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代開國皇帝都要殺功臣,為什麼呢?

臣子權勢過大會招致死禍,想法荒謬會導致滅亡。

謹小慎微的張安世

西漢顯貴最久的家族,非張安世莫屬。終西漢一朝,張氏家族屹立不倒,成為歷史上一個鮮有的特例。

歷朝代開國皇帝都要殺功臣,為什麼呢?

張安世本是著名酷吏張湯的兒子,張湯死後,漢武帝憐其遭人暗算,便對張安世著意提拔,加恩眷顧。他歷仕三朝,深得皇上信任,雖是朝廷重臣,卻從不敢驕狂自恃,反是如臨深淵,凡事無不小心謹慎。

他的兒子認為他怯慌,張安世便開導他說:

“你的爺爺就因為秉性太剛而死,許多權臣又因野心太大而亡,這個教訓不能不吸取了。我如此行事,一則為我,二則也為你們後代若想啊。如果身居高位,便意得志滿,驕奢淫逸,四處張揚,那不是自尋死路嗎?日後你自然知道我這樣做的好處。”

他確是一個有心之人,凡事都用盡心機,即使有的做得看似沒有必要,他也考慮再三,不敢疏忽。每當和皇上商量國政作出決定之後,他必稱病不朝,拖人耳目。一待政令頒佈之後,他還故作不知地派人去丞相府擦問詳情。如此一來,當真瞞過了群臣,沒有人知道他參與決策的事。

霍光死後,有人奏請皇上讓他接任大將軍之職。他得知此事,不喜反憂,向漢宣帝極力推辭。漢宣帝不準,他便勉強接受,卻從不以大將軍自居,為人處事倒比從前更加謙恭了。有人向漢宣帝報告說:

“張安世辱沒大將軍的威名,實不堪任。有此卑微的大將軍,當是我朝的恥辱。”

漢宣帝痛斥了那人,正聲道:“張安世掌大權而不攬勢,居高位而不顯揚,何人能及?如此大賢大德之人,朕最是放心,實是我朝的大幸。

張安世身兼選賢拔能的大權,這本是能給他帶來利益的肥差,可他卻從不讓被提拔的人知道是他薦舉的結果。有人聞得風聲向他送禮致謝時,他也拒不受禮,堅不承認此事。以至常有人誤會他尸位素餐,不任其事。

張安世對家人的要求尤其嚴格。兒子為光祿助,他認為父子俱為顯貴,不宜同朝為官,便請求將兒子調離京城。他的侄子張彭祖曾和漢宣帝一起讀書,他的哥哥張賀對漢宣帝又有救命養育之功。張賀死後,漢宣帝追封他為恩德候,張彭祖被封陽都候,孫子張霸被封關內候。對此,張安世多次謝絕,反覆陳情,推辭不掉時,他便只受其名,將俸祿上交國庫。

更為難得的是,張安世生活儉樸,竟是夫人親自紡織,家中僕人耕種土地,自給自足。他總是教育兒孫要戒除驕氣,不可恃勢凌人,如有犯者,他必親自動手,予以嚴懲。

如此經營,苦心孤詣,張安世富貴久長,禍事不招,自不能說是幸運的緣故了。

【小結】

自古強臣的下場多是悽慘的。如果據此簡單的說高官顯位都是害人的,也會失之片面。其實,人的因素才是第一位的,一個人的位置變了,地位高了,最易產生驕狂之心,凡事沒有了小心謹慎,問題便會油然而生。身處高位的人面對的誘惑是最誘人的,意志薄弱的人往往會因一念之差,而走上看似美妙的死路。這就要求為人下者不僅要時時自愛,更要刻刻自省、自律,萬不可因一時的得意而放縱胡為,如是方可高枕無憂。

希望我僅有的34個粉絲看到可以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