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疫情下的武汉餐饮,各自有条蜿蜒跌宕的故事线。

同样的故事背景,命运无形的大手却把它们推向不同的结局:

风光的,像精粉世家那样人山人海一粉难求;落寞的,像金色雾都那样猝不及防黯然退场。

余下的大多数,则像Happy站台这样,虽然还活着,但全然不复往常的模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即将13岁的Happy站台,

变成了我不认识的样子。

07年4月28日正式开业的Happy站台到这个月末刚好13个年头。

作为一个92年生人,从初中就开始逛Happy站台。这个地方同那些跟我一起长大、一起逛街的学生时代小伙伴一样,几乎见证了我的整个青春期。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印象里的Happy站台从来都是一锅沸水的样子,咕噜冒泡,没有一刻停歇,是江汉路上毫无疑问的人流担当。

疫情原因,武汉人已经许久许久没逛过Happy站台,没想到再相逢时,已是完全陌生的样子。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来逛Happy站台的人,

连桌麻将都凑不齐。”

Happy站台最可怕的“变化”是:没人

曾经吐纳四方的蛤蟆嘴入口,除了外卖小哥,甚少有人出入。即使踩上电梯的,也多半是止步于下面的麦当劳。再往里进去的人,就更少更少了。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几个侧门也是差不多情况,大大敞着。我们出来的时候站在门口避风等人,中途没见一个人从这里进去。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门口扫码登记后进到里面,发现保安工作人员的数量比在里面逛的人还要多。粗略扫了一眼,看到的也全是没有表情的卷闸门。

整个商场里真正来逛的,加我和摄影师在内大概不超过10个人吧。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除了没人,里面所有店铺约等于没开,偌大个地下商场仿佛只是一个偌大的过道。

曾经败过无数零花钱的城市英雄永远是吵嚷嚷的,彩色LED灯不知疲倦地闪着,门口歇坐着等待打游戏或者等人的客人。

现在城市英雄自然无法营业,封闭得死死的。如果不是因为疫情,都不知道城市英雄原来还有卷闸门的。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城市英雄vs曾经的城市英雄

以前下面的服装店、饰品店、美甲店……虽然没有小吃摊位那么多人,但每家都是亮堂堂的,怎么着也有一两个人在里面逛着。

现在,做服装生意的几乎没有开门的,仅看到一两家小店开着灯在里面理货。其余店铺全都拉着卷闸门,冷清得一塌糊涂。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服装区vs曾经的服装区

原来想在里面找个位子坐着吃东西简直是痴心妄想,因为这一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Happy站台熟练了边走边吃、单手吃的技能。

现在里面所有的座位都空了出来,然而依旧不能坐,全被警戒线围着,上面挂着一张“为了您的健康。不要入内用餐”的告示。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座位vs曾经的座位

熟悉的

小吃铺子一间一间闭着。无论从前多火的店,现在都没人来吃,当然也吃不了。

以前吃花甲要么小贝壳,要么蓉记。蓉记的花甲加犇犇的牛肉粉加一代烤翅王的鸡翅是我的标配,现在整条街都是空的,原先的三件套一样都凑不齐。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小吃铺vs曾经的小吃铺

喜欢擅自加东西的婆婆卤味让人又爱又狠,以前在巷子里的时候还是蛮好吃,后来就觉得一般了。

路过她家档位,没有卤锅的灶孔黑洞洞的,像双没精打采的眼睛。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婆婆卤味vs曾经的婆婆卤味

来的时候,最想吃的就是一代烤翅王。好希望他家是开着的,那样的话就不用像往常一样排长队了。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一代烤翅王vs曾经的一代烤翅王

项姐烤猪蹄项姐甜水面也都没开。之前特别喜欢甜水面,看起来小小一碗,其实非常饱肚子。她家不开门,想吃甜水面的话,都不知道该去哪里吃。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项姐vs曾经的项姐

从前吃

姊妹肠粉老是要等位,如果是两个人以上去吃的话,通常是坐不到一起的,只能出来一个位子就先坐一个。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姊妹肠粉vs曾经的姊妹肠粉

看到老居巷家摞满板凳的样子还蛮震撼的,他家给我的印象是永远坐满了人,永远一副“别想有位子”的样子。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的老居巷vs曾经的老居巷

转了一大圈,最后发现老面孔里只有

曾记烤鸭脖是开着的,连路过的保安都惊讶:“呀!曾记开着在。”

碍于现在人流实在太少,曾经排长队的盛况,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看不到了。买了两根曾记鸭脖,站在转角的地方草草啃完,反正整条巷子从头到尾就站着我一个人。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除了曾记之外,里面开着的,多半是诸如一点点、一芳、烧仙草等连锁的饮料品牌,以及老乡鸡这样的连锁餐饮。接的多半也是外卖的单子,没什么亲自来买的人。

这大概是饮料店店员们上班最清闲的时候。没有奶茶可做,店员们要么跟周边开着的店子小小聊天,或者仅仅只是张望着一条条失去客人的巷子。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同行的摄影师跟我说:“我初中Happy站台就有了,我92年的,你想想多少年了,从没见过Happy站台这个样子。”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要恢复往日的热闹,

Happy站台还要等多久?

毫无疑问,再过一段时间,武汉的情况更稳定之后,Happy站台下的小吃店又会陆续开张。毕竟转了几圈,好像没有看到“门面转让”的信息,那些熟悉小店的回归指日可待。

然而店铺全部开始正常营业之后,Happy站台就能恢复从前的人山人海吗?

最大变因可能会是:江汉路步行街改造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从9日开始,江汉路步行街即将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封闭改造,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步行街路面和地下管道,预计7月20完成初期改造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现在路过江汉路,c出口已经封闭,路口打了围。没有熟悉封闭路段的话,到了江汉路可能都不知道往哪里走。暂时失去了江汉路步行街的引流功能,happy站台能否在短时间内恢复如初还真是很难说。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说来也奇怪,Happy站台自然不是江汉路那一带最好吃的地方,每次去都要迷路,且手机永远没信号,但偏偏是大家最爱逛且一直都会去逛的地方。

大概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在Happy站台,总能用不多的钱,或买到一份好吃的,或淘到心仪的衣服饰品,甚至只是娃娃机前短短的15秒快乐。

92年生,从初中开始逛Happy站台,从没见它这样

在过去的十三年里,Happy站台间接记录了太多人的欢乐、泪水与成长。

@-L-

跟闺密在Happy站台有很多美好的回忆,烤鸭脖,抓娃娃,从实习到现在,和闺密的每一次约会都要去Happy站台吃曾记烤鸭脖才算完美,虽然现在我们能见面的日子不多,但是我依旧是你回头就能看到的那个人。

@Flavie星碧 说:

十三年前,七岁,Happy站台开业活动,邀请一群小朋友以门口两个篷子为原型画画比赛。我拟了个黄鹤的意向后交卷去玩了,也根本没抱希望得奖,下午突然广播名字,门口颁奖上我竟然一等奖。得了各种店和真功夫,城市英雄代金券七七八八加起来差不多一千块,用人生赚的第一桶金给妈妈买了条裙子,当时买的长颈鹿摆件现在还在家里。晃眼十年了,还是一年总要来几次。总觉得它在我的记忆里,有一点不一样。

@巷子里的猫 说:

和前任庆祝恋爱一周年的那天在这里抓到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娃娃。后来几乎每次去江汉路都会去这里面溜达一圈,去年毕业后和前任也开始了异地恋,每次我去武汉找他我们都约着去江汉路走走逛逛,三个多月前过去找他我们还在里面晃悠了好久都找不到进去时的那个入口。可惜后来没多久我们就分手了。

@小强 说:

每次去武汉出差就必须要到站台,去逛一逛。不管是吃还不是不吃,不过呢,一般都是带蓉记的花蛤回去当夜宵。永远是都是那么小的那个位置。

说实话,当看到如今Happy站台没什么人的时候,我没有感到太多的遗憾和心痛,更多的只是惊奇。

13年没有大变的Happy站台,在疫情的拷打和江汉路改造这场“连夜雨”之后究竟会往怎样的方向变化呢?隐隐有些担忧,但更多的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