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弱,壞人就越多,別人永遠是犧牲弱者來討好強者”。對於這句話你怎麼看?為什麼?

清和月的雲川


這話是赤裸裸的社會現實。

講點這兩天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我在一個國企機關工作。

不是長袖善舞,能言善辯之人,工作也勤勤懇懇,對人一片真心。自己覺得和同事相處不怕吃虧,只要上班開開心心就好。

一個辦公室裡3個女人,老木快退休了,年紀稍大,比較強勢,小李比我小一些,能說會道。二人都很有心機,只有我一個人傻乎乎的。但一山難容二虎,表面上大家一篇祥和,背地裡卻明爭暗鬥。我成了平衡她們兩個的一箇中國力量,可憐我活到40還是單純的以為,大家和睦最重要,從來不再背後嚼舌根,她們兩個都在我面前說彼此的壞話,我總是好言勸慰。

後面精彩的來了,我忽然發現她們兩個似乎變得親密起來。

疫情期間,單位安排人員值班。小李刻意和老木排在一起,每天接送她上下班。把我和其他人排在一起。

有意思吧。

之後,全面復工後。小李還是每天接送老木上下班,其實我也順路。但是沒有邀請我坐車,我心裡多少有些小刺。其實,單位有班車也挺好,我心裡的難過的是,她連一句話都沒有。我一直覺得,我對她不錯,她剛來公司,老木沒少刁難她,我明著暗著幫她多少。怎麼如今就變這樣了呢?

因為,我休了一年產假。原本屬於我的工作被其他人分去了。一句話,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在部門的影響力縮小了三分之二,領導目前更器重的是小李。

而老木,因為有些業務可以卡著小李,所以小李始終對老木有三分忌憚。小李對老木始終一邊巴結一邊吐槽,因為怎麼巴結老木都沒真心對過她,用小李自己的話說就是怎麼都巴結不上。

無論如何,二人的蜜月期來的突然,我雖然有點莫名其妙的被孤立不過也樂的清靜。職場本來就不用來交朋友的。

但真正讓我難過的是另一件事,上級給了一個榮譽指標,這個榮譽對準的崗位是我的。可是小李仗著領導器重當著我的面在電話裡直接跟領導要走了(我們領導也是個拎不清的),老木聽到了就說自己也想要。後來的事如何發展本來我是不會知曉的,但是我前面說了老木是小李巴結不上的人。她們之間很快又出現了裂痕。

小李氣呼呼的跟我吐槽,老木想要那個榮譽,自己就跟領導說把那個榮譽讓給了她。其旨在表明自己對老木有多好,而老木對她多麼無情無義。

當然,小李也不會吃虧,轉頭有問領導要了一個同等質量的榮譽指標。這些事本來我是不會這麼早知道的,可是她們意外的又鬧崩了。小李才又憤恨的跑來跟我說老木的種種不是。

而老木大約一覺得小李可能有點憤恨,倒是和顏悅色的讓矇在鼓裡的我喊小李吃飯。

可是,我也被意外的傷害到了。我的東西被小李搶走後,能讓出來給老木卻沒想過還給我,可見我在職場上是有多弱,已經被她們踩成什麼樣子。

而老木一直很彪悍,所以小李始終忌憚她。不論她在領導面前如何得勢,卻不敢硬剛老木。

而我,因為弱。

被領導無視,成了領導籠絡小李的工具。

被小李無視,成為小李巴結老木的工具。

被老木無視,成了老木安撫小李的工具。

她們以為我什麼都不知道,甚至知道了也沒關係,他們明裡暗裡肆無忌憚的的踩我,就因為我弱。

總之,這件事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和周圍的人。

過去的自己真的太傻太天真。

以後要變強,不要被人欺負,也不要欺負別人。


愛美麗的豆丁


這個命題說得有一定的道理,“你越弱,壞人就越多,別人永遠是犧牲弱者來討好強者”,在歷史和現實社會中確實如此。

從歷史上看,八國聯軍敢於侵犯中華,就是因為滿清政府領導下的中國如同一盤散沙,弱的不堪一擊。在英法日俄的調唆下,一群小嘍羅緊跟旗下,狐假虎威,耀武揚威打到京城。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一氣跑到西安,待割地賠款的條約字跡未乾,慈禧太后顫顫驚驚帶著光緒皇帝才敢返回北京。除了英法日俄,那些嘍羅除了分得一勺殘羹剩粥,不就是為了犧牲弱者討好強者的具體表現。

還有時下,美國是世界上頭號強國,跟在它後面的也有一群嘍羅。只要美國搖旗準備對付哪個國家,以日本、英國和澳大利亞為急先鋒,當然也少不了加拿大等國。這些國家永遠都是犧牲弱小國家來討好他們的老大哥。

就是在普通人中間,“你越弱,(欺負你的)壞人就越多,犧牲弱者利益,討好強者”也是客觀存在。通過媒體報導不難發現,那些由村霸所佔據領導崗位的農村基層組織,這種現象可以說比比皆是。討好強者,霸凌弱者,大多數人敢怒而敢言,甚至不敢怒也不敢言。政府為了讓廣大農村居民同時享受到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果,掃黑除惡成了人們拍手稱頌的舉措。

社會只要存在利益之爭,無論國際還是國內,題主命題的社會現象就不會消失。無非就是當正義的力量足夠強大,與邪惡勢力勢均力敵,保持一種相對平衡。這種現象的產生和存在也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國內社會只要穩定,還可以動用國家機器對其打壓,使得壞人壞事的產生相對減少,還老百姓一個社會霧霾逐漸消減的、充滿陽光的春天。(2020/04/27)


吉祥如意


現實是這樣的,遇事不必事事爭先。但是必要時一定要爭。即使你輸了,也讓更多人知道你們之間誰更有理。不過不可以到處去訴苦,吃虧了也要忘記的。爭取下次據理力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