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总是招致大家的反感?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它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

通俗一点说,即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而那些和我们想法不一样的人,无疑都是某些方面的“怪胎”。

虚假同感偏差就是一种典型的缺乏换位思考的心理表现,即我们常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衡量周围的事物,并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其他事物上,并未想到将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用对方的视角看待世界,所以才会觉得别人的所作所为无法理解。


为什么你总是招致大家的反感?


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努力地试图改变别人,却事与愿违,其原因就在于不会换位思考。无法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自然也就解决不了对方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思想里认为女孩就应该做饭,不会做饭就被认为不贤惠,不是一个好老婆、好母亲。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做饭的人。每次和同事聊天的时候,他们听说我不会做饭,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不食人间烟火,需要人照顾好吃懒做的大懒虫。不喜欢做饭是掌握不好火候,控制不好时间,和懒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你总是招致大家的反感?


他们只知道我不喜欢做饭,不知道的是除了做饭,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是我在做。孩子4岁,家里的玩具、小物件被扔的到处都是,我要一直跟在后面收拾,打扫;家具上的灰哪怕已经厚到看不清原来的颜色,先生也从来没有动过一次手,都是我利用周末的时间收拾;垃圾到处都是,只因为垃圾桶里面没有了垃圾袋,我装好垃圾袋,将所有的垃圾都收集起来,扔掉,然后在换新的垃圾袋,不然下次整个操作还得再来一次;地面上除了经常走动的地方被踩干净了,其余地方全是灰尘,先生还是视而不见;沙发上的衣服就像是清仓大甩卖,换洗的衣服没有了,才去沙发上找几件洗洗…。

我若是几天不在,回去的时候家里被糟蹋的惨不忍睹。顾不上疲惫就开始收拾,打扫。分分钟变成女汉子。上班我是一个小主管,挣得不比其让人少,回家我要包揽除了做饭以外的所有家务。对于那些说我懒得声音,我自然比较反感。

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缺少了移情这一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感受。


为什么你总是招致大家的反感?


想要克服这种心理,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人与人的不同,在这个基础上与他人平等地进行沟通。个体的经验不能成为真理,不要想当然地就去做一些事;认识到思维差异的存在,不要自作主张为他人做决策;多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

真正的换位思考是一个移情的过程,需要你发自内心地体谅别人,并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只有真正地移情,真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