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凑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俗气,一分痞气以度此生

拼凑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俗气,一分痞气以度此生

五台山论道

《小窗幽记·集醒篇》有语:”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深以为然.看电视剧《天道》,丁元英五台山论道,高僧说丁元英有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人生,更加精准.而我们平常人,虽没有丁元英的奇才,但也须拼凑三分俗气,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一分痞气如此,以度人生.

三分杀气大约只能是丁元英这样的高人有,他把市场解读为零和游戏,杀富济贫毫不手软,杀得圣乐措手不及,使得林雨峰自杀.也就是影视作品里如此, 现实生活中我以为,社会江湖,不是万不得已,不会有人逼得别人无路可走.改用京剧《甘露寺》乔国老的唱词:”劝亲们杀字休出口”.也由于是影视作品的创作,《天道》里,”乐圣”总裁林雨峰因官司打输了而开车自杀.现实生活也少之又少。现实中那些称得上”大咖”的 ,哪个不是历经千回百转而成的,岂会因区区600万而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凡夫俗子没有高人的智慧,魄力,人脉,要谋生只能接地气的生存,平常人不会有那三分”杀气” ,只好用三分”俗气”讨生活.要“求生存“,”俗”大约是最不能免的,与人共事,难免会磕磕碰碰,难免会陷入困境,难免会低头折节,所有的行为离不开一个”俗”字.但后面的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痞气都是建立在这三分俗气上,如果没有这三分”俗气”建立的物质基础,其他的”气”都不会久长.“

一个元宝不失德”!钱如果是正用也是道德的.

对物质和社交需求极少是为静气.“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大约是静的最高境界.丁元英能”海斗量福祸”,识得”乾坤”因果,而对世俗居高临下的包容,这是丁元英的” 静”:卖油条的老板多收他一份早餐钱,他不辩解,可能他觉得没必要因为几块钱和一个与自己不同档次的人辩解. 在把所有的钱借给韩楚风的老婆后,他可以买唱片度日,可以每天吃方便面、路边滩儿维生,不求人,不和任何不值的人交往.用芮小丹的话就是”就差穿一身袈裟了.” 我们平常人等虽不必做得像丁元英那样做到极致,但对物质的欲望和必要的社交,真得可以减得少之又少,把有效的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于是细品静里的滋味,便有了“静中见得天机妙,闲里回观世路难”。

对精神和艺术的高要求就是贵气.贵气不是行走在红地毯上拖着两仗长的礼服;不是招摇过市的豪车;不是平地上的朱门豪宅;贵气藏在嵇康赴死前弹奏的《广陵散》里;贵气隐于钟子期砍柴路上的琴音里;贵气掩于王冕放牛的荷花图里.

贵气滋养着我们那一具在俗事里纠缠的皮囊,使其与众不同.丁元英的贵气大约就是”醉卧经阁”后的博览”群经”,洞悉人情世故后的不世故,超常的商业思维,对人性精准的把握,对宗教通透的理解,对音乐的痴迷和觉悟.也就是丁元英的这三分贵气,让”天国女儿”芮小丹迷恋,心甘情愿的追随.有贵气的人,除了自身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外,还有对别人的引领.由于丁元英的策划使得肖亚文跻身于强势文化属性的队伍中来,成功的由一白领女职员转型为”格律诗公司”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遇贵人”.贵气大约就是那种周身散发着芝兰气息的人,初时你不觉得香气扑鼻,时间久了,你也沾上了那芝兰的香气.

拼凑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俗气,一分痞气以度此生

思考中的肖亚文

一份痞气, 绝不是大众理解的耍流氓,痞气,这里的痞气是忽视传统道德,不人云亦云.”大志戏功名,一个”戏”字点出丁元英的痞气.不经意的,放纵不羁的,我行我素的,不在意别人如何评说.比如丁元英对将要变成植物人的父亲,绝不因为”孝顺”的口碑而让亲人饱受痛苦.对”母爱”的理解是,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那母爱就是一种交换,就谈不上伟大了. 痞气是种不走寻常路的坚持自我,一种小众群体认可的风雅,后来这类人被称作”雅痞”: 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讲究生活品味, 追求特立独行的气质格调,桀骜难仿,忠于自己的感觉。

拼凑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俗气,一分痞气以度此生

不一样的丁元英

充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度日是俗气;“孤云独去闲”的闲情是静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贵气;醉舞狂歌,”花中行乐月中眠“是痞气。《皮囊》里说,”我们每个人的肉体都是一具轻盈的皮囊,而沉重的是各种裹杂于身的欲望……”,于是,俗气支撑着这具皮囊,静气使得这具皮囊变得空盈,贵气滋润着这具皮囊让其散发着如兰般的气息。至于痞气嘛,如同剑客骑在马背上逆风驰骋时的那一袭披风,让这具皮囊空灵,与众不同,恣意汪洋,平添一分神秘、一分洒脱。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迭,圣贤莫能度。”在这苦短的几十载,拼凑三分俗气,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一分痞气度此一生. 如此,甚好!

拼凑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俗气,一分痞气以度此生

道法自然,如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