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突然想起來,當大學的時候一句話: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這是學院領導為了培養我們這群本科生提出的一個學習方法或者是學習要求,時至今日,研究生畢業又入職大學,成為了一名高校教師,這句話卻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久久不能散去。

從第一次聽到這句話到今天,讀了多少書已經記不清了,雖然高中的時候也算個文藝青年,在學校裡擔任小記者,但是那時看的書都是《青年文摘》《讀者》一類的雜誌,並沒有太認真系統的看過什麼書,如此看來,真正讓我開始認真看書,並真正在其中找到樂趣的應該是在大學裡,準確的說,應該就是聽了這樣的培養計劃之後。

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上大學的城市曾經給我的印象並不好,一下車,嘈雜的人群,擁堵的城市,整個人都慌的無所適從,唯有坐在圖書館裡,心裡才能安靜下來。大學在圖書館勤工儉學,一次開學之後的不久在圖書館門口碰到了一個隨和的老大爺,竟然閒聊起來,聊到了人生,聊到了理想,聊到了大學生活,聊到最後才之後,這位隨和的大爺竟然是分管圖書館的副院長,今天我已經忘記他的名字了,但是我還記得他當時跟我說:讀書是改變人生的一條捷徑,我曾經也是農村的苦孩子·····

大學裡讀的書很雜,除了專業課的書外,雜書閒書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那時候圖書館冬天很晚才供暖,諾大的圖書館晚上的時候極其冷,一起值班的同學總喊凍的腿疼,以至於不得不用毛毯或者棉衣蓋住腿。儘管當時夏熱冬涼,但是在裡面的日子確實讓我感受到了一個真正大學生應該有的生活。在圖書館裡,我看了小說,散文,詩歌,論文,影評等等,那些文字和內容有些已經忘記了,但是那種沉浸其中的感覺卻一直沒有忘記。

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大概是上高三的時候,我才第一次走進電影院,正兒八經的看了一部《三傻大鬧寶萊塢》,緊接著便是為了考學進行的影片突擊。考上大學之後,學了影視相關的專業,大一那年上了一年的晚自習,任務就是看電影。不知道學長從哪找到的電影一股腦全拷給了我們班,現在能回想起來的電影已經不多了,但是大部分經典電影都是在那個時間看過的。

幾百G的內容包含了從電影誕生之初,到法國的左岸派,從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到國產影片······文藝片中大段的對白和唯美的畫面,劇情片燒腦的敘事和表現手法,驚悚片的恐怖鏡頭害怕但是又隔著指縫偷偷看,少兒不宜鏡頭時某個人的一聲咳嗽,還有不時響起的一陣陣熟睡的鼾聲·····這所有的種種,都已經成為記憶中揮之不去的影像,深深的鐫刻在腦海之中。那種固定時間集體在教室看電影的形式,宛如一場朝聖的儀式,這是一場對現代藝術的朝聖,也是對人心的薰陶和洗禮。

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剛剛考上研究生,一個人跑到離家三千公里的地方去上學,抬眼望去,滿目蕭瑟,在適應生活的那半年中,破舊的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寄託了我無處安放的靈魂。在那個小小的圖書館中,我看了地方誌,看本地的歷史典籍,下大雪的時候窩在電子閱覽室的皮椅裡看論文,最意想不到的是,我在那段時間裡手抄了一遍《論語》。藉助一個陌生的圖書館,適應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在那段沒有朋友的日子裡,圖書館就是我的朋友,一直後來認識的最要好的朋友,都是泡在圖書館裡的,沒地方的去的時候,都會主動聚到圖書館裡。

在冬天的晚上,接一杯熱水,坐在圖書館或者寢室裡,耳朵裡插上耳機,能有兩個小時的時候沉浸在別人的故事和人生之中,隨著故事裡的人一起經歷酸甜苦辣,這專注的兩小時是完全屬於自己內心的,摘下耳機的那一刻,整個人既疲倦又愜意,疲倦的是坐兩個小時有些腰疼,但愜意的是能夠獲得一場心理上的休息。

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如今又是冬天,畢業又就業,從一個高校到另一個高校,沒有了大城市的嘈雜和喧譁,沒有了紛紛揚揚的大雪,也沒有了一個人坐在一個地方,帶著耳機安安靜靜的看一部電影了。現在想想,儘管曾經的圖書館凍的腿疼,或者總是瀰漫著濃濃的消毒水的味道,但是在上學的時候,安靜的讀書和看電影應該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海上鋼琴師》又重新上映,朋友圈裡好多看過這個電影的朋友又去電影院重新看了一遍,好的電影和好的書一樣,值得仔細品味和反覆揣摩,這不僅僅是對一個學習專業的學生,對與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值得的,就如同不同的年齡看紅樓夢有不同的感受,當我們有了人生閱歷之後,再回過頭看一些電影,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受。

讀百部書·觀百部影片 | 關於讀書和電影的隨想

關於興趣愛好,我曾經跟好多朋友都講過,我不確定以後會有什麼新的愛好,但是讀書和電影應該是這一生都會堅持或者不會放棄的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