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我錯了一次又一次

OMG!萬萬沒想到,2020年新冠這一場全球戰疫其實是美國的一次生物戰,一次陰謀。

原本以為新冠只是一場誤會的我,在武漢剛封城的時候看到了一篇解釋了種種巧合的文章,這篇文章把美國的陰謀揭露出來。隨著美國成為疫情“震中”,確診人數不斷上漲,突破50萬,我深感慶幸,當初在朋友圈看到這篇文章時沒有轉發,不然就打臉了。

巧合的是,正當我覺得那篇陰謀論文章不攻自破的時候,就在一個微信群裡,看到了這篇文章的2.0版本。自所以說是2.0版本,是因為這篇文章又找到更多的巧合,層層挖掘,終於理清了真相,真相就是病毒還沒來得及設計成專門針對中國,就洩露出來了,最終玩火玩到自己身上,所以這是一次失敗的生物戰,一次演砸的陰謀。

我差點又信了,畢竟作為普通人,總覺得這個世界充滿目的和一種神秘的力量,喬治·奧威爾在《1984》筆下的老大哥正看著我呢。還好最近翻出了萬維鋼的《萬萬沒想到》這本書,讓我充滿陽光的小心靈不至於籠罩上一層陰霾。

萬萬沒想到,我錯了一次又一次

這個世界真美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這本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書,是作者萬維鋼的博客集,推薦這本書的主要原因是有用。作為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研究員,他推崇理性思維,可能在文人面前他的文章會顯得缺乏美感,但是對於我們普羅大眾而言,他的文章非常實用,讓我們可以更理性的認識這個世界。通過本書,我們看到作者精讀十幾本鉅作,包括行為經濟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學等之後為我們帶來的更加客觀的世界。


萬萬沒想到,我錯了一次又一次

《萬萬沒想到》封面

這本書裡面有一篇文章叫做《一顆陰謀論的心》,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感覺我更加理性了一點。更注重合理性和可能性。

世界非常複雜,很多事情似乎簡直不可理解。……陰謀論可以讓我們對這些事情至少找到一個理由。我們不但找理由,我們還找目的。……認為凡事都有目的,是普通人思維區別於科學思維的根本之一。

如果用科學思維來解釋這些陰謀論,那麼我們不得不去判斷事情的合理性以及多個事件組合的可能性。

舉個例子,我今天中了彩票,雖然概率很小,但這是合理的,因為每個人中彩票的概率是一樣的。明天我繼續買彩票,又中了。

普通人就會想,要麼冥冥之中自有神明,作為潮汕人的我從小就有老爺保佑。要麼認為我在彩票局有關係,這是一次中獎後分錢的暗箱操作。這個理由聽能說得過去的,但是合理性基本沒有。

用科學思維來看待這件事情就很簡單,直接計算我第一次中彩票的概率,我第二次中彩票的概率,以及我連續中兩次彩票的概率,結果就是這個概率非常小,但是稍微懂一點概率論的人就會知道小概率事件也是可能發生的。

想要對任何事情的真偽都給以正確的判斷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合理地評估每件事的可能性。陰謀論之所以不足信,是因為其成立的可能性很低。

還好我有萬博士加持,並且找到了幾個陰謀論裡面的漏洞,不然就在朋友圈轉發了。人性是比較傾向於相信陰謀論的,因為這是不好的。作者在《壞比好重要》裡面通過科學實驗告訴我們,人們對於損失的厭惡。

恐懼使人害怕損失,浪漫使人熱愛冒險。進化使我們大腦中恐懼的優先級高於浪漫,也許這就是負面偏見存在的原因。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比較容易記住別人不好的原因。但是人性的這個弱點也正在被利用,社交媒體上傳播最多的往往都是一些負面的新聞。我們很容易忘記別人對我們九十九次的好,但是卻對別人對待我們一次的不好刻骨銘心,恨不得到百度貼吧寫個千百字才能解恨。很多平臺喜歡這些的文章,因為越是負面的文章越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從而使得這些文章的傳播性越強,就像病毒一樣。理性一點,哪怕是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公司要的也只是點擊率而已,你所作的每一次點擊和轉發都可以為其帶來廣告利潤。

恐懼可以促發人們保護自己的本能,同時也可以被人加以利用,用科學理性的思維去分辨事件,可以讓我們保護自己脆弱的小心靈,不至於被恐懼等負面情緒影響。

有些人可以超越本能,因為理性讓他們知道自己強烈的負面情緒會帶來偏見,所以他們不輕易縱容這種情緒。他們看到好的冒險機會敢上,遭遇損失卻不放在心上。

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科學思維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和認識世界,也可以幫助我們科學的屌絲逆襲,科學的勵志。

有一項研究,它對大學生的三十多項品質進行了統計,發現其中絕大多數對學習成績幾乎沒有影響。

真正能左右成績的品質只有一個:自控。

自控力不僅在學校可以獲得成功,在職場上也能讓人更受歡迎,甚至於在對抗新冠病毒上,成績也更加明顯。這方面,你們都懂的。

然而自控是需要意志力的,普通人以為意志力是美德,但是實驗表明,意志力是一種生理機能,不僅可以訓練,還可以受外界因素影響。據研究者推斷:人的意志力能量來自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肚子餓了,可以來一根士力架橫掃飢餓,但是意志力突然弱了了,還是來一杯葡萄糖水吧,不用6塊錢一杯,6塊錢一包,夠喝一星期。

有了意志力之後,如何在一個領域成為牛人呢?

心理學家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層層嵌套的三個圓形區域:最內一層是“舒適區”,是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各種技能;最外一層是“恐慌區”,是我們暫時無法學會的技能,二者中間則是“學習區”。

萬萬沒想到,我錯了一次又一次

知識就是力量

在舒適區做事,叫生活,所以才有很多人想要有所改變,有所進步的時候,需要脫離舒適區,因為舒適區的一切,我們已經可以自動化進行了。進入學習區做事才叫練習,而天才源於刻意練習,這個練習不是追求運動量,而是持續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所以這個過程會很痛苦,但正是這樣的刻意練習,可以讓我們脫離自動化。只有完成學習區的所有訓練,你才有機會進入“恐慌區”,這個時候你也就成為別人眼中的牛人。

刻意練習最好的方法是一對一傳授,也就是師傅帶徒弟,所以我們想要成為一個領域的牛人,最好有一個師傅,在我們練習的過程當中不斷給我們反饋。脫離舒適區是痛苦的,需要強大的意志力,這個時候有一個師傅不斷督促我們,也可以讓我們更好地堅持下去。

人海茫茫,總有幾個明星,剩下都是觀眾,能夠成為明星的都是那些願意在背後付出很多,持續練習一系列讓人不舒服甚至是痛苦的動作後一步步拋開跟常人的差距。如果你在成長過程中沉迷於享受快樂,那麼你可以買一張門票去到觀眾席,如果你再大方一點,還可以買一束花送給臺上的明星。

尋找適合自己興趣的環境,把自己的基因發揚光大——這難道不就是進化論告訴我們的人生意義嗎?

每個人對人生的意義有不同的理解,年少無知的我也曾經認為人生苦短,出生就已經決定命運,但是這麼多年看過的書,一直在告訴我,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裡,以前只知道只要堅持就可以追求到自己人生的意義,後來,通過《萬萬沒想到》,我知道了追求自己人生的意義也要有正確的方法。

我這個人很單純的,沒什麼追求,純粹只是想發個財,享受一下富人的生活而已。

萬萬沒想到,我錯了一次又一次

問題都可以解決

研究富人成功的書很多,這本書主要研究的是《窮人和富人的人脈結構》。斯坦福大學教授馬克·格蘭諾維特在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表明,100個人當中有54人是通過關係找到工作的。這還是在美國,很多人還在糾結簡歷怎麼寫可以吸引HR的時候,一半以上工作已經讓有關係的人先拿了。

這裡面有意思的是不是靠關係,而是靠什麼關係。格蘭諾維特的研究發現,真正有用的關係不是親朋好友這種“強聯繫”,而是“弱聯繫”。在這些弱聯繫的人未必是什麼大人物,可能是已經不怎麼聯繫的老同學或同事,甚至是自己不怎麼認識的人,唯一共同點是他們都不在你當前的社交圈。但就是這些“弱聯繫”才能告訴你一些你知道的事。

原因也很簡單,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人,很可能幹的事情跟你差不多,想法必然也很接近。你是做IT的,你身邊都是做IT的,你們能不一樣嗎?

假如你突然知道打工不能讓你發財以及隨時可能因為經濟形勢和年齡劣勢被裁員,這時候你去問你同事,“我去做生意,你覺得怎麼樣?”我相信,他十有八九會問你瘋了嗎?而如果此時你去問一個做生意很多年,十分善於控制風險的人意見,只要他願意,他可以給你很多建議,讓你更好得開始,而不是還沒開始,就被嚇回去。

“弱聯繫”的真正意義是把不同的社交圈子連接起來,從圈外給你提供有用的信息。根據弱聯繫理論,一個人在社會上獲得機會的多少,與他的社交網絡結構很有關係。……人脈的關鍵不在於你融入了哪個圈子,而在於你能接觸多少圈外的人。

2010年,3個美國研究人員的調查結果表示,越是富裕的小區,住戶的交往的“多樣性”越明顯。越是富人越容易跟不同階層和不同地區的人聯絡,而且階層多樣性要比地區多樣性更重要。“弱聯繫”的本質不是“人脈”,而是信息的傳遞。

這篇文章裡,作者給了一個建議,雖然人們都喜歡強聯繫,哪怕是風險投資人還是MBA,我們喜歡跟他們打電話,發微信,轉發他們的文章,但是熟歸熟,一碼歸一碼,關於創業,合作這麼談錢傷感情的事情,“弱聯繫”才是最佳選擇。因為“強聯繫”下的人們想法和水平都差不多,合夥創業很容易創新不足,成功率很低。

如果非要找熟人合夥創業,綜合從作者萬維鋼吸收到的智慧,我會建議,在兩個“強聯繫”合夥人中間,最好再引入一個“弱聯繫”,這樣子的三角形結構或許會更加堅固。

最後舉一個“弱聯繫”的例子。

很多年前,2002年的黃崢,即將從浙大畢業,赴美留學。網易創始人丁磊,主動聯繫黃崢因為當時遇到了一個技術問題,恰好搜到黃崢發表過的一篇文章解決了這個問題。後來丁磊為了表示感謝,把黃崢介紹給段永平,後來就有了拼多多,再後來,買iPhone,來拼多多,9塊9還包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