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個稅最新起徵點和稅率施行,還有這些新政關係你我

稅收是國家(政府)公共財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來源。大到一個企業,小到個人,都與國家有著這種賦稅關係。就我們個人來說,就是個人所得稅的關係了。


10月1日起,個稅最新起徵點和稅率施行,還有這些新政關係你我



2011年以前,全國個稅繳納人數約為8400萬人,2011年個稅起徵點進行了改革,從2000元提高到了3500元,所以當年度個稅繳納人數從8400萬人減少到了2400萬人。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提高,個稅繳納人數急速增加,到2017年個稅的納稅人數已經增加到了1.87億人,佔到了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的44%,個人所得稅也因此成為我國的第三大稅種。

就在幾個月前,我國的個人稅發生了一次重大改革,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從3500元變更為5000元,這從很大程度上較少了一些人的稅收壓力。

有人會想,徵稅點提高了,繳稅人數也就少了,而稅率沒有用怎麼變化,是不是意味著我國的稅收收入就減少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新的個稅法有一個強制性的規定,就是社保的繳費基礎將按照實際的工資來繳納。而在之前,很多企業為了給自己減少成本,通常都按照當地最低的工資標準來進行繳納社會保險。現在新個稅要求企業必須按照實際工資來繳納。


10月1日起,個稅最新起徵點和稅率施行,還有這些新政關係你我


這次的稅改,是不是僅僅就是上浮了徵稅點呢?好處還有這些。

首先,是稅率結構進行了優化,低稅率級距變成了3%、10%、20%;而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舉個例子,稅改之後,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同學就不需要繳納個稅了,所以它的稅負降幅是100%;而月收入5000元到2萬元的同學,稅負降幅在50%以上;月收入2萬元到8萬元的同學,稅負降幅在10%到50%之間;而月收入在8萬以上的同學,稅負降幅在10%之內。

總的來說,收入越低的同學減稅幅度越大,收入越高的同學減稅幅度越小。

其次,稅改之後,國家增加了一個專項附加扣除。那麼什麼是專項附加扣除呢?簡單來講,就是國家將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六項支出會在扣稅之前先剔除出去,然後剩下的部分作為繳費基數。

拿住房貸款利息來舉例,現在買房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貸款買的房子,30年的貸款利息都佔了購房金額的60%以上,稅改之後,國家會先將用於支付利息的錢扣完以後,在進行繳稅,這可謂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10月1日起,個稅最新起徵點和稅率施行,還有這些新政關係你我



可以說今年的個稅改革,是1994年以來變動最大的一次。隨著稅收規定的不斷完善,稅收內容也相對的越來越複雜。以前,我們只用知道,多少錢要交稅就好了,現在我們需要了解的不僅僅是這些,還包括哪些東西是不屬於徵稅的範圍裡的。

這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東西,所以隨著我們收入的不斷增加,瞭解國家稅法,進行合理的納稅規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了解,學習的。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獲得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