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一個偶然的機會得到同部門小張的推薦,說有一部小說很值得一讀,名字叫《平凡的世界》路遙寫的,查了一下還得過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小張真是個熱心的同志,看一部長篇小說,這到是給我提出了不小的難題,因為至今為止,我還不曾完完整整的看過一部小說,包括曾經風靡一時的金庸大作,電視到是看得多,可書一本都沒有看過,四大名著也只是看看電視,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看書的速度太慢,以至於沒有耐心把一本又厚字又小的書,完整地看完,我想這就是我文字功底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平凡的世界》一書共分三部,每部都有400頁左右,這無疑是對我的一種考驗,不過也好正是小張的推薦讓在幾分慚愧中下了點決心,心想人家一小姑娘都能夠靜下心把這麼長的小說讀完,而且還有那麼多的感悟,我為什麼就不能呢,為此我便從第一頁開始慢慢地看起來,故事從70年代的一所中學開始講起,平凡的中學,平凡的中學生,繼而延伸到一個具有時代代表性的平凡農村,包括作者所塑造的一個個平凡的農村人,我想這就是《平凡世界》這個名字的起源吧。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隨著小說情節的演變,故事的深入,漸漸地小說在我腦海中的畫面感越來越清晰可見,很多時候我彷彿就站在小說人物少安、少平、潤葉、田福軍這些人的身邊,身臨其境地見證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及苦難輝煌,有的時候恨不得變成一個小說中的先知,在他們的左右護佑他們那份真摯的情感,引導他們走上一條幸福完美的人生路,然而這畢竟是想當然的,友情與愛情的交鋒,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保守與前衛的對抗,生存與生活的意義,盡在其中,這部小說之所以能夠如此吸引人,直擊讀者的內心,也許就是因為它與現實世界的高度吻合,極易引起讀者共鳴,作者只用一個村莊,一個縣、一個市便把歷史的某一段時期巧妙而又鮮活地呈現出來,昇華講述了平凡中的平凡,以及平凡中的不平凡,講述了一些平凡人和不平凡人生活的世界和思維的世界。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其實我在小說裡看到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個平凡的世界,要麼是你認為平凡,要麼是別人認為你平凡。每個人又都有一個不平凡的世界,因為在每個人的世界裡都有我們自以為是非同一般的大事,而這些我們自己所謂的大事,也許在別人看來不值一提,可卻在我們的世界裡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份量,甚至持久地影響著我們的人生狀態。

從孫少安和潤葉的戀情我們不難發現,精神世界的高度與現實世界的反差,往往會成為痛苦的根源。理想與現實確實有很大的差距,這差距就在於你可以用理想為自己編織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在夢裡一切都可以如你所願,所有事物都能以你為中心演變、發展,而最終你卻得按照現實的規矩來生活,因為現實真就是那樣的現實和殘酷,現實和理想之間本來就有差距,不管你承認與否,差距就在那裡。

從孫少平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煩惱很多時候是來自於自己擁有太多的想法,而想法多又會成為人生的雙刃劍,有時可能因為想法多而讓自己更具有創造性,更願意去突破現有的框框條條,更願意去探索外面世界的未知空間,從而闖出一條讓世人都難以想象的道路;有時可能因為想法多而導致自己不能夠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從而錯誤地判斷形勢,做出並不一定適合於自己的選擇,出現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情況也再所難免。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田福軍一個跨越兩種思潮,扮演配角和主角的人,創新和激進的思想,不斷承受著守舊頑固者的抨擊和打壓,卻始終不捨胸懷天下,憂國憂民的胸襟和境界,實事求是,務實奮進,他以自己和剛毅和執著,憑藉內心堅定的信仰和對是非的明確判斷,經歷了人生低谷,登上了人生高峰,順應發展的潮流,以民為本,創新求強,成為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代表人物。

痛苦來源於比較當中,快來也來源於比較當中。如果一個人的生活周圍環境從來就沒有發生過變化,特別是周圍人的生活水平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那麼在這個人的內心就很容易形成一種安於現狀的心態,就比如說貧窮,如果周圍的人都窮,大家都是一樣的生活水平,沒有明顯的比較也就不會出現心裡的失衡,也許大家都能夠安於現狀,也能夠比較和諧的生產生活,這是一種融合,是從外在形態到精神境界的融合,但如果有幾家人生活比別人都好,而且好得多,那這就很容易給比人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因為在周圍環境中有了比較的對象和依據,使那可憐而敏感的自尊在世俗的眼光中裸奔,給精神施加了學生的負擔,因此物質匱乏帶來的貧窮還算不上是真正的貧窮,如果物質缺乏了,精神也一貧如洗,那才是真正的貧窮,故人窮志不能窮,人窮精神不能窮。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很多時候嫉妒是來自於主觀自認為的不公平和客觀存在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往往在起點早已經形成,或是父母,或是健康,又或是腦袋的靈光程度。形象點說,很多人都喜歡打籃球但像姚明、喬丹那樣的人畢竟是少數,很多人都喜歡游泳但只有一個菲爾普斯,很多人都很聰明但愛因斯坦只有一個……還有很多很多,這當中努力和付出的不同取得的成績不同,家庭背景的不同個人所擁有的和可支配的資源也不同,先天的缺陷和潛質影響了後天的成就和人生軌跡,面對這一切,我們不應該去追求所謂的公平,也不應該憤世嫉俗,哲學上說的存在即為合理,所有這一切不正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元素嗎?事實上再安逸的環境裡都會有人痛苦,再艱難的環境裡都能有人活得幸福,這幸福來源於強大的內心,在差距面前直正需要的是面對差距那種平靜而又積極向上的心態。

戰勝困難,需要你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那美好的嚮往其實就是一個願景目標,而且要是大家公認的願景目標,這樣便委容易達成思想共識,形成心靈契約,為步調一致,共度時艱,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每個人都需要有一點阿Q精神,不是有句話說“叫花子完鸚鵡——窮開心”嗎,窮人有窮人的精神世界,富人有富人的精神世界,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多麼富足的生活方式,都會有人不宵一顧,釋迦牟尼不就是放棄了王子的生活開始普渡眾生的嗎?反之無論多麼艱辛的生活,都有人奢望卻又遙不可及,簡單從生理上講,健康的人嚮往優秀的人,殘缺病患者嚮往擁有健全的體魄,只要你想埋怨就總能找到不滿意的地方,只要你夠樂觀就總能發現與別人不同的優勢,所以阿Q精神對於我們人生的意義就是,對於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對於我們能夠學習進步的方向要知不足,知不足才能思進,無非是掌握一個合適的度,不然你永遠都不會滿足於你所擁有的,而人生在永遠裡面根本就沒多少時日。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付兆昌

最後終於理解鄭板橋先生所寫的“難得糊塗”,以前好像還對這種思想有點不屑一顧,總認為糊塗就是笨的體現,然而笨卻是一件心以為恥的事情,怎麼還會難得呢。孫少安的安樂窩裡,是勤勞、簡單、樸素、執著且容易滿足,孫少平的安樂窩充滿理想、奮鬥、人生價值、新觀念和大膽的追求,田福軍的世界是剛毅、堅持、曲折、隱忍最後實現廣博的人生抱負,這三個人是三個層級的思維、價值和理念,卻都在各個層級裡面表現得盡職盡責,總之思維層次決定了意識形態的層次,低一級的思維可以向高一級思維轉變,大概通過學習和領悟就行,而高一級的思維卻不太可能向低一級轉變,偶然實現的轉變也許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腦短路,就是板橋先生所說的“糊塗”,通常這樣的“糊塗”確實難得,也確實讓人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