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父母在,不遠遊。”是中國傳統之孝道。但“忠孝兩全”是一直以來難以解決的“矛”與“盾”。19歲的賀健就遇此難題。

“國破山河在”,在剛剛成年的年紀,為了民族生死存亡,舍家報國,離家當兵,想要從列強手中打回江山。卻至家中老母於鰥寡孤獨之地,伶仃生活二十載。

他以膽識、拼勁,上陣殺敵,最終成為人上人,衣錦還鄉,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只因“不孝”難以原諒。

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19歲離家為兵,母親獨自謀生

現今風馳電掣,從慕雪皚皚的延邊到熱情似火的海南,也只需半天不到。因而,兒女們出行少了些顧慮,總以為時間縮短了距離,父母依舊在身邊。

當時也不如現今商業發達,自然經濟結構之下,生養男孩甚至多生養男孩的原因就是勞動力的緊缺,家庭經濟來源的迫切需要。

因而在交通不發達的曾經,家裡頂樑柱的離開,對於年邁之人來說是多麼重的打擊,而這不僅是生活上的不便,更是情感上的以淚洗面。

即使在現今在外打拼的年輕人留下的在老家的老年人,依舊被視為鰥寡孤獨,因為什麼也跑不過年齡。

19歲的賀健哪會不知道欺瞞母親離開家對家及母親而言是多麼沉重的打擊。

但“忠”和“孝”的抉擇落於他肩,對母親之孝順是盾,有家才有國,國卻將不存;

對國家之忠誠便是盾,它令人離開,卻是為了能成就更好的家。“以我之矛,攻我之盾”,無論選擇哪方賀健在未來都會肩負對另一方的悔恨過活。

“好男兒,志在四方。”賀健並非甘於困於囚籠之徒,他有遠大的志向,建功立業,更枉論在國家危難、炮火紛飛、殃及眾生的年代,功業不僅僅是為家族謀福祉。

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更是人民千秋萬代之英雄,他有何種理由留在家中?因而,他毅然決然選擇離家當兵,實現胸中宏圖,再衣錦還鄉,報父母養育之恩。

但子女往往很難考慮到,父母所求並不是兒女的名氣、俸祿、地位,而是每天見到兒女吃上三餐滿足的微笑,生病時兒女的一聲噓寒問暖、端茶送水,肩上的擔子緩緩卸下能安度的餘生。

賀健的離開,賀母不得不自己求生,還要每日為兒子擔驚受怕,怕他缺衣,怕他被欺,更擔心和他生離死別。

為母則剛,這並不能打垮她。她虔誠地焚香,祈求著兒子平安歸來,母子早日重逢。她未曾離開,她守著她們的家,苦苦等待。

孩子慢慢長大,總會新添很多身份,工作了成了工人,生兒育女了也成了父母,但父母卻往往只有一個身份,那就只是父母。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求都是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能夠幸福安康。

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小兵7載成司令,衣錦還鄉

志在四方的男兒憋著一股勁,闖出個名堂,不然有何顏面見在家鄉的母親和父老鄉親。1930年,在部隊加入共青團的他,身處被改編的紅一軍之列。

軍閥割據,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的內戰在中原爆發。而兩黨不合以初見端倪,紅一軍趁著戰亂,擴充軍隊,紅一師擴展至一千五百人,消滅大量敵軍,並斬獲槍支彈藥。

此“未雨綢繆”果真排上了用場,1930年7月中旬國民黨就在鄂豫皖蘇區掀起了抗擊紅軍的風潮。

內憂外患之中,黨派之爭並未停息,反而愈演愈烈。中共與國民黨徹底決裂,國民黨對中共展開了圍剿計劃,而中共由於左傾錯誤,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失利,一行人展開了漫漫長征之路,賀健便也是其中一員。

24條大河波濤洶湧,後有截兵,火力雄厚,他無所畏懼,毅然衝鋒在前;18座大山巍峨,林間豺狼虎豹,糧食緊缺,他靠意志,絕不退縮;

白雪皚皚,留下兄弟們火熱的屍體,他沒有被死亡嚇退,肩負兄弟的使命繼續前行;荒草不生,草地之上,飢腸轆轆,他咬牙堅持,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徵。

如此之毅力與心性,自然被上級所賞識,1936年他被派進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有了軍事理論的加持,擁有了豐富從軍經驗的他,在當時人才緊缺的中共軍隊之中扶搖直上,擔任了八路軍魯南分區司令員,此時他才26歲。

不似張學良、馬繼援之輩,靠父輩的福廕,就能早早地掌管軍隊。

出生貧苦農家的他,是靠自己的一刀一槍,流血流淚,而奮鬥來的光宗耀祖,更有無數個像他一樣的士兵,在途中倒下,未得他的際遇。

他肩負著千千萬萬倒下的兄弟的寄託,也擔當其手下的千千萬萬兄弟的性命,戰鬥每一個決策都決定了不止一人、不止一家人的命運與悲喜。

此時的他已經不是當初那個19歲無知無畏的少年,他每天五點起床,每天聽廣播,對國內、國際大事瞭如指掌。閒暇之時,也在研究地圖,學習軍事部署知識。

他又擔任了華東野戰軍師長,參加了魯南、洛陽、開封、濟南等戰役,軍功赫赫,成為國家的脊樑,民族的驕傲。

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少小離家老大回,為母喜悲俱有

白駒過隙,賀健一直被戰事所羈絆,在此回到家鄉時,已到不惑之年紀。春色正好,他望著田野間拙長成長的秧苗,滿心歡喜,這是他與母親再見面的日子,而遠遠望去,大別山送禮,在雲霧繚繞間隱隱顯現,山脊嶙峋,佈滿荊棘。

回到母親的懷抱,卻像回到撫慰孩子心靈的水世界,溫柔而充滿托起人的力量。賀健心想著,他一定會把這輩子她的都補上。

身高一米七二的賀健,在戰場上的拼搏,他身材健碩,僅39歲就已為司令的他,眉宇間已經不是當初離家那個稚嫩少年,堅毅殺戮卻依舊熱烈的目光讓他與人群中脫穎而出。

走到村前,他的內心充滿忐忑,希望母親能為自己的成就而欣喜,也擔心母親對他欺騙和離開的怨懟,那未配在母親身邊的二十年,是他的心頭刺,更是母親親身經歷的劫。

猛然抬頭,他見以為白髮蒼蒼的婦女,隆拱著背,站在田埂上,歲月已經壓垮了她的身形,她不再是他記憶中體量健碩的母親,而是個垂垂老矣的老人。

他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那是他的母親,走上前去,輕身說,“娘,我回來了。”

她也想過再次相見的場景,要如何用眼光細細描繪二十年未見的兒子,要如何拉著他的手聊聊這些年的家長裡短,問問他在戰場上如何英勇殺敵。

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但沒想到,心中的委屈在再見的那樣一刻噴湧而出,手不聽使喚地揮了一巴掌,打在兒子的身上,她罵道,“你個沒良心的,你還知道有個家,你還知道有個娘。”

她再也忍不住了,掩面失聲痛哭,這二十年家中沒有兒子的把持而受到的鄰居的閒言碎語,偶爾傳來兒子戰死沙場的消息的恐慌,這種種的一切,婦人像是要將所有的怨懟都在這一刻宣洩,在抬頭,便是和兒子親密的相見。

賀健摟上母親的肩頭,輕輕撫摸著母親的脊背,安慰著,心中也充滿了難以言說的痛楚,他為建功立業而對母親的傷害,這輩子不知該如何償還。

母親漸漸止住了哭聲,她抬起頭端詳著自己的有出息的兒子。“大家都在等你哩。”將軍的衣錦還鄉在小小的村長是幾輩子都不得遇見的大事,鎮長、鄉親都想見一見這位大人物的風采,所以早早地就在老宅子裡等著他的歸來,母子兩反而沒有太多的時間敘舊。

望著滿桌母親親手做的飯菜,他熱淚盈眶,這是小時候的味道,是無憂無慮在田野上奔跑的時光,是在母親懷裡撒嬌的日子,是他在軍營裡魂牽夢繞的味道。

母親卻沒有坐下,反而找其了鐵具,看得一幫人都是一頭霧水。她在牆上一敲,從中拿出一個包裹遞給賀健。

賀健顫抖著手,緩緩打開,是他年少的影像。照片裡的他穿著便服,梳著學生頭,還沒有經歷過滄桑。他在戰場上戎馬一生,流血流汗不流淚,卻在看到母親精心保存的自己的照片的時候再也忍不住了。

19歲騙母親離家當兵,39歲成司令回鄉探母,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他彷彿能看到,在他不在的歲月裡,母親在燭火下,撫摸著自己在照片上的臉龐,思念著他。

自古忠孝難兩全,內憂外患之際,有志男兒為家國大義,捨生忘死,懷著對母親的愧疚,上陣殺敵,是大義。

他戎馬一生歸來,贍養老人,彌補多年的缺憾也是孝順,畢竟有國才有家,如若國滅,家也不在,那才是真正的忠孝兩失。中華好男兒,志在四方,忠義兩全,賀健是也,為人所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