

譯文:

(2)是宜為君,有恤民之心

譯文:

4、文中對戰爭中不同的結果有不同的說法,請你把他們羅列出來。

【參考答案】

1、 (1)抵擋 (2)軍隊

2、 A 解析:A中的之是助詞“的”,其餘三項都是代詞。

3、(1)宋國為了乘丘那次戰役的緣故而入侵我國

(2)這個人適合當國君,因為他有體恤百姓的心思。”

4、敗某師、戰、敗績、克、取某師、王師敗績於某。

【參考譯文】

十一年夏季,宋國為了乘丘那次戰役的緣故而入侵我國。莊公出兵迎戰。

宋國的軍隊還沒有擺開陣勢,我軍就逼近壓過去,在戩地打敗宋軍。

凡是作戰,敵方沒有擺開陣勢叫做“敗某師”,都擺開了陣勢叫做“戰”,大崩潰叫做“敗績”,俘虜敵方的勇士叫做“克”,伏兵而擊敗敵軍叫做“取某師”,周天子的軍隊被打敗叫做“王師敗績於某”。

秋季,宋國發大水。莊公派使者去慰問,說:“上天降下大雨,危害了莊稼,為什麼不慰問呢?”宋閔公回答說:“我對於上天不誠敬,上天降災,還使貴國國君擔憂,承蒙關注,實不敢當。”臧文仲說:“宋國恐怕要興盛了吧!禹、湯責罰自己,他們勃然興起;桀、紂責罰別人,他們馬上滅亡。而且別國發生災荒,國君稱孤,這是合於禮的。言語有所戒懼而名稱合於禮制,這就差不多了吧!”不久,又聽說上面那番話是公子御說所說的,臧孫達說:“這個人適合當國君,因為他有體恤百姓的心思。”

(四)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節選自《孫子·軍爭篇》)

(選自《左傳·定公四年》)

1、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有誤的一項是( )。

A、三軍可奪氣 ( 士氣) B、是故朝氣銳(因此)

C、以治待亂(憑) D、此治變者也(治理)

2、根據句意,用“/”給下列句子劃分停頓。

勿擊堂堂之陣

3、翻譯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

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譯文:

4、請你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並寫下來。(用原文中語句回答)

【參考答案】

1、C 解析:這裡是介詞“用”的意思。

2、勿擊/堂堂之陣

3、所以善於用兵的人,敵之氣銳則避之,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起猛攻。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

4、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參考譯文】

對於敵方三軍,可以挫傷其銳氣,可使喪失其士氣,對於敵方的將帥,可以動搖他的決心,可使其喪失鬥志。所以,敵人早朝初至,其氣必盛;陳兵至中午,則人力睏倦而氣亦怠惰;待至日暮,人心思歸,其氣益衰。所以善於用兵的人,敵之氣銳則避之,趁其士氣衰竭時才發起猛攻。這就是正確運用士氣的原則。用治理嚴整的我軍來對付軍政混亂的敵軍,用我鎮定平穩的軍心來對付軍心躁動的敵人。這是掌握並運用軍心的方法。以我就近進入戰場而待長途奔襲之敵;以我從容穩定對倉促疲勞之敵;以我飽食之師對飢餓之敵。這是懂得並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敵人之力。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隊統一的軍隊,不要去攻擊陣容整肅、士氣飽滿的軍隊,這是懂得戰場上的隨機應變。

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佔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面仰攻;對於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

(五)

晉文公伐曹

五年春,晉文公欲伐曹,假道於韂,韂人弗許。還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取五鹿。二月,晉侯﹑齊侯盟於斂盂。韂侯請盟晉,晉人不許。韂侯欲與楚,國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說晉。韂侯居襄牛,公子買守韂。楚救韂,不卒。晉侯圍曹。

三月丙午,晉師入曹,數之以其不用釐負羈言,而用美女乘軒者三百人也。令軍毋入僖負羈宗家以報德。楚圍宋,宋復告急晉。文公欲救則攻楚,為楚嘗有德,不欲伐也;欲釋宋,宋又嘗有德於晉:患之。先軫曰:“執曹伯,分曹﹑韂地以與宋,楚急曹﹑韂,其勢宜釋宋。”於是文公從之,而楚成王乃引兵歸。 (選自司馬遷《史記》)

【註釋】①假:借。②韂(chàn):古代小諸侯國。③襄牛:古代地名。

1、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晉文公欲伐曹(討伐;攻) B、韂人弗許(答應;允許)

C、楚救韂,不卒(死) D、其勢宜釋宋。(放棄)

2、請把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為楚嘗有德,不欲伐也

②楚成王乃引兵歸。

3、文章中提到“假道於韂”的原因是 。

4、宋國的危機最終得以解除,這是因為什麼呢?

【參考答案】

1、C 解析:這裡是完成的意思。

2、①因為楚國曾對他有恩,不想攻打它

②楚成王便引兵回國了。

3、晉文公欲伐曹

4、晉文公聽從了先軫的意見:“執曹伯,分曹﹑韂地以與宋”

【參考譯文】

五年(前632)春天,晉文公將進攻曹國,向韂國借路。韂國人不答應。晉軍只得迂迴從河南渡水,侵襲曹國,攻打韂國。正月,攻下五鹿。二月,晉侯、齊侯在斂盂結盟。韂侯請求與晉結盟,晉人不答應。韂侯又打算與楚國聯合,國人卻不願意,結果趕出韂侯以討好晉國。韂侯住到襄牛,公子買駐守衛國。楚國想援救韂國,卻來不及。晉侯包圍了曹國。

三月四日,晉軍進入曹都,列舉曹君罪狀,因他不聽矨負羈的話,卻御用乘坐華麗車子的三百名美女。晉文公命令軍人不許進入僖負羈同宗族的家庭內,以報答當年的恩德。楚國包圍了宋國,宋國再次向晉告急。文公要救宋國就得攻打楚國,但因為楚國曾對他有恩,不想攻打它;想放棄宋國,宋國也曾對文公有恩:左右為難。先軫說:“抓住曹伯,把曹、衛的土地分給宋國,楚國急於救曹、衛兩國,勢必放棄宋國。”於是文公聽從先軫的建議,楚成王便引兵回國了。

(六)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①,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少利,陳餘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②,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於是至圍王離,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殺蘇角,虜王離。③涉間不降楚,自燒殺④。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史記·項羽本紀》

【註釋】①卿子冠軍:楚軍上將軍,被項羽斬殺。②甑:zèng,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

③涉間:秦末將軍。④自燒殺:自焚而死。

1、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名聞諸侯 有仙則名

B.以示士卒必死 以中有足樂者

C.絕其甬道 哀轉久絕

D.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 上使外將兵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當是時,楚兵冠諸侯。

譯文: 。

3、這個故事可用成語 概括。

4、請寫出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的啟發。


【參考答案】

1、D 解析:A、第一個名是名詞“名字”,第二個名是動詞“出名、著名”;B、第一個以是介詞“來”, 第二個以是連詞“因為”;C、第一個絕是“斷”的意思,第二個絕是“消失”的意思。D、都是“率領”的意思。

2、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

3、破釜沉舟

4、示例:任何的事情只要下決心就一定要做到底。

【參考譯文】

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餘又來請求增援。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燬,只帶上三天的乾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鬥,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築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

(七)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①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乙】秦攻趙長平,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將退兵;不親,則遂攻之。”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蘇秦謂齊王曰:“不如聽之以卻②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且趙之於齊,隱蔽③也,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

【註釋】①肉食者:指高官厚祿者。②卻:退。③隱蔽:指屏障。

1、 解釋下列加點字意思。

⑴又何間焉?( ) ⑵齊、楚救之( )

2、 翻譯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⑵齒之有唇也,唇亡則齒寒。

3、【甲】文中曹劌請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乙】文中蘇秦與【甲】文中的曹劌有什麼共同之處,請結合文段內容說一下。

【參考答案】

1、⑴參與 ⑵代趙國。

2、⑴當權者淺陋無知,不能深謀遠慮。

⑵這正像牙齒跟嘴唇的關係,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3、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4、都深謀遠慮(或聰明智慧)

【參考翻譯】

【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莊公接見。他的同鄉說:“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的,你又為什麼要參與呢?”曹劌說:“當權者淺陋無知,不能深謀遠慮。”於是進入宮廷去見莊公。曹劌問莊公:“您憑藉什麼跟齊國打仗?”莊公說:“衣食這類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曹劌回答:“這種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莊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玉器和絲織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一定按照實情相報。”曹劌回答:“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會保佑您的。”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會按照實情處理。”曹劌說:“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可以憑藉這一點去打仗。(如果)作戰,就請允許我跟從。

【乙】秦國攻打趙國的長平,齊、燕兩國起兵救趙。秦王盤算道:“如今齊、燕前來救趙,如果他們團結一致,寡人退兵未遲;假如他們一盤散沙,則乘勢攻之。”

這時,趙軍糧食告急,派人向齊國借糧,可是齊王不理睬。周子對齊王說:“大王不如聽從趙國,把糧草借給他們,讓他擊退秦兵,如果大王您不加理睬,秦兵就不會退去。這樣,就正中了秦國的計策,而齊、燕就失策了。而且趙對於燕、齊兩國來說,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這正像牙齒跟嘴唇的關係,沒有了嘴唇,牙齒就會感到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