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與諸葛亮:同為名相,為何卻一成一敗?

引言:

說到古代歷史上的名相,大家心目中一定會浮現出姜子牙和諸葛亮。雖處不同時期,但其成就卻同是流傳千古。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了商紂,而諸葛亮輔佐劉備卻沒有助其興復漢室,難道真的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不如姜子牙嗎?

姜子牙與諸葛亮一成一敗並不是其二人的軍事理論才華誰比誰強,這其中必然有著更深層的原因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罷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才導致了姜子牙最後的成功?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諸葛亮最後的失敗呢?接下來我們從歷史的人物和事件來究其成與敗的原因。

姜子牙助周滅紂盡收美名

姜子牙又稱姜尚,他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傳奇了。姜子牙的前大半輩子可以用“碌碌無為”來簡要的概括,可是在他72歲之後人生便開啟了開掛的模式,可以說是盡收美名,流芳千古。

姜子牙與諸葛亮:同為名相,為何卻一成一敗?

姜尚出生在一個破落的貴族家中,前大半輩子都想著要當官封爵,但每次的付出結果都不盡人意。此時也正是出於亂世之中,商紂王的昏庸殘暴已經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各路諸侯已經對其天子大為不滿。本全心全意效忠天子的西伯侯姬昌,卻被人在商紂王面前讒言所陷害入獄,換做誰誰的心不會涼?都快要了自己的命了,還效忠?說姬昌是被“逼上梁山”也不為過。

回到主題,姜子牙也就是因為遇到了姬昌才改變了人生,而姬昌也是因為遇到了姜子牙而成就了千古大業。其實姜子牙也是想要建功立業,所以遇到姬昌並不是天意,而是姜子牙自己策劃的一場“邂逅”罷了。此時的姬昌也是渴望有“聖賢”之人輔佐自己完成大業,那麼兩人便是一拍即合。

《史記·周本紀》記載:諸侯國虞國、芮國發生糾紛,鬧得不可開交,沒辦法想請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國人相互謙讓,長幼有禮,非常慚愧,說道:“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只取辱耳。”相互禮讓而去。諸侯聽聞了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糾紛都來找姬昌評判。

姜尚算的上是一個很識大局的人了,並且很有遠見,他早已看出天下各路諸侯已經蠢蠢欲動,只是缺個“主心骨”。而各路諸侯都很尊重周文王,從《史記》的記載中就能看出,周文王還是很德高望重的。

姜子牙與諸葛亮:同為名相,為何卻一成一敗?

此時的姜子牙已經是姬昌的丞相,但他並沒有急著建議姬昌去出師討伐商紂王,而是先做了另一個決定。就是把目標轉移向西戎和密須這兩個外邦國家,解除了後顧之後之後又加強練兵備戰,等待時機。另一方面又派人挑撥東夷和商朝之間的關係,使其造反,自己趁機攻下崇國,並將都城遷移至崇國的都城為那個成熟的時機做準備。只可惜姬昌並沒有等到那一時刻,後來其子姬發繼位子承父業繼續完成父親沒有完成的大業。

直到後來紂王殺了比干又囚禁了箕子,天下人無不唾罵商紂王,此時姜子牙便覺得他要的時機已經成熟,這回才向姬發提出建議起兵伐紂。姬發也覺得天下大勢已經向自己這邊靠攏,西周此時完全有能力與商抗衡,便告示各路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征伐。

姜子牙為領軍主帥,領兵5萬渡黃河東進。一路上平了靈寶、孟縣兩座城池,在這期間也是經歷了很多大風大浪,導致眾將士的士氣萎靡,姬發的決心也是一度動搖。此時的姜子牙力排眾議,堅持了下來,才獲得了以上的戰果。

姜子牙與諸葛亮:同為名相,為何卻一成一敗?

最後西周與庸、盧、羌、蜀等各路諸侯將兵力集結與牧野,商軍也將兵力集結於此,一場著名的世紀大戰——牧野之戰,爆發了!姜子牙領精銳2萬先對其發動了閃電式的進攻,商軍也是慌忙迎戰,只可惜人心倒戈,而且商軍中大多是奴隸,所以很快便敗下陣來,紂王見大勢已去便逃回朝歌,自焚於鹿臺。

姜子牙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深通謀略的軍事才華已經為後世所借鑑,其美名也流芳千古。而其眼光和格局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也稱諸葛孔明,他的一生可以說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畢竟“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諸葛亮本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但命運卻是造化弄人,其3歲喪母,8歲喪父,這也導致了諸葛亮不得不另尋出路,在那個亂世三國想活命真的不容易。

諸葛亮曾投奔過劉表、袁術、曹操等大軍閥,年輕的諸葛亮也是胸懷大志,想要輔佐一位明君成就大業,但是當時並沒有人相信他,也並沒有人欣賞他的才華,只有他的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寥寥幾人相信他的才幹。後來諸葛亮便隱居到隆中,本以為自己的遠大抱負這輩子都無法實現了,直到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自己。

姜子牙與諸葛亮:同為名相,為何卻一成一敗?

劉備為人弘毅寬厚,稱的上是一代英雄,曾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在這三次的對話裡,諸葛亮完成了他做為政治謀略家和軍事家的文韜武略,他以冷靜而縝密的心思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從而形成了他關於三國鼎立的非凡見解,完成了他超凡脫俗、條理清晰的《隆中對》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劉備更是被他的軍事才華所折服,劉備的三顧茅廬最終也是打動了諸葛亮,這麼一來二去的便同意了跟隨劉備去新野輔佐其“興復漢室”的大業,這一年諸葛亮也才剛剛27歲而已。

在輔佐劉備的幾十年間,諸葛亮更是施展了其過人的軍事才華,其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憑藉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和滿腹的智慧,達到了聯吳抗曹的目的,那場赤壁之戰更是讓其一戰成名,名揚三國。所以說諸葛亮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軍事家,更是一名優秀的外交家。

諸葛亮的軍事才華不僅僅從赤壁之戰中能體現的出來,他的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博望坡等等。他一輩子打了無數的勝仗,卻一直沒有助劉備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最後隕命於五丈原

有人會問,諸葛亮為什麼不去投奔曹操、孫權這樣的梟雄呢?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毫無本事、多愁善感的劉備呢?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評曰:“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諸葛亮在少年時期學習的是孔子的儒學,而儒學都是以“仁政”為中心,當時的曹操雖說是一代梟雄,為人也不錯而且愛惜人才。但是其在軍事上的政策卻是橫行霸道,比較接近法家的思想,所以諸葛亮並沒有選擇曹操。而且在三國志中也記載了曹操的軍事才能可以用“超世之傑”來形容了,畢竟是一代梟雄。上面寫到了劉備的為人,和諸葛亮的擇主標準很符合了。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中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史冊記載孫權也是一代英人之傑,當然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孫權也是很想要置於麾下的,便問過諸葛亮願不願意跟隨自己建功立業,諸葛亮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是“一山不容二虎”,當時的吳國已經有了周瑜這樣的謀士,自己要是去了定然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鬥爭,這樣可能會使吳國加快滅亡從而使自己置於不利之地。

第二是他希望能找到一個重視自己的“明君”,當時的孫權手下已經有了很多的名臣謀士,自己去了可能並不會被重視,自己說話也就舉無輕重,毫無意義了。但是當時的劉備就不一樣了,剛剛起家的劉備只有關羽、張飛等區區幾員大將,所以自己去了也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所以諸葛亮便選擇了劉備。

姜子牙與諸葛亮:同為名相,為何卻一成一敗?

在選擇劉備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奠定了諸葛亮失敗的結局,畢竟人家曹操乃是一代梟雄,而且漢獻帝在其手中,人家向天下發布的號令都是以漢獻帝的名義發佈。當時的天下之人還是比較認漢朝的皇帝的,而

劉備自立為皇帝稱“漢昭烈帝”,這擺明著就是一“反賊”,並不得大多數天下人的人心,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總結:

雖然諸葛亮並沒有像姜子牙那樣最終輔佐其主完成統一大業,但他的功績卻不會被埋沒,諸葛亮的一生用一句話概括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姜子牙的一生可以用“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來概括。所以“莫以成敗論英雄”,姜子牙與諸葛亮都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代名相,只是各為其主罷了。

參考文獻:

《史記·周本紀》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三國志·吳書·孫權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