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用了致富的熱情來澆灌

花團錦簇,芬芳四溢

依靠花卉種植脫貧的新疆花農

眼下

正在基地裡育苗、移栽、修枝剪葉

勤勤懇懇地打理著

屬於他們的“花樣幸福”

天山網訊(記者孫圓圓 通訊員潘婷 李蓉 阿不力米提 · 阿不都拉 買買提艾力 · 艾尼瓦爾 蘇健攝影報道)4月15日,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英買力鎮英亞克布拉克村村民熱合曼 · 扎依提的花卉大棚裡,滿天星、杜鵑、玫瑰正在怒放,熱合曼和妻子在花香中澆水。

曾經,熱合曼家裡只有2畝辣椒地,收入有限。各地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後,家家戶戶都在購買花卉裝扮院落,他想到了一條增收的路子。“種植花卉成本不高,我也喜歡幹這個,進一些新品種花卉、綠植,在本地就能賺到錢。”

2017年,熱合曼積極向花卉種植大戶學技。經過1個多月的學習,熱合曼初步掌握了種植技術,回到家後,他和妻子整理出一塊地,搭起拱棚,開始種植花卉。

寒夜裡起來燒爐子保證大棚供暖,盛夏酷暑在大棚裡澆水、打藥……經歷了諸多的考驗和學習,熱合曼的養花技術越來越好。

熱合曼 · 扎依提和妻子正在移栽綠植。

“現在我種植的花卉有30多個品種,每次帶到巴紮上都能賣完,還有很多人通過電話、微信下訂單。”熱合曼說,2019年,花卉生意穩定後,他便向村裡申請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今年,他想建一個300平方米的新棚,幫助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

阿布都米吉提(左)正在打理花卉。

“這是三角梅,好看也好養。這是蘇鐵,從南方引進的觀賞植物,賣得很好。這種玫瑰,花開得又大又密集……”4月13日,和田地區洛浦縣洛浦鎮英巴扎村,種花能手阿布都米吉提正在大棚裡為顧客介紹花和養護知識。花棚裡,三角梅、富貴竹、吊蘭、牡丹等80多種花木爭奇鬥豔。

顧客阿米娜 · 賽迪麥麥提剛買了幾盆吊蘭、紅玫瑰和五彩蘇,她笑著說:“老闆的花好,嘴巴也能說。”

阿布都米吉提於2019年8月承包了1個溫室大棚,藉助發展觀賞花卉項目開始了創業路。

萬事開頭難,因為缺乏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第一批花卉入棚培育沒多久就出現了病蟲害、爛根、葉子發黃等問題。“剛開始我把養花想得太簡單,棚裡的溼度、溫度和通風沒掌握好,對各種花的習性也不瞭解。”

阿布都米吉提沒有氣餒,而是吸取教訓,專門到烏魯木齊的花卉基地學習,還順帶聯繫了多家經銷商。

從2019年10月開始,花棚漸入佳境,成活率提高了,銷路也打開了。阿布都米吉提還通過送貨上門、提供售後技術指導等增值服務吸引顧客,並藉助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進行推銷。

“上個月收到20多萬元的訂單,今年的收益應該不錯。”阿布都米吉提說,4月7日,他註冊了商標“阿其力”。

“現在我和江蘇、河南、雲南等地的花木基地建立了聯繫,貨源穩定豐富,銷路也不成問題。我計劃到秋季再承包20座大棚,吸收30名還沒脫貧的村民來就業,幫助他們也把日子過成花。”

於憲林(左)在花卉大棚介紹花苗。

“這兩天的活兒主要是花苗分株,要細緻,減少人工折損。”4月14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本布圖鎮喬魯圖木呼爾村的現代化花卉培育大棚裡,於憲林正和村民們一起處理眼前大大小小數萬盆北京夏菊、天山香芸的花苗。

於憲林喜歡養花,一直想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花卉大棚。2018年,他在鎮黨委和政府的支持下,與博湖縣美麗鄉村建設辦公室合作,租了一個大棚開始種花。

“我們大棚現有47個花卉品種,6名固定工人正進行分株作業,到高峰期會有15名工人,5月底這些花就可以往室外移栽了。”於憲林說,隨著博湖縣旅遊業的發展,鮮花成了香餑餑,培育的鮮花根本不愁銷路,每年僅花卉種植就有15萬元左右的收入。

隨著收入的增加,於憲林又有了新想法,“去年,我試著在室外種植了50畝菊花,收效不錯,客人有專門來買花的,也有觀光的,今年我將擴大種植規模,在本布圖鎮打造自己的花海,吸引遊客,吃上旅遊飯。”他說。

於憲林的花卉大棚還與農戶建立合作關係,引導貧困戶流轉土地,入棚成為產業工人。“在花卉大棚幹活,工資按月發,挺好。”村民王舒華說,如今家中的土地流轉出去,入棚種植花卉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

本布圖鎮黨委書記馬雪萍說:“從精品蔬菜到特色花卉的發展,讓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引導農民發展庭院種植花卉,助力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