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六座總冠軍、兩次三連冠、十次得分王、五座 MVP……把這些榮譽套在現役任何一名球員身上都必然光耀門楣,但用這些榮譽形容邁克爾-喬丹反而顯得乾癟。

冰冷枯燥的紙面榮譽不足以形容邁克爾-喬丹對於籃球運動的偉大貢獻——如果沒有邁克爾-喬丹,那麼籃球就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

​所有球迷都應該感謝邁克爾-喬丹將這項運動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作為籃球運動員,邁克爾-喬丹理應是所有人仰視膜拜的對象。但十七年前,邁克爾-喬丹已經脫下23號球衣,當他重回球迷視野時已經是略顯發福的成功中年人形象了。

2006年,成為夏洛特山貓老闆的喬丹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旅程。而當老闆的喬丹顯然不如當球員那麼得心應手,甚至不少人認為,喬丹並沒有當老闆的天賦,就像他打棒球一樣差……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從“打工皇帝”晉升“資本家”,喬老闆到底成不成功?

我打算從兩個維度探討喬老闆的工作成果。

首先,從山貓時代到黃蜂時代,這支新球隊在喬老闆持有的過程中沒有太強的價值增長,雖然市值的確在最近幾年節節攀升,但大部分都是時代洪流的加成,而不是黃蜂通過自身努力形成的內在價值的質變。

儘管黃蜂已經是一支市值15億美元的球隊,但收入和利潤兩個指標都是最差之一,18-19賽季只收入2.4億,和鵜鶘並列倒數第一;利潤只有3900萬,倒數第三。

換言之,雖然喬老闆的球隊從山貓時代走到了黃蜂時代,但他們還是聯盟運營能力最差的球隊之一。

再通俗點,他們是最爛的球隊之一。

10/11賽季,當時還叫山貓的夏洛特球隊通過門票收入1900萬,而直至18/19賽季結束黃蜂的門票收入也才2800萬而已。你品品。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自喬老闆經手球隊以來,即便後來套用黃蜂的名字和球隊歷史,喬老闆的球隊也沒有翻出什麼水花......戰績糟糕,隊史只打過2次季後賽;選秀一團糟,十年曆史拿過不少高順位樂透籤,但真正選出來的就只有一個肯巴-沃克而已,最後還因為不想交奢侈稅把隊史第一人給放走了……

可見喬老闆領導下的黃蜂管理層能力極差,這應該是黃蜂建隊以來碌碌無為的關鍵問題所在。

雖然聯盟不乏轉崗後表現出色的名宿,比如和喬丹年紀相仿的拉里-伯德,甚至魔術師在湖人也有一定的建樹,但喬丹並不屬於“能文能武”,而且幹管理層也就只是圖個新鮮。喬丹不像伯德那樣潛心在步行者一干就是14年,也不像魔術師那樣八面玲瓏、左右逢源。

如果你對我“詆譭”籃球之神的說法感到不滿,那麼你去翻翻喬丹2000年-2001年在奇才當總經理時做的操作記錄,我相信你會一臉問號,然後把屁股挪到我這邊。

當然,喬丹任內不是沒有好手筆,他最好的操作就是幫奇才簽下了他自己。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喬丹的極致蜜汁操作當屬:2001年用狀元籤選中誇梅-布朗,然後用垃圾話毀了這個年輕人的信心。

2001最好的球員是探花保羅-加索爾,比他順位高的兩名球員都沒有達到他的高度。這不免讓人回想到1984年,冥冥之中自有喬意,但喬老闆本人怎麼沒有領悟到呢?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從山貓到黃蜂,球隊選的樂透“水貨”不在少數,2004的奧卡福、2005年的費爾頓其實還不錯,但2006年喬丹入主之後,山貓立刻用探花選了亞當-莫里森,即便是球隊步入黃蜂時期,也就是近兩個賽季的邁爾斯-布里吉斯和PJ-華盛頓暫時對得起身價而已,這還是喬丹找來米奇-庫普切克擔綱經理之後的成果。

雖然喬老闆並沒有把權力牢牢地抓在手中,但管理層真正能得到的權限又有多少呢?他們還是要為老闆的意志服務,而黃蜂這些年來的要務之一就是“不交奢侈稅”,為此他們甚至願意放走肯巴-沃克,然後拿羅齊爾來指鹿為馬。

顯然,這樣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球隊的發展。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喬老闆在球隊運營的投入顯然不夠,雖然喬老闆的入主有動用私人關係為球隊帶來額外的幫助,比如黃蜂擁有全聯盟獨家的 AIR JORDAN 球衣,而且耐克也是黃蜂的一大讚助商——想想看,總部坐落波特蘭的耐克願意贊助一支夏洛特小球隊,顯然和喬老闆脫不開關係。

但是,對於一支沒有歷史底蘊的新球隊來說,這些幫助都只是杯水車薪,想要打響品牌需要更多的投入——你可以看看英超聯賽裡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曼城和切爾西也需要金元足球政策的扶持才打響品牌,曼城、切爾西尚且如此,更何況“借殼上市”的黃蜂?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喬老闆的黃蜂處於所有小球隊都會經歷的瓶頸期,加大投入雖然粗暴,但對於小球隊來說很有效,雷霆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是,喬丹的資產並不能支撐他對球隊做太多無收益保障的投入——雖然喬丹是收入最高的運動員,但在資本家領域他暫時還是個“菜鳥”。

黃蜂的困境也由此而來,加大投入不能達到承受風險與產出的最優解,所以喬老闆也就選擇了保守的策略。而且去年在黃蜂市值大漲的時候,喬老闆就拿出了一部分股權套現,畢竟山貓時代的運營虧了喬老闆不少錢……

對於喬老闆來說,把黃蜂盤子做大的邊際效益不足,黃蜂不虧錢就行,年賺3900萬美元,自己能從裡面分個大部頭也美滋滋。

其他球隊大口吃肉,黃蜂有口湯喝也挺香的了。

所以,喬丹才會給山貓取巧套了個黃蜂的殼,走個捷徑收割老球迷情懷,同時刺激一下新球迷的新鮮感。但套殼之後的下一步,暫時還沒下文。

如果從個人經營角度來看,喬老闆的策略不算差,只是偏向保守。但如果從球隊發展的角度來看,黃蜂在喬老闆手裡實在不能算是成功。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喬丹當老闆不行,但當喬老闆沒你想的那麼容易

喬丹當老闆的表現的確一般般,但是喬老闆這個位置真的那麼好坐?

說實話,喬丹並不是那麼好當,一支 NBA 球隊每年的開銷實打實的擺在那裡,球館的維護成本、球員職工的工資……黃蜂一年的運營成本估計在2億美元左右。

雖然平時外界看老闆都吃香喝辣,但背後也是揹著自負盈虧的擔子,特別是這次疫情之下,喬丹這樣的小老闆受到的衝擊更是可想而知,還別說喬丹是個賭癮極大的賭徒……如果黃蜂無法達到收支平衡,喬老闆願意拿出多少壓箱底的資金投入到球隊裡呢?

所以,除非你是鮑爾默那樣身價百億、隨便就能拿出4億買一座球館的富翁,那麼始終還是要考慮錢袋子的問題。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2019年最吸金的現役運動員梅西全年賺了1.27億美元,但是喬丹賣鞋就賺了1.3億(AIR JORDAN 2019年收入30億,喬丹大概能分到4%)。

光是靠 AIR JORDAN 的金字招牌,退役的喬丹什麼也不幹就能賺1.3億,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運動員。

但是,他運營一支 NBA 球隊還是捉襟見肘的狀態,那麼其他退役後想當老闆的運動員就更不用說了。

想想看,連梅西這樣偉大的球星都不及退役的喬丹,即便他是打工皇帝,但離資本家還是有差距。

換言之,喬老闆雖然總是被噴,但也沒有想象之中那麼好當。

敲鍵盤可以,我上真不行。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球場上只有一個喬丹,商場上會有下一個喬丹嗎?

職業運動員退役後想掌管一支球隊的並非只有喬老闆,許多球員都有在退役後運營職業球隊的想法:奧尼爾是國王的小老闆,勒布朗-詹姆斯有利物浦的股份,格蘭特-希爾帶著對籃球一竅不通的託尼-雷斯勒買下了老鷹,加內特也說想要買下森林狼……但他們都只是作為小股東入資,像喬老闆那樣以自己為主控股球隊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未來最有可能成為“喬老闆”的應該是詹姆斯,但要真正運營一支球隊,身價8900萬的詹姆斯還任重道遠,因為現在 NBA 最差的一支球隊也都超過了10億估值。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一名運動員想要成為喬丹級別的老闆,那麼他需要在隱退後每年還能賺到超過1億美元才能勉強維持一支 NBA 球隊的運營,而且還是小球隊。

前面說了黃蜂的賽季運營成本大概在2億左右,而像湖人、尼克斯這樣的豪門球隊要達到2.5億、3億。

在現役球員人氣已經一騎絕塵的詹姆斯,球鞋合同“只有”3200萬,其他贊助加起來4600萬,還不到喬老闆的一半,更遑論其他球員。

而且 LBJ 系列的球鞋日後能達到 AJ 的高度嗎?我覺得這不太現實。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NBA 球隊高昂的估值已經為這場只有30位玩家的遊戲立下了嚴格的准入門檻,曾經的 NBA 球員凱文-馬丁也說過,如果你不是億萬富翁,那麼擁有一支 NBA 球隊簡直是妄想:“你必須是億萬富翁才能擁有一支 NBA 球隊,而我們之中沒有億萬富翁”。

所以,成為一支 NBA 球隊老闆不僅對於我們平民老百姓是遙不可及的幻想,對於 NBA 的打工皇帝們也同樣是一個美好的夢。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但是,我們就只能在鍵盤上當當老闆,而打工皇帝們雖然當不了 NBA 的喬老闆,卻還是可以去其他聯賽當喬老闆。

ESPN 作者凱文-阿爾諾維茨曾經出過一篇報道講述 NBA 球員到海外聯賽尋覓收購球隊的機會,其中澳大利亞聯賽被許多打工皇帝所青睞。還未參加選秀的拉梅洛-鮑爾就傳言和經紀人一起買下了伊拉瓦拉老鷹,因為這支球隊面臨財政危機,所以拉梅洛-鮑爾和經紀人出資收下了他的老東家。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澳大利亞聯賽 NBL 也開始藉此機會包裝聯賽以吸引更多的資金和關注度,不論是簽下拉梅洛-鮑爾和被拉梅洛-鮑爾收購,都是對聯賽有利的事情,因為小聯賽缺少關注度,而這些自帶流量的球星會帶來他們需要的東西,而澳大利亞球隊相對低廉的價值也能讓 NBA 球員們過一把當老闆的癮。

凱文-馬丁在2019年同人合夥收購了布里斯班當地球隊,而澳大利亞人但丁-艾克薩姆聯合蘭多夫、哈靈頓、柴德里斯,和財團一起購買了墨爾本太陽,馬里昂也有參與到新西蘭破碎者的收購行動中。而在凱文-馬丁成為球隊老闆之前,前隊友杜蘭特是他的競爭對手。

“未來的10-15年,會有很多 NBA 球員帶著5000萬-1億美元的儲蓄離開賽場,但離動輒15億美元的 NBA 球隊有很遠的距離,而他們又不喜歡在球隊當助教或者球探的艱苦工作”。

所以,到海外聯賽收購球隊是他們合適的選擇,和馬里昂一起進行收購活動的馬特-維爾什接受 ESPN 時說道。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雖然揮霍無度的 NBA 球員仍然存在,但更多的球員已經覺醒了為退役生活做投資的理財意識,說白了這是一條打工皇帝翻身做資本家的路。但這條路並不比在 NBA 拿下冠軍輕鬆,甚至更難。

所以,換個角度想想,當老闆的喬丹真的是失敗者嗎?

喬丹不但順利走過從打工皇帝到資本家這條獨木橋,而且成功堅持將虧錢的山貓運營成年賺3900萬美元的黃蜂,雖然和其他資本家比相形見絀,但成為NBA 這局資本遊戲30分之1的操盤手,喬丹已然又開創了一段歷史。

不得不說啊,喬大神始終是喬大神。即便是發福成中年大爺,喬丹跳的也不是俗套的廣場舞,而是伍佰的 LAST DANCE。

都說喬丹當老闆不行,那就辯一辯喬老闆是什麼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