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祝见闻录: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向人求助

庙祝见闻录: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向人求助


我是赵有志,一个小庙的庙祝,在这里讲述一个灵异见闻。

南方地区,有许多流传久远的庙。

历史的变革,曾经繁华的地区也许变成了渺无人烟的荒野,那些曾经香火鼎盛的庙宇,也可能毁于战乱、天灾。

有句俗语说江南多淫祠,一方面是旧社会有不少反政府的组织或农民起义,有些依托巫术、邪神进行宣传,供奉的神灵是些不见经传的,多神信仰中,神灵具有人格化的特征,有乐于助人、伸张正义的“正神”,也有为祸一方的“邪神”,邪神多是由民间组织(如白莲教)杜撰出来的,有“玉皇大帝的儿子”,也有“王母娘娘的妹妹”,起个威武的名字,然后建小祠堂供奉,这些供奉邪神的小祠堂便是所谓的“淫祠”;另一方面,旧社会的民众受教育程度低,信息相对闭塞,大多数百姓并不懂什么样的神灵应该供奉,什么样的神灵不应该供奉,以至于后来觉得哪位神灵有名气就供奉谁。如湖南地区在90年代,乡间突然兴起一股“平天大圣”风,大家争相供奉《西游记》电视剧中所提到的牛魔王,此外,还有过“蚩尤”、“孙悟空”、“申公豹”等供奉习俗,此类行为在外人眼里,也是淫祠供奉。

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这两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但也因此使得另一种情况逐渐增多。

许多时间久远的祠堂、庙宇,其中供奉的神灵已经逐渐被人遗忘了。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末尾,描述了一位令人钦佩的晋国将领,叫做羊祜,威德远扬。羊祜与东吴将领陆抗对峙多年,陆抗生病时还送药过去,陆抗丝毫不疑心便喝了,足见其人品令人钦佩。羊祜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人们感其恩德,建祠供奉。金庸先生的作品《神雕侠侣》中,郭襄在羊太傅庙祭奠鲁有脚,碰见了敌人,最后敌人被杨过打败。即使很多人同时读过《三国演义》和《神雕侠侣》,也难以有人联想到,这羊太傅庙便是供奉羊祜的,这还是信息记录沟通顺畅的年代。更何况中华大地上千百年来,有多少庙宇的来历已被彻底忘却。

几年前,有一位我偶尔还保持联系的初中同学建了个群,把我也拉到群里。群里的同学大多已认不出了,大家都在群里讲了自己在做什么,现在在哪里,我也一起聊了一会儿,说我现在在做道士。

这时候就有一个同学要加我好友,我点开一看,是以前班上的一位福建籍的同学,姓包,在我印象里,这位同学皮肤比较黑,特别瘦,父亲是在湖南做工程的,在他小时候带他一起来了。初中时我们都属于不爱学习的那一类人,还经常一起偷偷躲在学校的厕所抽烟,大家都管他叫包子。听说是初中上完就回老家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联系,我心里还有点惴惴,他不会是要结婚了让我随份子吧?

心里带着小忐忑,我还是把他加上了,他也跟我寒暄了一会儿,随即问道,你现在是在做道士?

我说,是啊,接手了一个小庙,我在庙里做事。

包子说,那太好了,你知不知道建庙都有哪些讲究?

我说,这个就说来话长了,讲究很多很多,你要建庙啊?

包子说,不是,是我爸要建庙。

我说,你们又不做道士,建庙干什么?

包子说,这个也说来话长了,你知不知道福建这边有个……有个什么……姓陈的神仙?也可能是佛……这是道教还是佛教的?

我说,福建湖南都差不多,乡间的庙数都数不清,供奉的神灵少说有几十位,光说湖南这里,雷大将军、杨泗将军、张公真人、黄公真人、江大仙人、戴公三圣、老相王爷、黑菩萨,有很多都是外地没听过的,一个个考证也考证不来,你这样问,我也真不知道你说的是谁。

包子说,好吧,我爸这连着十几天了,说是天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说自己姓陈,自己本来有个庙,现在已经毁了,想让我爸重修一下,我爸这人吧,平时见庙就烧香,但是他对这些是一点都不懂。早些年做工程也赚了些钱,说既然梦里梦见神仙了,是个缘分,那就修吧。

我说,那这也是个好事啊,是缘分,那就修呗。

包子说,我爸在梦里不光是梦见这个姓陈的,还给他指了个地方,我爸也去找了,还真有这么个地方,在我们这边的乡下,山清水秀的,地方很不错。然后我爸就去附近问当地人,这之前是不是有个庙,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最后问到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说有,还知道原来的庙的位置,这个庙可能解放前就没了。老太太也不知道庙里供奉的是谁。我和我爸不知道供奉的是谁,那我们建庙叫什么名字?供谁?这一点头绪都没有。

我说,当地人要是不知道,我就更不可能知道了,你可能不了解情况,没有名字,找不到出处的庙数都数不清,何止你那边,光我这村里就有两个老庙不知道是供奉哪位神灵的,神像已经没了,庙也早就被拆了,附近的乡亲们重新用砖垒个小龛在附近,里面放个石板或者完全看不出特征的老式神像。

包子说,那我们再打听打听吧。

没过几天,包子联系我,说,你还是抽空来一趟吧,我爸还是天天做梦,那个姓陈的神仙说自己是什么住在闽江边的。我给你订票,我们爷俩个真是一点都不懂,你过来跟你同行交流也方便一些,回头给你包个大红包。

我琢磨着最近也没什么事,加上也很多年没见老同学了,就答应了。包子给我订了机票,我才想起来问包子,你老家在哪?

包子说,古田县,不是古田镇,福建有两个古田,一个是古田县,一个是古田镇,红军当年开古田会议的是古田镇,我们这是古田县。

我隐隐约约想起,有一个著名的法脉——闾山派的发源地,便是叫做古田的地方,但我并不知道闾山派的发源地到底是古田县还是古田镇,而我却突然有了一丝奇妙的预感。

我又问包子,你之前也没说,你父亲梦里的这个神仙,不会是女的吧?

包子说,是啊,是个女的,怎么,你听过?还说自己在什么龙角什么的地方修行。

我果然没猜错,包子父亲梦见的,就是闾山派的祖师——临水夫人陈靖姑!

我说,你这回缘分大了啊,什么龙角,是叫龙潭角。你们那里应该蛮多供奉这位神仙的,叫做陈靖姑。

包子说,好像是这边挺出名的,我听说是有庙供陈靖姑,这神仙是做什么的?

我说,你听过闾山派吗?

包子说,闾山派?是干什么的?道士?

我说,传说你们那里的闽江江底有一座闾山大法院,每三千年开一次,闾山大法院里有数不清的法宝,上一次闾山大法院开门,就是陈靖姑进去了,学了道法以后,传下了闾山派,闾山法脉的发源地就是一个叫做古田的地方,但你说福建有两个古田,我也不知道是古田县还是古田镇。所有的民间法脉里,闾山算是最大的门派之一了。

包子懂了,但似乎没有过于激动的反应。

就像曾经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面提到,令狐冲曾向一家客栈的店小二打听恒山派的行踪,店小二却说不知道什么恒山派,只看见不少人打扮得像唱戏的一般。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江湖上的大侠,也无非是一群穿着奇装异服的社会狠人而已,封建迷信的圈子也是如此,在我们看来了不起的大宗师,寻常人家的认知里,无非是一个流传较广的神仙罢了。

对于修道法的人来说,能与一位神仙在梦中有交流,是莫大的缘分,就像是一个村长得到了国家领导的关注一般,但也许正是因为包子父子俩都对道法没有概念,心如止水,才能得到如此的缘分吧。

几天后,我到了包子家,包子和父亲热情接待了我,吃了顿饭,包子的父亲包大叔开车带我去了他说的那个地方,果然山清水秀,附近还有个挺大的水塘。

包大叔指着水塘对面说,就是这个地方了,我梦里就是,神仙给我指着那里,说她之前的庙就是在这个位置。

我们围着水塘走了半圈到对面去,地上杂草丛生,已经看不出这里曾经有个庙宇了。

我四处打量了一番,附近人家也很少,也许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有很旺的香火。

包大叔说,就在这个地方建庙,怎么样?

我说,这个建庙具体建在哪,跟您做工程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问神,神同意了才可以,具体的方向,盖几层,盖几间殿,殿里供奉谁。

包大叔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掏出怀里的茭杯,在心里默默念咒,请附近的土地神祇来,我自己感觉颇像是《西游记》里面呼喊土地老儿的孙悟空。

我问道,之前在这里的,是陈靖姑的庙吗?

茭杯抛出三次,阴、阳、胜杯落地。

那就没错了!包大叔梦里的,真的是陈靖姑!

我说,问卦能对得上,确实是陈靖姑。

包大叔笑了笑,也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喜悦,问我,那接下来怎么办?

我说,知道正主就好办了,回去先立个临时牌位,供奉陈靖姑,然后在家里打卦问,按照神灵的吩咐出设计图就行了。

我和包大叔回到家,我用线香、黄表纸做了个临时牌位,写上“临水夫人陈靖姑之位”,放在桌上,又用碗装了小米,当做香炉,放在牌位前面,上了三炷香。

我问包大叔施工需要哪些要素,我一一在神位前抛卦问过,记在纸上,花了大概两天时间才把各个方面都问完,我最后把纸交给包大叔,说,这里面做了记录的,比如方向朝哪,主结构用什么材质,水源在哪,这些就按记录的来,其他的可以自由发挥,比如瓦或者窗户。

包大叔问我,这个庙建好之后呢?

我说,神像比较复杂,你这里先联系做神像的艺人,福建是有不少专门做神像的传统手艺人的,这个应该好找,出钱就行了,陈靖姑的模样他们都知道,说是雕陈靖姑的神像就可以。建好以后,把神像抬到庙里,找人开光,您先建庙、雕神像,建好以后我来一趟。

包大叔答应了,连夜让工程师出设计图,设计图出来以后,我让包大叔的工程师到家里来,在牌位前把设计图纸细细在神位前说明,然后抛茭杯问神明是否满意。

过程异乎寻常的顺利,一次就抛出了阴阳胜卦。

包大叔自己是做工程的,很快就让施工队开工,我也回自己的庙了。

庙建好了,要开光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庙修得很漂亮,神像也是手艺精湛,栩栩如生,我帮包子找了一位当地的闾山法师帮神像开光,过程繁复,暂且不表。

一切尘埃落定,包大叔问我有没有意向在这里留下来,他说自己什么都不懂,还是希望有个懂行的人能主持庙里的日常工作。

我说,绝大多数民间法师是不出省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民间法脉里的科仪跟唱戏很像,乡亲们会把看法事当做一种娱乐,你们本地的法师做法事您应该见过。

包大叔点点头,说,我见过,但是为什么是这样呢?

我说,这是旧社会流传下来的习俗,以前的人做法事,不光要通过法事把事情解决,乡亲们也要听唱,以至于乡亲们都习惯了,我一个外省人,用湖南话唱的话,事情可以处理,但乡亲们应该就都听不懂了,所以如果我来接手,是很难得到大家认可的,到这里来有很多不便。

包大叔点点头。

后来听包子说,包大叔请了一位本地的师傅来打理这个庙,他再也没有梦见过陈靖姑。

其实我们许多人奉为真理的语言,在旁人看来,也许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被当做偶像的伟人,也许只是个名气比较大的历史人物,很多人接受不了自己的信仰被其他人平淡对待,其实我们自己也每天都在漠视其他行业、或是一些我们不了解的很伟大的事物。愿大家都能珍惜眼前事、眼前人。

谢谢大家,我是庙祝赵有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订阅号:赵有志的破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