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是天性,家长可以在话语中适当加点“料”,巧治调皮的孩子

文 | 小碧谈育儿(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1634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调皮是天性,家长可以在话语中适当加点“料”,巧治调皮的孩子

调皮捣蛋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活蹦乱跳也说明他们很健康。家长们聚在一起聊天时,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孩子调皮捣蛋把家弄得乱七八糟的。也有很多家长被孩子气的时候,大多数是使用命令口吻来要求孩子停止捣蛋,而孩子听到命令的语气更不愿意配合了。

老王家的儿子蛋蛋四岁了,很爱上窜下跳捣蛋,老王被蛋蛋气得狮子吼,命令他立马停下捣蛋的行为。蛋蛋却更加变本加厉,最终老王气得抓住蛋蛋打他屁股惩罚他。但是下次蛋蛋还是照样继续捣蛋,老王又抓起蛋蛋打他屁股,丹丹被打得直笑,老王也拿蛋蛋没办法了。

从老王的故事来看,蛋蛋四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浑身上下都是活力跑上跑下的,将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确实挺烦人的,但老王用强硬的命令粗鲁的打骂来对待蛋蛋,蛋蛋却仍旧不听话说明老王用错方法了。而这似乎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使用命令式口吻来调教孩子。

一、大多数家长只会使用单一的命令口吻来调教孩子


调皮是天性,家长可以在话语中适当加点“料”,巧治调皮的孩子


家长使用命令的语气是因为家长认为自己是这个家权威的代表,父母地位当然要高于孩子,因此当然要用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样才能有效率有效果,也能避免孩子将来骑到自己脖子上撒野。但家长用命令式语气让孩子去做事情似乎不是经常管用。

二、孩子不管调不调皮,都不愿听从命令

孩子也是一个主体,他也有自己的思想,大人越是打压孩子就越容易反抗。而且孩子们不管调不调皮,都不愿意听父母命令式的语气,这是一种没得商量的语气会让人忍不住起逆反心理反抗命令。

一边是家长命令的语气,一边是孩子不愿意配合真的是让人头疼。那么家长应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调教孩子呢?

三、家长适当在话语中加一些“料”


调皮是天性,家长可以在话语中适当加点“料”,巧治调皮的孩子


1、口头上给他一次机会

当孩子做错事时,比如把玩具乱扔到地上不收拾,家长可以说乱扔玩具是不对的,再给你一次机会,自己把玩具收起来,不然我就要没收你的玩具,今天都不可以再玩了。

2、增加孩子的罪恶感

孩子特别爱调皮捣蛋,家长也可以编点假话让孩子增加罪恶感。比如他乱丢玩具,家长可以说你玩具乱丢又不收拾起来,要是别人等下走过来没注意,踩到玩具有可能会摔倒把脚扭伤。这种话会比简单的“快捡起来快收拾”有用多了。

3、肢体语言

家长有时候也可以用肢体语言替代语言表达。看到孩子做错事情,比如在玩水弄湿衣服,或者不好好学习偷偷玩起手机,孩子违反你原来说好的不能弄湿衣服,不能玩手机要先完成作业的约定,家长可以站在一旁看着孩子,拍拍他的肩膀,指着他的衣服或者手里的手机,孩子就会知道自己做错了,并去改正。

4、蹲下来交流

当孩子调皮犯错时,家长不妨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让家长高高在上的训斥变成平易近人的交流会更有效。

调皮是天性,家长可以在话语中适当加点“料”,巧治调皮的孩子


5、缺点转变优点

将孩子调皮捣蛋的这一缺点变成优点,只有不善于引导的家长,没有浑身都是缺点毫无优点的孩子。当孩子老爱调皮捣蛋犯错时,家长最好能从他的调皮行为找到闪光点来加以引导。比如孩子老是爱当老大,爱指挥别人,但有时候脾气又很暴躁 容易骂比他小的孩子,一些孩子都不太喜欢跟他一起玩,更别说听他的话了。

家长可以跟他说要想当老大就要先改掉爱发脾气的臭毛病,在别的小朋友需要帮忙时,比如玩具不会玩时,可以在旁边帮助他教他怎么玩。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他会让人觉得你很厉害,这样别人会渐渐喜欢你,也会觉得你说的话有道理。同时将发号施令改成建议,将你听我的一起去玩游戏改成我们一起去玩游戏怎么样,会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听你的话。

总之,孩子毕竟还是一棵小树苗,除了要浇水施肥,还要家长适当给他修剪长歪的枝丫,让他朝着正确的方向去生长。父母的关心爱护以及做错事情时,父母的及时教育引导会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调皮是天性,家长可以在话语中适当加点“料”,巧治调皮的孩子


家长们家里有特别爱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吗?平时家长们又是怎么去调教这些调皮的孩子呢?是打骂还是讲道理的方式?大家可以将你们的看法你们的做法在下方评论互相探讨。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如果您对“育儿知识”感兴趣,请关注我,@小碧谈育儿 我会持续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