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4月20日,东阳市各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式开学复课!

东阳中学复学第一课:从爱国讲起 用好抗疫活教材 铸牢学生爱国魂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与生命危机。但越是危难时刻,我们越能感受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力量......”4月20日,东阳中学高一、高二年级正式开学复课。复学第一课,疫情是教材,爱国是主题。上午,东阳中学教师蒋一平以“党的领导战‘疫情'的最大优势”为主题,为东中学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课堂上,蒋一平用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故事,给大家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抗击新冠肺炎中表现出的强大凝聚力和优越性。“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每天都作出口头指示和批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密集召开会议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到全国各地火速调配物资支持湖北,争分夺秒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再到加强国际沟通,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战疫。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党中央的集中领导,才能及时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灾难面前,党中央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课上,大家还一起观看了《习近平战疫日记》视频。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通过这堂课,我体会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速度。在这场抗疫攻坚战中,中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构筑起了坚固的抗疫防线。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奉献社会。”课后,高一一班学生寿家渝深有感触地说。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疫情’是一本特殊的‘教科书’,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宝贵财富。”蒋一平说,如何让抗疫这本教材更生动,让思政教育更入脑入心?是东中所有思政课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个寒假,学校思政课教师早早就开始认真备网课、精心制作PPT,不断创新思政课在线教学方式,从《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社》等平台获得灵感与素材,用微视频、歌曲等形式,讲好东中人的战“疫”故事、中国人民的战“疫”故事,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承担时代新人的责任和担当,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思政,不仅仅停留在“云端”课堂,更重要在于知行合一。不久前,东中高一学生制作了时政点评微视频,秀出了青春思考;高二学生进行哲学反思,探求社会真理;高三学生自创编题制作思维导图,展现创新的思维与力量。

在蒋一平看来,青少年正处在拔节孕穗关键期,思政课教师就是要把课堂当“战场”,用好抗疫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讲好感人故事,在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我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时代的重任终有一天要交由你们肩负。”

江北小学教育集团茗田校区:传承抗疫爱国情,上好开学第一课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4月20日下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江北小学教育集团茗田校区奏响,该校区“爱与希望,从未离开”505中队致敬英雄主题队会拉开帷幕,疫情之下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也随之开堂。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雄壮的队歌之后,会场变得静悄悄的,武汉封城、全国医护支援、钟南山、刘丽、42000张照片、手机镜头下的77天……从陷入困境到希望迸发,大荧幕上一幕幕连续播放,为孩子们彻底还原了我国从疫情爆发到成功控制的整个过程,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英雄、平民的故事。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我多想,透过防护服,看一看你的脸庞,但是我看不到,可我能感觉到……”影片结束,7名同学带来一首诗朗诵表达对英雄们的敬爱,在温柔却不失力量的嗓音中,孩子们心中的爱国种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有的孩子眼角有了泪花,有的孩子默默握紧了胸前的红领节,连现场的少先队旗仿佛也更加鲜红了几分。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随后,该校鲁展希同学的父亲鲁世俊作为省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因工作原因无法到场,还特地录制了视频在现场播放,鼓励同学们做好防护,努力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成为国之栋梁而不懈奋斗。鲁展希也在现场发言,表达对父亲的敬佩之情,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点滴感悟。

据悉,鲁世俊在湖北荆门疫情分析工作小组持续工作34天,展现了“逆行者”非凡的毅力、勇敢的担当、超强的责任心,其甘于奉献,勇于奋斗的精神,是最值得少先队员们去学习和铭记的。

活动结束后,五年级学生金哲阳久久不能平静。“看到抗疫英雄们疲惫却又坚定的眼神,我非常感动,看到祖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我很自豪。”他立志努力学习并做好个人防护,一步步向这些榜样们靠近。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先队员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相信通过这场主题会,让孩子们一定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和力量,懂得了责任与担当,学会了奋斗与感恩,这也是返校复学第一课的题中之义。”该校区负责人王良荣说道。

除了做好疫情之下的爱国教育,该校区也实行了多项严格的防疫措施,在开学第一课中将学生个人防护作为重中之重。

出入通道分离、人员测温登记、校园整体消杀……为严防输入,进校之时,每人都要走专门的通道,还需经过口罩佩戴检查、体温测量、信息登记、消毒洗手等步骤,完全没问题后方可进入。

为让孩子们学会更科学地保护自己,该校区还对孩子们进行了严格的相关培训,其内容包括正确佩戴防护口罩、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正确使用消毒喷雾、免洗洗手液等防疫器材、规范统一入厕、就餐、排队放学路线等防疫手段。

巍小教育集团巍山校区“开学第一课”:从援鄂“天使”抗疫故事讲到爱国教育、防疫知识

4月20日早上,巍小教育集团巍山校区校门口四、五、六年级的学生陆续返校,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学校大门口的入校体温监测区。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学生都戴着口罩,保持1米以上的间距,出示健康申报表,经老师测量体温正常后才进入学校。据悉,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该校采取错峰入校的方式。

升旗、奏唱国歌、全体敬礼……4月20日上午9点整,随着四、五、六年级学生返校复课,巍小教育集团巍山校区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

今年的仪式与往年有所不同——学生全体佩戴口罩,除了现场主持仪式的五(6)班,其余班级学生均在教室、家中通过钉钉直播收看。

为了上好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该校精心策划,将疫情当教材,不仅请来浙江重症护理支援队队员、市中医院一病区护士程飘,为学生们讲述援鄂抗疫故事,还用心准备爱国教育、防疫知识课。

援鄂“天使”分享抗疫前线的难忘瞬间

今天,东阳又有一大批学生开学啦

“从大年初三接到奔赴武汉支援的指令,一直到3月31日从武汉归来,再加上隔离期,整整71天,现在回想起来,一切恍如隔世,却又历历在目……”国旗下,接过学生献上的鲜花后,程飘一手捧着鲜花,一手握着话筒,分享了抗疫一线经历的难忘瞬间。

学生金任喆为程飘献花

据悉,程飘抵达武汉后,以临时编入的形式进驻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ICU病房。该院收治的都是确诊感染且生命垂危的患者。疫情期间,除了抢救危重患者,程飘还承担着许多基础、专科护理工作。由于身穿厚重的防护服,平日一些简单的护理操作在当时却是格外吃力。

直到今天,程飘仍难以忘记一位患者去世后,家属透过玻璃窗望着亲人离去最后一眼中的依依不舍。“在ICU病房,全体医护人员每天跟死神打着交道,与死神赛跑,比谁‘抢人’的速度更快。”在支援武汉的日子里,程飘读懂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祖国”二字也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她从中感受到了无比踏实、温暖的爱。

在程飘的讲述下,一字一句虽平静如水,却在学生心中掀起波澜。“正因有一线抗疫人员的赴,才有了今天我们的福。”学生施志建动容道。

开学第一课既是爱国教育课,也是卫生防疫课

升旗仪式上,面对直播镜头,校长金俊华憋了一肚子话要与学生好好聊聊。“灾难面前,全体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如果将疫情视作一本活教材,从中我们可以读出家国情怀、责任意识。”为此,金俊华希望学生能向“最美逆行者”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其实,在延迟开学,学校进行网上教学阶段,该校也涌现出了不少感人事迹:为保证网课质量,党员教师吴红花常常凌晨3点起床录制课件内容;学校、家长志愿者错时到校,打包学生教材,挨家挨户送书上门……

“远至援鄂的程飘姐姐,近到身边奔波忙碌的志愿者,我看到所有人都在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力鼓劲,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自豪。”金任喆是升旗仪式上为程飘献花的学生,能为抗疫英雄献花,他既紧张又激动。

记者获悉,升旗仪式结束后,该校各班借助“开学第一课”,为学生上了爱国教育课、卫生防疫课、心理辅导课,普及防疫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除此之外,五(6)班师生还自编防疫“小口诀”,在全校范围推广:防控措施千万条,佩戴口罩第一条;人多不去凑热闹,病毒肯定不缠绕;科学洗手很重要,成效胜过吃补药;人前咳嗽打喷嚏,手肘遮挡捂口鼻;室内通风很要紧,疾病传播无踪影;身体健康第一位,千万不要吃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