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2020.1.245今天是我們在一起的第1462天



一:


格物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意思是探究萬物的規律,格有“規律”之意,也有“極致”的意思。


它也是中國古代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專門研究“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是八目的基石。


全文是:“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當時的“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養方法有關。


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二:各大名家解釋


從宋代理學家程頤開始,“格物致知”便作為認識論的重要問題討論。他認為“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窮其理,格物的途徑主要是讀書討論,應事接物之類。


其做法“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在這個從逐漸積累到豁然貫通的過程中,含有關於人類認識規律的一些合理觀點。


朱熹認為“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大學章句·補傳》)程、朱都將“格”解釋為與“窮”義近似,即推究、窮盡的意思。


王陽明說:“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六)又說,“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同上)在他看來,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純屬內省的功夫。


清初顏元將“格物”之“格”當作“手格猛獸”之“格”、“手格殺之”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義” (《習齋記餘》卷六),是主體對客體的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改造活動,其目的是務期實用。


王夫之認為,最切近格物本義的當屬方以智的質測之學。他說:“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


關於質測之學,方以智說:“物有其故,實考究之,大而元會,小而草木螽蠕,類其性情,徵其好惡,推其常變,是曰質測。”方以智“質測”的特點在於,重視實地考究、分類認識、把握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熊十力在《原儒》中論及格物學時說:“假定萬殊之物界為實在,而分門別類窮其理者,是為格物學之觀點(古之格物學,猶今雲科學)。”


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朱熹在程頤思想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認識論及其方法。他說,知在我,理在物,這我、物之別,就是其“主賓之辨”,認為連結認識主體和認識客體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


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到豁然貫通的過程。朱熹認為,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人們必須經過這樣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才能達到對理的深刻體認。


明代王陽明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秉承陸九淵的學說,從“心即理”學說出發,認為格物的著手處,應是體認本心。


王陽明的心學凝成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格物便是立明本心,為善去惡,知行合一。


到清代,陳灃既概括了朱熹的思想又加以補充,將“格物”之意解釋的比較完善系統。他認為“格物”既是對事物本源的精研細查還是知識增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的親身實踐是最重要的。


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三:《君子之道成長系統》的內涵


“格物”作為《君子之道成長系統》的第一個步驟,具有重要作用。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事蹟特點,發展出“格物”的步驟與新內涵。


格物的三個步驟

1:培養專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專注力培養)

2:培養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能力。(匠心力培養)

3:培養透過表象看本質的能力。(思維力培養)


當一個人經歷過這三種培養,就能夠有相對較好的致知能力,從而為接下來的“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創業、奉獻社會”打下基礎。


給今天的文章點個吧,說說你是怎麼理解“格物”的意思?


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我會一一回復的。



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格物致知的“格物”究竟是什麼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