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遼瀋戰役中,打錦州是關鍵點。錦州是連接國民黨北線東北和華北兩大戰區的戰略要點,對此,偉大的軍事家毛澤東,以極大的決心選擇敵人防禦相對薄弱,而對全局來說又最關鍵的錦州作為突破口,實施出奇不意的打擊,從而取得了整個戰役的主動。

但是,這個偉大的戰略構想,卻是在毛澤東與林彪多次激烈的爭論後,才最終實施的。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1948年2月,白雪覆蓋著陝北高原的米脂縣楊家溝,毛澤東的目光常常凝視著東北那塊黑土地。

2月初,經過深思熟慮,毛澤東起草了致東北野戰軍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的密電。

“你們應準備對付敵軍由東北向華北撤退之形勢。”“對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殲滅為有利。”

此時的東北解放軍,經過歷時90天的冬季攻勢,將東北國民黨軍壓縮在錦州、瀋陽、長春三個孤立城市及地區。

但是如何打東北之戰,是將帥都要思考的問題。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1948年4月18日,東北軍政領導人林彪、羅榮桓、高剛、陳雲、李富春、劉亞樓、譚政聯名給在河北的毛澤東發出了一份詳盡的電報,直言先打長春,並以此吸引瀋陽之敵增援而殲滅之。

毛澤東同意了林彪先打長春的意見。

5月下旬,林彪集中兩個縱隊試攻長春,由於兵力和火力部署沒有形成絕對優勢,攻城時沒有采用迫近作業和坑道爆破方法,結果只佔領了長春外圍的幾個據點,殲敵6000餘人,而自己亦傷亡2000餘人。

直到這時,林彪才意識到敵人的戰鬥力和防禦攻勢都比原來估計的要強大,奪取長春的條件還不夠成熟。

6月5日,東北野戰軍領導人致電中央軍委,提出了東北野戰軍部隊行動的三個方案:

一、目前即正式進攻長春,但無把握,成功的可能性較小。

二、目前以少數兵力圍困長春,封鎖糧食,主力到北寧線、熱河、冀東一帶作戰,但南下作戰除可能到處撲空,或因敵集中不好打外,糧食極為困難,同時長春之敵又可能乘機逃回瀋陽,可能造成兩頭都無戰果的結局。

三、用二到四個月的時間,對長春實行較長期的圍城打援、然後攻城的辦法。

6月7日,毛澤東覆電東總,表示基本同意第三個方案。

但是東北野戰軍對長春久困長圍、圍城打援的戰略實施得並不怎麼順利。長春守敵鄭洞國堅守不出,援敵衛立煌又始終按兵不動。一時間,一座長春城牽制了東北野戰軍所有主力部隊,而關內各戰場解放軍節節勝利。於是,7月中旬,東北局領導開會,重新商討作戰問題,7月22日林彪致電中央軍委報告了最新的決定。“最近東北局常委重新討論了新的問題,大家認為我軍仍以南下作戰為好,不宜勉強和被動地攻長春。”

收到這封電報,毛澤東非常高興。在接到電報的當天23時,他便覆電林彪,並告東北局說:“向南作戰具有各種有利條件,我軍愈向敵人後方前進,愈能使敵方孤懸在側後之據點被迫減弱或撤退,這個真理已被南線作戰所證明,亦為你們的作戰所證明。攻擊長春既然沒有把握,當然可以和應當停止這個計劃,改為提早南下作戰的計劃。在你們準備攻擊長春期間,我們即告訴你們,不要將南線作戰的困難條件說的太多太死,一直在精神上將自己限制起來,失去主動性,現在你們已經將注意力移到向南作戰方向,研究南面的敵情、地形、糧食等等情況,看出其種種有利的條件,這是很好的和很必要的。並且應向全軍指戰員,首先是幹部充分說明這些條件,以鼓勵和堅定他們向南進取的意志和堅定他們的決心。但在同時必須說明將要遇到的和必然會遇到的各種困難情況,諸如糧食困難,人民的歡迎不一定有如同縣處地方的人民那樣熱烈,某些敵人的頑強抵抗和某些時候作戰的不順手等等使他們在這方面鮮有精神準備並研究克服各項困難的方法”(《毛澤東軍事文集》第4卷,第54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從2月提出關門打狗的戰略構想,到9月下旬東北野戰軍確定攻打錦州,毛澤東不斷向東北前線發出攻打錦州的信息和指示。

但是林彪對此沒有足夠的認識和信心,沒有很好領會毛澤東的戰略意圖,只是從東北我軍的局部利益來考慮問題。在打錦州的問題上,林彪仍猶豫不決。

8月8日,林彪致電中央軍委:

“傅作義主力,目前業已調至錦州、唐山之線,正便於我楊成武部向西襲擊。因此我楊成武部能於日內出發西進則更好,否則愈早出發為好。東北主力行動時間,須試楊成武部行動的遲早才能確定,故目前還不能具體確定。”

8月9日深夜23點,毛澤東又致電林彪等,重申了中央的戰略部署,強調目前北寧線正好打仗,部隊應迅速行動。

8月11日11時,林彪再次致電中央軍委,強調他的理由:

“東北主力數月來均未作戰,指戰員均甚急迫要求作戰,部隊隨時皆可出動。但在現在地區,無戰機可求,南下則因大軍糧食的需要無法解決。向熱河運糧,道路甚遠,必須利用鐵路、汽路。但今年雨水之大,為三十年來所未有,鐵路、汽路沖毀甚多,近日來雨勢更猛。據原估計八月十五日左右可修好鐵路、汽路、橋樑,以現在雨勢來看,能否如期完成仍無把握。我們現在只待鄭家屯南北運糧道路修復,雨勢稍減(因全軍皆無雨具)即可隨時出動,決不以楊成武部行動之遲早為標準,但日前對出動時間。仍是無法肯定。”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毛澤東接到這個電報,十分生氣。他馬上提筆對林彪等提出前所未有的嚴厲批評,並特擬“AAAA"級十萬火急拍發電報。

毛澤東批評說:

“十一日十一時電悉,關於敵人從東北撤運華中之可能。我們在你們尚未結束冬季作戰時即告訴了你們,希望你們務必抓住這批敵人,如敵從東北大量向華中轉移,則對華中作戰極為不利。關於你們大軍南下必須先期準備糧食一事,兩個月前亦已指示你們努力準備,

兩個月以來你們是否執行了我們這一指示一字不提。現據來電則似乎此項準備工作過去兩月全未進行,以致現在軍隊無糧不能前進。而你們所以不能決定出動日期的原因,最近數日你們一連幾次來電均放在敵情上面,並且因此又均放在楊成武是否能提早出動上面。你們六日十九時電,雖曾提到糧食問題,但是你們說‘如揚成武部出動時間能提早,則我們出動時間亦能提早’。你們八日十七時電,則全未提到糧食問題,但說敵情嚴重,並作出結論說;‘東北主力行動時間,須視楊成武部行動的遲早才能確定’。當著我們向你們指出不應當將南面敵情看得過分嚴重,尤其不應當以楊成武部之行動作為你們行動的標準,並且同時即確定了楊成武的行動時間以後,你們卻說(相距不到三天)‘決不以楊成武部行動之遲早為標準’,而歸結到了糧食問題。對於你們自己,則敵情、糧食、雨具樣樣必須顧慮周到,對於楊威武部則似乎一切皆不成問題試問你們出動遙遙無期而令該部孤軍早出,傅作義東面顧慮甚少,使用大力援綏,將楊成武趕走,又回到東面來對付楊羅及你們,如像今年四月那樣,對於戰局有何利益。
你們對於楊成武部採取這樣輕率的態度,是很不對的。對於北寧線上敵情的判斷,根據最近你們幾次電報看來,亦顯得甚為輕率。為使你們謹慎從事起見。特向你們指出如上,你們如果不同意這些指出,則望你們提出反駁。"(《毛澤東軍事文集》第4卷,第563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這樣的電報和批評,林彪等人做出了回應。

9月6日,林、羅、劉致電中央軍委,同意中央軍委的指示。

9月7日,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下了最後決心,做出戰略決斷:

“你們應當注意:(一)確立攻佔錦州、榆、唐三點並全部控制該線的決心。(二)確立打你們全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在衛立煌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第2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遼瀋戰役這場重頭戲,似乎要拉開帷幕了。千軍萬馬,滾滾鐵流,正在為這一偉大的決戰做最充足的準備。

但是,林彪對於打錦州這一仗,心中始終有所顧慮。

10月3日,林彪接到一封情報,在錦西葫蘆島,敵人多了三個整師。打錦州,有兩個援敵,一個來自瀋陽,一個來自錦西,“一桌菜上了兩桌客”,能不能吃得下?作為一方大將,林彪又猶豫了。

東北野戰軍的總指揮部的列車停在了鄭家屯以西,徹夜難眠的林彪坐在地圖前,他的內心在交戰。作為東北戰場的主將,他必須對這次戰役負責,不能出一點紕漏啊!

在車廂裡轉了無數圈後,22時,林彪親自擬好了一份非同尋常的“AAAA”級電報,他作出了改變打錦州的決定。

“得到新五軍及九十五師海運葫蘆島的消息後,本晚我們在研究情況和考慮行動問題。估計攻錦州時,守敵8個師雖戰力不強,但亦須相當時間才能完全解決戰鬥。在戰鬥未解決以前,敵必在錦西葫蘆島地區留下一兩個師守備,抽出五十四軍、九十五師等五六個師的兵力,採取集團行動向錦州推進。我阻援部隊不一定能堵住該敵,則該敵可能和守敵會合。在兩錦間敵陣地間隙不過五六十里,無隙可圖。錦州如能攻下,則仍以攻錦州為好,省得部隊往返拖延時間。長春之敵數月來經我圍困,……士氣必甚低。我軍經數月整補,數量質量均大大加強,故目前如攻長春,則較六月間準備攻長春時的把握大為增加。但須多拖延半月到二十天時間。以上兩個行動方案,我們正在考慮中,並請軍委同時考慮與指示。”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千軍萬馬已經抵達錦州城下,此時卻要改變,又要打長春,毛澤東收到電報,確實震怒了。在經周、劉、朱、任四大書記圈閱後,經毛澤東親自擬定的電文,先後發往東總:

“四五月間,長春本來好打,你們不敢打;七月份,長春同樣好打,你們又不敢打。現在攻錦部署已經完畢,錦西、灤河之第八、第九兩軍亦已調走,你們卻因新五軍從山海關、九十五師從天津調至葫蘆島一項並不很大的敵情變化,又不敢打錦州!又想回去打長春,我們認為是很不妥當的。你們應利用長春之敵尚未出動,瀋陽之敵不敢單獨援錦的目前緊要時機,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錦州,對此計劃不應再改。”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林羅並告東北局:  本日十七時電發出後,我們再考慮你們的攻擊方向問題,我們堅持地認為你們完全不應該動搖既定方針,丟了錦州不打,去打長春。除了前電所述之理由外,假定你們改變方針打下了長春,你們下一步還是要打兩錦,那時,第一,兩錦敵軍不但決不會減少,還可能增加一部,這樣,將增加你們打兩錦的困難;第二,目前瀋陽之敵因為有長春存在,不敢將長春置之不顧而專力援錦,你們可利用長春敵人的存在,在目前十天至二十天時間(這個時間很重要),牽制全部至少一部分瀋陽之敵。如你們先打下長春,下一步打兩錦時,不但兩錦情況變得較現在更難打些,而且沈敵可以傾巢援錦,對於你們攻錦及打援的威脅將較現時為大。因此我們不贊成你們再改計劃,而認為你們應集中精力,力爭於十天內外攻取錦州,並集中必要力量於攻錦州同時殲滅由錦西來援之敵四至五個師。只要打下錦州,你們就有了戰役上的主動權,而打下長春,並不能幫助你們取得主動,反而將增加你們下一步的困難。望你們深刻計算到這一點,並望見覆。(《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第37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林羅劉並告東北局:  

三日九時電悉。  (一)你們決心攻錦州,甚好甚慰。  (二)你們決定以四縱和十一縱全部及熱河兩個獨立師對付錦西、葫蘆島方面之敵,以一、二、三、七、八、九共六個縱隊攻錦州,以五、六、十、十二共四個縱隊對付瀋陽援錦之敵,以九個獨立師對付長春之敵,這是完全正確的。

你們這樣做,方才算是把作戰重點放在錦州、錦西方面,糾正了過去長時間內南北平分兵力沒有重點的錯誤(回頭打長春那更是絕大的錯誤想法,因為你們很快就放棄了此項想法,故在事實上未生影響)。

你們過去一個月中曾有多次電報叫你們如此做,你們到現在才想通這一重要點,不是平分兵力,而是以主力放在兩錦方面。雖然在時間上應當一開始就如此做,從你們部隊開始行動起到今天差不多已有一個月之久,你們才把攻擊重點問題弄清楚,重新增加兩個縱隊到兩錦方面去,可能對於作戰要受一些影響(是否有影響及影響之大小,要看作戰結果如何才能定),但是平分兵力的錯誤算是糾正了。

從這件事你們應取得兩個教訓:第一個教訓是,你們的指揮所應先於部隊移動到達所欲攻擊的方向去(這一點我們在很早就向你們指出了),由於你們沒有這樣做,致使你們的眼光長期受到限制;第二個教訓是,在通常的情況下必須集中主力攻擊一點,而不要平分兵力。 (三)攻擊錦州的時間愈快愈好,但因你們兵力尚未到齊,你們指揮所方才接近錦州附近,部隊的攻城動員準備工作尚未進行,當然應當稍待時日,等候兵力到齊和完成準備工作,然後開始攻擊。但是你們應當力求縮短這一準備過程,不要延遲太久,當然決不要有任何的慌忙。(四)關於不應當回頭攻長春的理由,不是如你們所說的“太費時間”以及“即令不攻長春,該敵亦必自動突圍,我能收復長春,並能殲敵一部”,而是如我們昨日十七時及十九時兩電所說的那些理由,即你們如果真的回頭攻長春,你們將要犯一個大錯誤。就拿突圍一點來說,目前該敵突圍愈遲愈有利,不突圍更有利。(五)

在此以前我們和你們之間的一切不同意見,現在都沒有了,希望你們按照你們三日九時電的部署,大膽放手和堅持地實施,爭取首先攻克錦州,然後再攻錦西。(六)蔣介石已到瀋陽,不過是替喪失信心的部下打氣。他講些做些什麼,你們完全不要理他,堅決按照你們三日九時電部署做去。   軍委,一九四八年十月四日六時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第39-40頁,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遼瀋戰役中,改變戰役進程的兩封加急電報,讓人擊節歎賞

雪片般的電報,凝聚著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高級領袖們的智慧,在最後的關頭,將帥的意見達到了完全的統一。錦州之戰打響。從這個歷史的瞬間,我們見證了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和林彪的謹慎細密,在面對不同意見的時候,毛澤東有鼓勵,有批評,有體貼,有要求,細緻入微,展現了一個偉大的軍事領袖的風采。而林彪敢於多次直言自己的見解,也表現了一方統帥的膽識和負責。

將帥同心,豈能不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