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蝗實踐––姚崇滅蝗

旱災、水災、蝗災歷來被稱為三大自然災害。近日沙漠蝗蟲逼近中國邊境,雖然中國蝗災防治工作組指出:沙漠蝗蟲遷徙到中國可能性較小,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防。我國史書之上也不乏對蝗災的記載,人們對於防蝗治蝗也進行了多種實踐,其中姚崇滅蝗就是一次較為成功的實踐。

姚崇,開元盛世第一相,出生官僚家庭,少時喜武藝打獵,後發奮讀書成為一代名相。姚崇同時還是一名腳踏實地的實幹家,在拜相後,力主推行改革、整頓吏治、發展經濟、鞏固政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一生清廉,一朝宰相居然在長安買不起房子居住偏遠郊區,實為罕見。除此之外,他滅蝗救災的功績值得一提。

滅蝗實踐––姚崇滅蝗


開元四年,中原多地發生蝗災,莊稼受損嚴重。由於缺乏科學的認知,百姓認為蝗災是上天降給人間的災難,迷信於求神拜佛、卻不進行捕殺蝗蟲的行動,導致莊稼被啃食殆盡。姚崇上奏朝廷建議滅殺蝗蟲,但當時朝堂中也有不同聲音:蝗災屬於天災,人力無法改變,唯有百官、民眾修養道德,祈求上天賜福不再降災。百官爭論不休,一時間玄宗也無法決斷。在此之前對於蝗災人們除了畏懼也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而反對滅蝗者無非是以違背舊制,無前例可循,若行事不當惹怒上天恐降更大災禍為由不願推行滅蝗行為。隨著災情的擴大,多地紛紛向朝廷告急。

滅蝗實踐––姚崇滅蝗


姚崇向來不信鬼神,向反對者質問道;難道各地官員盡是欺君害民的壞人?如若不下令滅蝗,糧食喪失,百姓流離失所難免不出變亂,這樣難道不是大災禍?他繼續陳述:“蝗蟲怕人,容易驅除。讓田地的主人,夜間焚火,在旁挖坑,邊燒邊埋,蝗蟲完全可滅。”唐玄宗雖然擔心蝗災威脅國家安危,但又怕滅蝗一舉出亂子仍在猶豫。姚崇見狀說道:“陛下不必顧慮,將滅蝗一事交於我來處理,若惹來大禍,願受革職處分來平息眾怒。”玄宗這才點頭應下。

請下旨意,素來處事幹練的姚崇就著手督辦滅蝗事宜。派出御史為捕蝗使,官府和民眾合力滅蝗,同時將自己的捕蝗滅蝗之法向各地推廣,督促各地滅蝗。此法使各地災情得到一定的遏制,效果十分明顯。在姚崇的堅持下,各地積極滅蝗,蝗災也逐漸平息。此後,他還派人檢查各地的滅蝗工作,查看禾苗的生長情況,正是由於姚崇辦事徹底、盡心、負責才使得災情沒有繼續擴大使國家免於危機。

滅蝗實踐––姚崇滅蝗


在這場滅蝗行動中,姚崇是百官之中難得的明白人,堅持面對蝗災人們並不是無能為力的,在一片反對聲中堅持自己意見,當然玄宗皇帝的支持是姚崇滅蝗的定心丸。為國家安全、為百姓生活姚崇堅決滅蝗,對於反對者各個擊破,既有膽氣又有魄力。災禍無情,我們需保持清醒,不迷信。無論是蝗災還是今年的新冠疫情雖然它們來勢洶洶,但只要人們積極應對,採取恰當的措施我們終將消滅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