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01

最近看了《少年说》,有个叫叶子健的小学生一上台就向爸妈质问:

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我们总对孩子说爱,可孩子却感到的是忽视和伤害。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为了图清净,把手机塞到我的手里。等我沉迷于手机,你们又觉得是手机耽误的我,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

声声讨伐,句句扎心。父母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心里最清楚。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你们不陪我,只有手机能陪着我。不是我不愿意陪着你,而是你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你的陪伴并不真心。”

你以为在陪孩子,孩子却发现手机抢了他们的爸爸妈妈!

别以为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坐在孩子边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为你开着电脑玩游戏,嘴上随便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

陪伴,是你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一起互动,陪伴,是你返老还童般的参与他的世界。

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曾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里说:

很多人会认为对孩子的“陪伴”不那么重要。总认为逛街、聚餐、娱乐、休息比陪孩子更重要。对孩子的爱不是给他攒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礼物、为他洗了多少件衣服、给他报了多少补习班,而是体现在我们是不是能真正静下心来,陪伴孩子。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心灵港湾。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人生蓝图中最重要的底色。


02 离不开手机的家长让孩子情感饥饿

邻居家的小树爸爸是个大忙人,昨天在接到上司的电话后,他又把七喜放在我家“寄存”了一天。

七喜看着爸爸离开后气嘟嘟地坐到了沙发上,带着哭腔跟我说:

“我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每次说带我出去玩都有事,就算出去了也一直在讲电话。”

“他之前说过下一次、下一次的,根本都不算数。”

“我讨厌爸爸。”

看着难过的七喜,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却也只能让女儿和他玩来分散他的注意力。

心理学上将缺少大人陪伴与沟通的孩子发出的动作称为“情感饥饿”。 “情感饥饿”的孩子跟别的小孩不同,他们喜欢撒娇、任性,偶尔还会做出一些古怪的行为,而且做什么事情都喜欢用眼睛看着别人。

其实,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让大家觉得他很重要。

家长在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以后,千万不能张口就骂,而是应该自我反思一下,看自己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否应该合理安排,挤出些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与重视。

奇葩说有一期节目就采访了几个孩子,先让孩子们挑选他们最爱的玩具,然后问他们如果在可以领走这个玩具和父母陪你玩一天之中选一个,要选哪个?

结果孩子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家长陪自己玩一天。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更有暖心的小朋友说:“我选爸爸和玩具,因为爸爸爱踢球,这个玩具也是踢足球的。

孩子们永远都是那个小棉袄,而有的家长却因为一时的温差想把它脱下来。

其实无论家长工作有多忙,都应该抽出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这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你是在意他的,不要让孩子情感饥饿。

03沉迷手机的家长容易造成悲剧

前段时间一段“宝宝在游泳馆溺水”的监控让网友看后心痛不已。

吴妈妈带着两个宝宝到婴幼儿馆游泳,在孩子入水后就立刻看起了手机。随后小女儿溺水不断挣扎。一旁的男童尝试用泳圈施救未取得成功。

男童第一次向妈妈求救,吴妈妈甩开了男童的手继续看手机。

第二次、第三次,吴妈妈依旧不理不睬。

直到第四次,吴妈妈才发现小女儿溺水,慌张地跑过去将女儿救起。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有的网友评论:“真是太气愤了,大宝三番四次地求助,你竟然还在玩手机!”

还有网友说:“手机有那么好看吗?带孩子就要时刻看着孩子,不要让他离开自己视线。”

血浓于水的亲情竟然抵不过一部手机。

就算孩子脱险了,大宝将留下怎样的阴影?而女童也很可能因为大脑发育期的缺氧引起脑损伤,智力、身体协调都可能出现问题。手机没那么好看,既然选了陪伴,就要对孩子负责,不要让她离开自己两米的可视范围。

无独有偶,最近在朋友圈里又刷到了一个令人汗毛竖起来的视频。

游泳馆孩子溺水事件再发,家长没注意只因手里拿着它!

视频中,小女孩独自走在路上,后面的妈妈眼睛紧紧盯着手机。

这时,小女孩在未被轿车司机发觉的情况下跑到了正要开动的轿车前面。随后小女孩被当场碾死。

这一幕幕发生的悲剧告诉我们:陪孩子的时候注意力不要在手机上。

被手机毁掉的爸爸妈妈们,不要再毁了下一代!无论何时,家长要评估好安全系数和周围环境能否会对孩子产生伤害。把陪伴留给孩子,让手机成为业余!


04 放下手机还要做到高质量陪伴

最近,一个叫《陪伴一小时是最好的礼物》的视频扎到了我的心。

视频里的几组父子、父女准备在闲暇之余出去玩。

突然,爸爸们接到了公司的电话... ...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q0386djeg84.html?ptag=2_6.4.8.17785_copy

“工作上的事情没弄好,今天就不带你出去玩了好不好?”爸爸们找到借口后按照节目的流程走到了摄像机后,看着自己儿女的反应。

“爸爸走了,我就换一个。”

“爸爸不陪我玩!”

“因为爸爸都没陪我太久...”

“我想去找他。”

在看到孩子的反应后,爸爸们表示:“真的是工作太忙了,忽略了她最基本的感受,现在只想冲过去立马抱住她。”

视频最后字幕打出:陪伴,是最好的礼物。

那么怎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呢?

其实,高质量的陪伴每天只需要15分钟。亲子关系的建立,没有一蹴而就,只有点点滴滴的积累。

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需要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互动。不能想着房子车子票子,更不能想着美女帅哥和今天谁穿的好看。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堆乐高,你可以给孩子读睡前故事,你可以给孩子听写汉语。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在聆听的过程中发出配合的声音、在陪伴的时候多一些身体接触。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颗全心全意陪伴的心。

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一场陪伴就进入了倒计时。他们小时候缠着我们,我们总觉得不耐烦。可是这个小人儿,总有一天会长大。也总一天,我们会像我们父母那样总是回忆过去。人生总是一场又一场的离别,就算血脉相连的纽带,也逃不过宿命。

与其以后陷入回忆,不如当下陪伴得努力。

把手机放下,多看看我们的孩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