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萬科等“跨界”養豬能賺錢嗎?

這兩日,萬科入局養豬登上頭條,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不少網友紛紛調侃萬科集團“不務正業”。實際上,“跨界”養豬的做法並非萬科首創,早在2009年,網易丁磊就宣佈了養豬計劃,並取名為“網易味央”,隨後阿里巴巴與德康農牧、四川特驅達成合作養豬,京東農牧攜手精氣神推出智能化養殖,至此,互聯網三大頭部企業均涉足養豬業。

4月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萬科等“跨界”養豬能賺錢嗎?

回到房地產“跨界”養豬上來,2014年萬達ceo王健林就宣佈斥資10億元養30萬頭豬,而與萬科同樣在房地產界享有盛名的碧桂園,早在2018年5月份就已經宣佈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傳統養豬業在新冠疫情期間成為了“香餑餑”。

聚焦|頭部企業入局傳統養豬業

可能整個養豬業都沒有想到,一場疫情讓曾擁有“高大上”、“高科技”等代名詞的頭部企業將目光聚焦在它的身上,疫情給各行各業急速“冷凍”,企業步入“寒冬”。但卻讓養豬企業得以受益,自今年2月份以來,“養豬一哥”牧原股份股價高歌猛進,截止5月8日,牧原股份市值已達2718.28億元,同時,秦英林夫婦以1330億身家榮登2020中國胡潤富豪榜第10位,成為農牧行業的首富。

4月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萬科等“跨界”養豬能賺錢嗎?

早在2018年喊出“活下去”口號的萬科,就面臨業務突破的問題,坊間盛傳萬科早已收購山東某農牧企業。而同年,中國養豬業開始爆發非瘟疫情,致使國內生豬存欄量屢創新低,受到生豬供給緊張的影響,生豬價格一路走高,經過一年多的經驗總結,養豬業內人士深刻認識到“不發瘟便發財”,在新冠疫情的脅迫下,急需突破的萬科開闢生豬養殖業務也在情理之中。

而在今年3月份,註冊養豬的企業就高達18000家,我們不禁要問:蜂擁入局養豬真的就一定能賺到錢嗎?

4月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萬科等“跨界”養豬能賺錢嗎?

業績|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

越來越多的人看好養豬,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養豬,這真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前兆嗎?我們從4月份上市豬企商品豬銷售數據發現一個特點:已公佈業績的上市豬企4月份生豬銷量跑贏收入增速,生豬銷售收入增速明顯放緩。

雖然當前我國生豬供應偏緊格局未發生根本性改變,生豬產能恢復仍以恢復能繁母豬為主,不過能繁母豬恢復後,蜂擁入局養豬企業的生豬產能將逐漸得到釋放,這很可能會再次拉低生豬價格走勢,未來幾個月還可能出現生豬銷量跑贏收入增速的現象。

4月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萬科等“跨界”養豬能賺錢嗎?

上市豬企4月份生豬銷售數據,恰恰反映出當前生豬價格走勢!

預測|5月份生豬價格呈企穩走勢

自2月份以來,全國生豬價格一直處於下跌走勢,對於5月份豬價走勢如何,養豬戶格外關心,但根據現有的規律來看,5月份生豬價格回漲的可能性很小,最大的可能是處於企穩狀態!

4月上市豬企銷量跑贏收入增速,萬科等“跨界”養豬能賺錢嗎?

1、全國能繁母豬存欄持續性恢復增長。在政府扶持生豬養殖力度加大的情況下,排除非瘟的影響,全國生豬產能將逐步恢復,生豬供應緊缺狀況會逐漸得到好轉。

2、上半年處於消費淡季,五一假日刺激消費規律失靈。受疫情影響,今年五一前四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僅為1.04億人次。以往五一節假日刺激消費的規律在今年失靈,生豬價格一跌再跌。

3、上市豬企4月份生豬銷量環比上升。國內養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和溫氏股份4月份生豬銷量分別環比上漲6.67%、1.43%。

4、中國重新進口美國豬肉,豬肉進口持續擴大。就在昨日,有中國買家向美國訂購了40200噸豬肉,這是近半年來最大的訂購紀錄,而據此前消息,我國豬肉進口規模還將擴大。

養豬還是掙錢的,不過蜂擁入局養豬未必見得就是件好事,這讓我想起了“豬週期”變化發展規律:豬價上漲—蜂擁入局—豬價下跌—養戶退場—豬價上漲。雖然生豬期貨已被批准開展交易,但距離上市還有段時間,且生豬期貨只能減少暴漲或暴跌的風險,並不能杜絕!

在當前連續下跌豬價時刻,企業花大價錢入局養豬,真的就一定能賺到錢嗎?各位朋友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