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崔家炮

文 / 馮驥才


要說煙花火炮,上慄、萍鄉、瀏陽、醴陵造的都好。天津衛是南來北往的碼頭,這些地方的花炮全都見過,但是天津人不玩外地的花炮,只玩自己造的。天津造的煙花,叫你看花眼;天津人造的炮仗,賽過洋人的炸彈。造炮是兇烈的事,不能在人多聚眾的老城內,只能在荒郊野外的村子裡。其中造炮最好的村子,人人都知道是靜海縣沿莊鎮的崔家莊。

崔家莊全姓崔,是個老村子,可是人很少,一半人造炮時炸死了。活下來的人全是虎性豹膽,拿死當玩,個個草莽英雄;這因為炮仗厲害,造炮的人就得比炮仗還厲害,才壓得住。

崔家莊造炮,頭一號是崔黑頭。他家老祖宗,就知道把荒地裡地皮上結成的白花花的火硝摳下來,加些硫磺木炭就是火藥。他家造的炮仗能開山炸石。人稱崔家炮。

崔黑頭有三個兒子,老二十六歲那年,躺在當院一堆麻雷子上睡晌午覺,突然這堆麻雷子無緣無故地炸了,把老二炸散了,沒留下整屍首。

崔黑頭剩下這兩個兒子,老大和老三。老大三十,一直光棍,沒人肯嫁到他家來,怕炸死。他家連地上的黃土裡都混著火藥面子,空氣裡飄著硝,誰能不怕?他這黑頭黑臉,就是給火藥炸出來的。他家老三小,只有十三歲,身上有殘。小時候,崔黑子修屋頂,一不小心斧頭掉了下來,砸到地上石頭,迸出火花,引爆了牆根的半袋硫磺,炸去了半間屋子,還炸掉老三右邊的耳朵,傷了一條腿;給老三留下兩樣殘,一是一邊耳聾,一是一走一瘸一拐。

造炮的人只兩件事:一是造炮,一是賣炮。賣炮更要緊。這因為,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的炮好在哪兒,自己賣才能賣好。崔黑子年歲大了,造炮的事他盯著,賣炮的事全歸了兩個兒子。每到臘月,小兒子崔老三到村口的集市上去賣,大兒子崔老大到天津娘娘宮的福神街去賣。

要知道崔家炮多厲害,人多厲害,還得看他們哥倆怎麼賣炮。論模樣,這哥倆兒不像一個娘生的。老大像條虎,老三像只貓,可是賣起炮來就難說誰更厲害。


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圖片來自網絡

靜海這邊一進臘月,三天一集。趕集這天,崔家莊的人都把造好的鞭炮從家裡搬出來,裝滿一車,上面蓋一床辟邪的大紅棉被。把車趕到莊子外邊的青龍河邊,停在高高的岸上,一排老柳樹的下邊。青龍河通著子牙河,一到秋後水就幹了,凍得硬邦邦的河床便是炮市。各家的人拿著自家的鞭炮,從河堤跑下來,到河床上大放特放,相互比試,彼此較勁;買炮的人站在河堤上,去看去選去買。各地的鞭炮販子也擠在人群裡,好像看大戲。

靜海造炮名氣最大的是沿莊鎮,造炮的村子至少二三十個,每年一到這時候,全趕著大車到青龍河這邊來比炮賣炮。真要比起炮來,誰服誰?那些小子們,把單個的大炮別在腰帶上,手執一根杆子,上頭拴一掛長長的大紅雷子鞭,一丈長短,點著藥信子,從河堤奔下來;一邊叫喊,一邊揮杆,把拴在杆子上的長鞭揮舞得像火輪,雷子炸,硝煙冒,紙屑飛;跑到河床中央時,仍不停地揮杆舞鞭,吼叫震天,一個比一個英武。他們這麼揮杆舞炮,不單是耍威,更是要顯示自家編鞭用的麻精子多結實。鞭炮編得牢,才能不斷火。

每在這時候,只要崔家老三一出場,人全靜下來。等著他亮絕活。還不覺都把耳朵眼裡的棉花塞緊一點,崔家炮震得耳朵疼。來青龍河炮市的人,連拉車的牲口,耳朵眼裡全得塞著大團的棉花。

崔家老三不像英雄好漢,不足五尺,又瘦又小,身上套一條長棉袍,鬆鬆軟軟,像只貓,而且是病貓;灰灰小臉,眼小無神,頭上扣頂氈帽,兩耳戴著耳套。耳套皮裡,呲出長毛。他出場與別人不同,不喊不叫,只是慢慢騰騰走到河床中央,放一掛鞭或幾個炮,完事就走,跟著他家運來的幾車鞭炮,頃刻被爭搶一空。而只要老三把炮放完,別人家的鞭炮就像老牛放屁了。

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美國《LIFE》雜誌記者Mark Kauffman 1947年拍攝

去年,老三從河堤上走下來時,手提一掛鞭,奇小無比,看上去像一串豆芽菜。這麼小的鞭能有多大的勁兒?可一點著,如同洋槍的炸子兒,聲音剛勁清烈,往耳朵裡鑽。這才是真正的“鋼鞭”!

可就這時,一個結結實實的胖小子,穿一件藏青短襖,光著腦袋,站在他對面,手握一根又長又粗的榆木杆子,挑著一串雷子鞭。沒人見過那麼大的雷子鞭,像一串黃瓜。胖小子二話沒說,點著藥信子,這一掛鞭響完,濃煙散去,老三不見了。有人說老三回村了,有人說老三給炸飛了。

事後,這胖小子的事就傳說得愈來愈多,愈來愈神。人說這小子是河北大城那邊的人,姓蔡,人稱蔡胖兒。世家造炮,運銷關外,連老毛子過年都放他家的炮,其實人家老毛子過年根本不放炮。還有人說,他家軍隊裡有人,火藥都是做炮彈用的,他家的炮裝上鐵皮就是炮彈,愈說愈神。快把崔家炮說沒了。

今年青龍河的炮市,沒見崔家老三。蔡家胖小子卻神氣十足地來了,當場放一掛鞭,更大更響,正威風時,只見崔老三從河堤上慢慢騰騰走下來。神氣悠閒,好賽散步遛彎兒。他左邊耳朵聾,不怕響,所以左手提一掛鞭。這鞭特別,一掛只有二尺多,總共才十一頭,頭兒不算大,好似胡蘿蔔。嘿嘿,一串胡蘿蔔!人家崔老三有備而來,這串胡蘿蔔肯定非比尋常。

崔老三剛剛下了河堤,一上河床,就把手裡的這掛鞭點著,第一聲好比炸彈,聲如巨雷,驚動了河堤上拉車的牲口,有的牲口拉著車衝下河堤。崔老三人小,手中的鞭離地面近,隨著劇烈的爆炸激起一陣黃土。這鞭響得慢,他每走一步,炸一頭鞭,發一聲巨響,揚一陣黃土;他像從地雷陣裡一步步走來。他走了十一步,一直走到蔡家胖小子身前,最後一響炸在蔡胖子跟前,把蔡家胖小子嚇得一蹦。大家定神再看,老三身後十一個坑,每個坑裡都能蹲一個人。人們都看傻看呆。

忽然蔡胖子兩手捂著耳朵大叫起來,他耳朵聽不見了。

以後青龍河這邊再沒見過蔡胖子。崔老三這掛鞭出了名,叫“十一響”。天津水師營乃至大沽炮臺過年時,都買這掛鞭。


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馮驥才先生手繪《崔家炮》插圖

天津老城這邊的炮市在城外宮前大街。

每到過年,城裡人家用的香燭、絨花、衣帽、擺飾、神像、供品、年糕、瓜果、盆花、水仙、糕點、零食、美酒、年畫、燈籠、對聯、耍貨、大小福字等等擺滿了這條街所有店鋪的店裡店外。惟有鞭炮,單放在宮北楊家大院旁邊一條橫街——福神街上。這原故,一是天津衛買賣人多,買賣人特別在乎辟邪求吉用的鞭炮,用量極大,必需專闢市場;二是炮市怕火,易生意外,單放在一處為宜。

福神街太窄,炮市就極特別。只能一邊靠牆擺炮攤,一邊走人。說是炮攤,其實就是炮堆。下邊是整捆的大炮、兩響,煙花盒子等等,碼起來,像一座座小山;炮山上邊是大大小小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煙花炮竹。江西和湖南的鞭炮販子也來搶生意,看上去這炮市就像花炮業的一個擂臺。炮仗多用大紅,一條街全是大紅色。可是街口一塊最惹眼、最搶先、最寬綽的地界,打乾隆年間就叫崔黑子家佔了。依照宮前大街的規矩,一入臘月,老崔家就在這街口的牆上貼一塊紅紙,寫上“年年在此”四個字,還落了“沿兒莊崔”的款兒,誰也不再敢佔這塊地界。

崔家只賣兩樣,一鞭一炮,炮是兩響,鞭是雷子鞭。他家炮攤兩邊各立一根胳膊粗的竹竿,竹竿上端拴一掛大雷子鞭,兩丈多長,把竹竿壓成弓,下邊一半垂在地上,中間掛一個大紅木條,墨筆寫著“足數萬頭”。天津人都知道鞭炮是靜海崔家的最好。筒兒圓,火藥足,引子挺,聲音渾厚清亮,從沒有一個“啞巴”和臭子兒。

當年崔黑子在這兒擺攤賣炮時,炮市不準放炮。哪怕一個火星子落進炮市,就是山崩地裂,起火死人。道光那年一位闊老爺在炮市裡來了興致,非要當場放一個“黃煙帶炮”,老爺有錢,財大氣粗,結果引著了炮攤,十多個水會死命來救,還是燒燬了半條街;官司打下來,叫這闊老爺賠得傾家蕩產,成了窮光蛋。從那時起,沒人再敢在福神街上放炮。可是炮不放怎麼知道炮好壞?

直到崔黑子歲數大了,崔老大接過他爹的事,他在福神街口上一站,偏要放炮不可。他敢,他也能。他當眾給人演了一手放兩響的絕活——

兩響一個紙筒,上下兩截,一截一響。藥引子在下邊一截。一般人放兩響,先捏著上半截,點著藥引子後,下半截先炸,這是一響。上半截借力飛上去,在很高的空中炸開,又一響。放兩響必得用手拿著放,要點膽兒。可是,沒人敢在福神街上放,下半截飛出手後,萬一飛偏,落進了炮攤,不全毀了?

崔老大的絕招是把兩響全攥在手裡放。

他先用左手握住上半截,點著藥引子,叫下半截在左手上炸掉;再把炸開了花的下半截倒給右手,緊緊握住,露出上半截。兩響裡邊上下兩截有藥捻子連著。倒手之間,藥捻子正好燒到上半截,這上半截就在右手上炸開。這樣一來,左右兩手,一手一響,全都響在手上。決不會飛到任何地方。

誰見過這樣放兩響?崔老大憑這一招,叫城裡人看到了貨真價實的崔家炮,也服了崔家炮。

可是人有能耐,就有人忌恨;有人叫好,就有人使壞。崔老大向來把用來演示給人看的兩響,放在身後的小桌上。沒想到叫人悄悄用針錐扎透了膛,上下兩截變成一截,兩響變成一響。崔老大哪會知道,待他隨手從身後小桌上拿起一個兩響,手裡握緊上半截,用香頭一點藥引心,上下立時一塊炸了。崔家炮兇,兩響一塊炸更兇,這一下手掌炸爛,大姆指飛上屋頂。

不久,福神街卻傳出一句話:

“這沿兒莊的兩響不能買,兩響裡邊火藥連著,弄不好要人命!”


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圖片來自網絡


脊樑要是這麼給壓斷,就不叫脊樑。

轉年冬天,福神街街口的牆上,竟然又貼出沿兒莊老崔家“年年在此”的帖子。臘月十五那天,崔老大依然笑呵呵擺上了炮攤,兩邊支起那兩根挑著“足數萬頭”雷子鞭的大竹竿。崔老大嘴巴鼓鼓,印堂發亮,紅光滿面,倒像是胖了。只是右手少了姆指,演放兩響的事怎麼幹?他居然換了一個誰也想不到的招式!

只見他原先左右兩手乾的事,現在換成一個手。左手沒了大拇指,用它點火。右手還是先握住兩響的下半截,點著炸了之後,鬆手向上一顛,炮兒翻了個兒,手一抓,正好握住炸開的這頭,再叫另一頭在同一隻手上炸開。

他變了一招。變得更險、更奇、更絕,卻同樣穩穩當當,萬無一失,這就叫人更服了崔家炮。

可是他怎樣的熊心豹膽,冒多大險,才換上了這一招?



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鼠年大吉,新春有福!


馮驥才《俗世奇人》新作之一:《崔家炮》

漳州木版年畫《老鼠娶親》(清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