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八月十五桂花开,己亥年的八月十五庚子中秋正是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这一天,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退去之后第一个长假的第一天,旅游业的冰雪已经消融,蓄势已久的游客们纷纷整装出门走进公园。颐和园像往年一样,把盛开的金桂花摆在大门口,让游客们一进门就被香风扑面。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除去桂花,还要有应季的秋菊。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藉此佳节秋风拂,却去泛舟昆明湖。乘舟遥看万寿山,山色景色呈佳图。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佛香阁两边,有诸芳簇拥,最显眼的是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万寿山下水畔,东西各有一座敞轩。东边是对鸥舫,西边则是这座鱼藻轩。“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乾隆下江南游杭州西湖,见西湖景色旖旎,便行走于苏堤赏之。回京之后,便想着高低要修一所园子,必形似西湖胜似西湖。因此就有了御造清漪园,后被他的不肖子孙改名颐和园。形似西湖的昆明湖西岸筑了一道堤,仿苏堤建了六座赛西湖的桥,我们把这道堤称作西堤。

西堤上的第一座桥号称是最北端的界湖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界湖桥是内外湖和后湖的分界,最早叫“柳桥”,桥上有亭。1886年慈禧重修颐和园时改称界湖桥。现在这桥其实就是一座挺普通的大石桥,中间一个大桥洞,两边两个小桥洞。

在昆明湖划船沿北岸向西,船过鱼藻轩,迎面便是西堤上的第二座桥,豳风桥,“豳”念邠,就是“彬”。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豳风一词出自《诗经》,诗经中有一集叫“豳风”,里面一共七首诗,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豳风》中的第一首《七月》就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句。豳风桥后不远是颐和园里的“耕织图景区”,是一处田园风情园林。乾隆原本题此桥“桑苎”,应该也是配合耕织图的意思。桥边当年种了一些桑树,现在还有很多活的。

豳风桥是一座亭桥,这种形式的桥在南方水乡常见,杭州西湖苏堤旁曲院风荷的玉带桥就是一座亭桥。豳风桥上的亭子有点像西湖玉带桥,但更有皇家风范。它也是一座长亭,上面是重檐盝顶,盝顶中间有一座砖砌的承露台,像座烟囱。

赏过豳风桥,便纵舟沿西堤向南,岸边泊着一条船。“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里的船不是东吴万里船,而是一条大龙船。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龙船之上人烟杳,龙船侧畔玉带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这座玉带桥和杭州西湖的玉带桥完全不同,这是一座单孔高拱石桥。我最喜欢这座玉带桥,它恰似白练空中舞,又如弯月水上努。不仅我喜欢他,北京卷烟厂的老设计师也喜欢它,过去他们厂里出的一种香烟就叫“玉带桥牌”,抽过这个牌子香烟的现在都是已经退休的北京老头。而且,我估计乾隆也喜欢这座桥,因为他乘船走水路去玉泉山的时候要走此桥洞。乾隆在此桥下还曾感慨“自怜水碧山青里,放眼舒眉会几多”。这纯粹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清时有人微醺走西堤,至此便大呼小叫“酒酣真想策金鳌。欲上仙桥。且上河桥。何当更上玉楼高”。

顺西堤继续行舟,并未见玉楼,却又是一座亭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此为镜桥,上面一座八角亭,灰瓦八角重檐攒尖顶,单孔石桥,脊刹是砖砌八角承露台上的一座覆钵。乾隆走到此桥,见其两边湖面冬季之冰和夏季之水平如镜面,“冰镜寒光水镜清,清寒分判一堤横”,便题此桥为“镜桥”。

再往前行,又是一座单孔石亭桥。两边绿波间,一座小石桥。亭中赏夏荷,波上叹月皎。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这是练桥,这回桥上的亭子是灰瓦重檐四角攒尖顶,脊刹就是一座简单的四角承露台。过去这里种有大片给皇上炖排骨吃的莲藕,春夏之季莲花盛开时,就让乾隆想起西湖“曲院风荷”的景色。但是为什么叫“练”?人说出自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诗句。“练”本意为煮丝为绢,后意为白绢,细长柔软之丝织品也。谢朓称江水静如练是没有问题的,乾隆如果把昆明湖称作水静如练恐怕就差点意思了,昆明湖水静应该如饼。我估计乾隆说的“练”应该是蜿蜒的西堤,他用无人机从天上拍照就“如练”。

练桥再往前走是一座无亭残桥。往事越百年,烛熄空遗痕,当时佳丽今余影,哀悲懑。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这座桥过去肯定是有名的,应该也是乾隆给起的名。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清漪园时,西堤六桥被毁。光绪时期,重修清漪园为颐和园,西堤上的桥也得到了重建,不知道这座桥是不是没有得到重建。看这座桥的结构和前面的亭桥是一样的单孔石桥,可能上面最早是有一座灰瓦重檐歇山顶的四角方亭。过去所说“西堤六桥”肯定是包括这座残桥的,反而是界湖桥不属于西堤六桥。

前面果然有清代醺人曾看到的“玉楼”!

唐代刘禹锡有诗说秋登高楼,曰:“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红果金叶胜王孙,莫言秋色不如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这是三座楼并排而坐,这叫一主二备,永远在线。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三楼并列,必要分出君臣。中间当为主。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左手为臣。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右手亦臣。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这三座楼是西堤上的一组建筑,都是单檐灰瓦绿琉璃剪边屋顶的二层楼阁。中间主座上的屋顶不同于两边的卷棚歇山顶,而是单檐歇山顶。三座楼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上下带檐廊,但中间主座一层四面各有一间出厦。

这一组建筑叫做“景明楼”,主楼加左右二座配楼,楼名匾在主楼二层檐下。每座楼还有一块赞景匾和楹联,左配楼上是“布席只疑天上坐,凭窗何异画中游”;楼下是“春秋无尽风兼月,左右何须女与牛”,横批“虚明万象”。主座楼上是“谢朓诗情摹霁景,仲淹寄语写澄空”;楼下是“汀兰岸芷舒晴暖,绿柳红桃风拂柔”,横批“水态岚光”。右配楼上是“停桡漪影翻铜凤,倚槛晓光印玉蟾”,楼下是“虽是春韶犹酝酿,可知物意已舒苏”;横批“湖芳岸秀”。由此,可知乾隆题此为景明楼是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一段意境。楹联里还提到南北朝诗人谢朓,一定是想到他的“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要说站在万寿山下观此楼,倒是很“迢递”;可这一池昆明湖水却难称“逶迤”,应叫“浩渺”。从乾隆还提起“牛女风月”看,他一定是七夕之夜携嫔妃们在此打闹来着。

过了景明楼继续南下。惊回首,看朱楼,远山绿翠掩君侯。蓝天碧水高台琚,这楼那山共谐趣。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往前一抬头就看见了西堤六桥的最后一座,叫做柳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柳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大的桥,前面都是单孔石桥,豳风桥有三孔;这座柳桥却有五孔。柳桥前些年刚刚重修过,看上去锃新瓦亮。桥上是一座四角方亭,上面是灰瓦重檐卷棚歇山顶。既然这座柳桥是卷棚歇山顶,所以我刚才说那座残桥上的亭子最早应该是重檐歇山顶。

柳桥意为桥畔有柳,春季有絮,白居易有“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最初这座桥不叫柳桥,慈禧给它改名后,在桥边种了许多柳。现在一到春季,柳桥边飞絮之前是满树桃花开。一夜东风开碧桃,万枝浓艳映青袍。花间作赋君休讶,寻着仙源在柳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至此,西堤六桥都看到了。这六座桥都不一样,除了玉带桥以外,都是亭桥。那座残桥也应该是亭桥。每座桥上的亭子都不一样,但形制、规格都差不多。既有统一风格,又有不同细节,体现出一种变化。

顺着西堤走到头,这里还有一座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这座桥叫做绣漪桥,和玉带桥类似,这也是一座单孔高拱石桥。这座桥连接西堤和东堤,桥内是昆明湖,桥外是长河,桥边有东堤上的颐和园南如意门。乾隆曾驾船走长河将其母崇庆皇太后从宫里接到颐和园过生日。

界湖桥如果算是西堤上的桥,那这座绣漪桥应该也算,那西堤六桥岂不是数出来七座?所以西堤六桥肯定是既没有界湖桥,也没有绣漪桥,而是包括那座残桥。那座残桥最早叫什么桥?现已不详,恐怕要去问文昌院隔壁颐和园研究院的专家。

从绣漪桥将船掉头向北,路过一座湖心岛,叫做凤凰墩。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乾隆下江南看上了无锡古芙蓉湖上的黄埠墩,他就在昆明湖上建了这么一座凤凰墩仿之。岛上还盖了一座汇波楼(不知道是不是仿济南大明湖上的汇波楼),楼上安装了一个金凤凰风标。凤凰墩和北面的龙王岛互相呼应,一南一北,一凤一龙。那座汇波楼早已被毁,现在岛上是新中国新建的一座凉亭。

在凤凰墩旁远眺万寿山。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驾船一直北漂,就到了龙王岛。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向西绕过龙王岛。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回头就可以观看龙王岛上的涵虚堂和下面的“岚翠间”八字爬梯。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午后,趁斜阳,一定要去谐趣园走一圈。这时的暖阳把东岸的建筑全都照亮。看看“洗秋”、“饮绿”二座水榭。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知鱼桥也有斜阳返照。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难得一亮的知春堂只有此时才最靓。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从“兰亭”诗碑前走过。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女孩儿都爱美,打小就爱。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长大了就站到墙根儿下去拍。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旁边就是己亥年的第一枝秋叶。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但颐和园里还是有暗黑的地方。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穿过那阳光下的黑暗,柳暗花明又一斋。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二人行,必有一人指树梢。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三人行,必有一人落于后。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众人行,必有二美混其间。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大美独行。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日落时分,无论你在颐和园中何处看风景,都要来下面这里看夕阳。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穿过玉澜堂,在宜芸馆大门外左手假山后面就是这座夕佳楼。当年乾隆在此楼二层湖景包间里赏景品茗,发现此处是园中望夕阳最佳之地。他便想起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当场题此楼为“夕佳楼”。什么?你不记得陶渊明的这首诗了?这一句前面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起来了吧?

现在,颐和园当局为了防止我等百姓擅观皇帝之景,把夕佳楼大门锁上了。没关系,我到夕佳楼后檐廊下去望夕阳。因为国人对乾隆在哪儿赏夕阳不甚了了,所以此处只有我一人在掐表盼日落。

夕阳来了,这个肯定不是乾隆当年看到的佳夕,他坐得比我高。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不过,若论赏佳夕,当年的乾隆肯定要输我一局。我戴上望远镜,比他坐得高还看得远,能一直看到玉泉山下。这个不是“玉泉趵突”,而是“玉泉吸日”。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日落之后,万马俱暗。只有门房的灯亮着,门房大爷正在里面关门泡面,准备着挺过一个乍寒的秋夜。

桂花开时去泛舟,乘风西堤赏六桥

祝他今晚好运,有钟馗作伴,大鬼小鬼都不来。

我回家吃饺子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