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紧紧围绕“同类院校、一流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目标,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三全育人”使命,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全体教职员工把工作的重心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推动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新信息技术与新教学模式深度融合,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效能,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在前期网络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信息技术与新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管理模式,于2018年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先后在国内外进行了大量调研和规划技术论证。2019年8月,学校组织考察团赴深圳和上海两地,先后走访了华为深圳总部和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考察5G智慧校园建设。同年9月,在学校四届六次理事会上,正式通过了《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5G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以升级版的AIRobot科技馆和5G校园建设为依托,利用“互联网+教育”和“区块链+教育”的思维方式,融合校内四网,构建集智慧环境、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学工、智慧生活、智慧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哈尔滨、牡丹江、上海三个校区互联互通。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探索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模式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主动融入国家、省、市重大战略,主动融入龙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依托举办方上海太敬集团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实力和机器人产业优势,探索实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理工类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模式。201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建立了机器人工程学院;与上海太敬集团的机器人企业密切合作,在国内首个完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各阶段的机器人教育课程体系、教材和配套的教育装备,被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指定为“教育机器人研发生产培训基地”。学校坚持以“为中国智能机器人教育和产业的发展奋力担当”为宗旨,连续8年承办TRCC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与上海太敬集团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打造全国领先的机器人产教共同体,全程参与上海太敬集团在全国开展的机器人科教示范区项目建设;共同开展机器人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拓宽教师发展维度,凝聚育人合力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坚持校内人才和引进人才一同发展、一同支持、一同保障,突破人才培育短板和不足,积极落实“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方针,着力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9年10月,学校中青年骨干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并组织部分学员远赴厦门大学集训,通过理论学习结合实践实训,培育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优秀人才,打造“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生力军。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与教务处联合推出精品栏目——名师讲坛,定期邀请教育界学术大师、知名学者,讲授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分享本人的代表性成果,研讨学科发展战略等,培养教师扎实的理论功底,培育优良的学术氛围。通过举办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线上教学技能竞赛、教师岗位大练兵等活动,鼓励教师应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积极探索线上教学规律,提升在线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推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

  2019年,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改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直属的独立建制二级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同时兼有学校党委职能部门的相应管理职能,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全面推进相关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20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开启了黑龙江省公、民办高校牵手共建“马院”的先河,进一步促进远东理工思政课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服务教育对外开放大局,扩大学校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和影响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目前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西兰、日本、韩国、泰国开展合作院校41所,通过本科学分交换生、本研直升项目、国际示范班、语言和专业实践营、短期游学等多种形式进行国际合作。2019年3月,学校承办了教育部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及“中俄青年大学生冬令营”活动,来自中俄24所大学的43名师生来校参加活动。2019年9月,学校被批准加入教育部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为中俄顶尖经济类大学联盟高校的成员,并于11月成功举办了“中俄青年人工智能学术论坛”,中俄两国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就中俄两国人工智能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十三五”期间,学校接待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院校来访团组10余个;接待了商务部中国政府援外官员实践团的来自欧洲、亚洲、非洲10个以上国别9个团组共298人次到校参观访学。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搭建学生思想引领“三个平台”

  学校利用主题党团日、主题班会、宣讲会等方式,建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台,发挥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网络团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月、“青春告白祖国”等主题教育活动,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知行合一;构建以暑期社会实践为主渠道,以国防教育、劳动教育、体验式就业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育人平台,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迎新晚会、合唱展演等品牌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责任与担当。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 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打造“三引领”工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定期在全校范围内树立学生榜样和优秀班集体,打造榜样引领工程。以开展国家奖学金事迹报告会、社会实践体验分享会、学生党员讲思政课、“远东之星”评选、优秀学生事迹展播等形式,建立培养、遴选、表彰、分享、传承五位一体的校风学风激励机制。学校建设学生精英讲师团、国旗班、学生心理健康委员会等学生组织,打造朋辈引领工程,营造朋辈间分享经验、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依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学生工作制度,学校实施师长引领工程,近60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与基层班集体对接,坚持深入班级、深入寝室、深入学生活动,为学生导心、导向、导学。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期,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发布“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方案,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把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文:郑立南;摄影:李泊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