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徒五千人 手藝傳五代

授徒五千人 手藝傳五代

趙藝明之女趙詠為慶祝國慶創作的作品。

授徒五千人 手藝傳五代

趙藝明現場繪畫。

授徒五千人 手藝傳五代

趙詠設計的廣彩文創小擺件。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道嵐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

“彩筆為針,丹青作線,縱橫交織針針見,何須錦緞繡春圖,春花飛上銀瓷面。”彩筆丹青描作瓷面春花,說的就是廣彩。在嶺南之窗“非遺精品廣州塔展”的“華彩雲集——廣彩及嶺南工藝新品展”上,一碟《盛放世界》吸引遊客矚目。廣彩世家“趙蘭桂堂”傳人趙藝明攜新作向眾人講述了一段授徒五千、五代傳承的歷程。

廣彩世家:

趙蘭桂堂始於清同治三年

故事要從廣州最新城市形象片於2017年正式亮相說起。應攝製組導演邀請,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彩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藝明要專門為形象片創作一件傳統精緻與現代大氣相融的廣彩作品。成果就是在“非遺精品廣州塔展”上登場的 《盛放世界》。

趙藝明介紹,《盛放世界》是以廣州市花木棉為主設計,邊幅佈滿木棉花,斗方裡繪就市內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築,居中主幅以晨曦中的廣州塔為主題,用傳統手法向世人展示飽含現代元素的新廣州。

此次“非遺精品廣州塔展”共展出文化精品共117件(套),其中非遺作品104件(套),廣彩首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國垣之子、廣彩世家“趙蘭桂堂”第四代傳人獨佔其四——除《盛放世界》外,還有《百年夢》《珠湖生輝》《明皇拼馬圖》,象徵著廣彩藝術亦古亦今的鮮活性格。觀眾一睹300年傳統技藝續寫華章之餘,紛紛將目光投向歷史悠久的“廣彩世家”——趙蘭桂堂。

“趙蘭桂堂始於清同治三年,我的曾祖母陳妹是廣彩行業的繼承人。因當時廣彩生產經由大瓷莊及洋莊發貨加工,攬頭髮彩需要有技術和守信的藝人做彩繪。為保證其生產的作品質量,如出現問題可憑堂號追尋貨物來源,故而特立堂號,以便查找。”趙藝明說。

經歷盛衰:

矢志為廣彩傳承盡心盡力

舊時小作坊式的手工業基本是父傳子的形式,因此趙藝明的曾祖父將廣彩技藝傳給祖父趙威,再由祖父傳藝給父親趙國垣,堂號便一直沿用下來,到趙藝明是第四代。趙藝明與妻子馮瑞華因廣彩相識,馮瑞華後來也成了廣彩藝術專家,兩口子繼續堅守著祖輩的“趙蘭桂堂”。

趙藝明回憶,家裡幾代人都從事廣彩這一行,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他非常喜歡繪畫。1979年,他進了廣州織金彩瓷工藝廠當學徒。經過幾年的學徒生活後,他開始學習圖案設計及構圖,後來被分配到顏料班學習。

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對餐飲瓷具的含鉛量進行嚴格控制,廣彩出口餐飲瓷具受到波及。很多廣彩藝人迫於生計,只好轉行。

轉行一段時間以後,趙藝明發現自己割捨不了對廣彩的熱愛,兜兜轉轉後還是回到了一輩子牽掛的行業。這一回來,就是多年不懈。

見證了廣彩經歷興盛至式微的往昔,2006年廣彩成功入選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時,趙藝明心潮湧動,使命感油然而生:必須為廣彩的傳承與光大做些什麼。

未來可期:

新一代傳人讓廣彩更靈動多變

“希望更多人瞭解這個行業。廣彩作為中國的傳統工藝有它的獨到魅力,值得一代代傳承下去。”在趙藝明眼中,藝術傳承人的責任首先在於保住文化的“根”與“魂”,關鍵在人。為了讓廣彩技藝不在下一代出現斷層,夫妻倆在社會上義務收徒,傾囊相授技藝,希望吸引更多年輕人瞭解廣彩、喜愛廣彩、傳揚廣彩。

從2011年響應政府號召進校園推廣非遺文化至今,趙藝明手下學徒累計超過5000人,包括市內多所學校的教師、個體戶手藝人、業餘愛好者等。當中,堅持廣彩長期創作者有10多人,不乏在職美術老師、自產自銷工藝人。“我特別鼓勵他們開拓市場,有了經濟基礎,才能支撐文化創作。”

今天,趙蘭桂堂已傳承至第五代。趙藝明的90後女兒趙詠、兒子趙志健相繼成為專業廣彩藝人,後者在廣州塔駐點獻藝,向中外遊客展示嶺南工藝精髓,前者更走進校園辦學、開文創工作室,最近還玩起時尚跨界——應某網絡遊戲公司邀約,以廣彩邊飾妝點動漫人物,為暫定名《畫中靈》的遊戲植入廣彩彩繪的藝術精神。

對廣彩的未來,趙藝明“很看好”。他告訴記者,老一代的廣彩人日漸式微,節慶日聚餐不過四桌人。年輕人隊伍卻在不斷壯大,一來為文化傳承提供規模效應,二來讓廣彩風格更為靈動、多變,煥發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