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大攻略「最强便便合集」

妈妈大攻略「最强便便合集」

面对宝宝的便便是妈妈们最纠结的事情,一方面口味比较重,另一方面便便也是了解宝宝健康状况的号帮手。“是亲生的,所以就忍了吧”,这是妈妈们的内心独白。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下宝宝的各种便便,口味较重,饭前勿看。

【黑绿色,柏油状】

宝宝会在出生后1-3天内排出他人生中的第一场便便,胎粪。这种黑绿色呈柏油状,没有气味的。这种便便是宝宝在妈妈子宫内吞入了羊水、体液等物质后的残留物。胎粪的及时排出对判断宝宝的健康很重要,可以排除胎粪阻塞和肛门发育不良的问题。

【金黄色,米糊状】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金黄色呈米糊状的,由于母乳中杂质很少,气味也不臭。有时中间会夹杂一些细小的颗粒,放安心啦,这不是受凉后腹泻,这些细小的颗粒是奶瓣,是由于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消化不良导致的 ,少食多餐可以消除奶瓣。

【黄褐色,花生酱状】

奶粉喂养的宝宝便便是黄褐色呈花生酱状(喜欢吃花生酱的请原谅这个比喻),气味由于奶粉中的糖类等物质被消化后会变的更臭。吃奶粉的宝宝每天至少要排便一次,如果达不到1次,或者大便的时候很吃力并坚硬,那宝宝就是便秘啦,多喝水,吃益生菌来帮助宝宝拉便便吧。

【褐色或绿褐色,开始成型状】

宝宝在吃铺食之后,便便的颜色会变成褐色,铺食吃的过多会呈绿褐色,形状会比花生酱更稠或成条状,味道也会更浓烈。有时宝宝在吃了一些特定食物后颜色更是五颜六色。吃了红心火龙果是紫色;吃了胡萝卜是橙色,妈妈们千万不要被吓到哦,这些都是食物中的天然色素在起作用。

【沙拉式,成型状】

从宝宝1周岁开始,就可以吃正常食物,这时我们会发现宝宝便便里会夹杂一些未消化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或一些蔬菜叶子。“宝宝吃了不消化,浪费了”妈妈会有这样的困扰,其实食物的作用不仅用于宝宝的吸收,对宝宝的咀嚼能力也是一种锻炼。随着宝宝消化系统的发育,“沙拉”式的便便也会消失。

【褐色,干硬呈卵石状】

这类便便的表面还可能出现血丝,因为干硬的便便会对肝门周围的软组织造成轻度的撕裂。奶粉喂养的宝宝更容易上火便秘,吃铺食后便秘是由于吃了过多容易导致便秘的食物,如谷物和纯牛奶。多喝水,吃益生菌可以改善宝宝便秘的情况,同时妈妈也需要注意宝宝食物的多样性。

妈妈大攻略「最强便便合集」


以上这些便便都是宝宝的正常性状,可能其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腹泻,便秘,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这些是宝宝肠胃自动调节的现象,持续的观察宝宝有没有类似发热感冒等症状、通过补水或服用益生菌,帮助宝宝的便便尽快恢复原来的样子。

需要立即就医的四种情况

妈妈大攻略「最强便便合集」


【绿褐色,松散,带水或蛋花状】

这样的便便称为腹泻型大便,宝宝偶尔1-2次的腹泻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续1-2天甚至更久,那么就说明宝宝急性腹泻或肠道感染了。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宝宝在腹泻时排便次数明显增加,严重的一天能达到10次,还会有发热,呕吐等症状。我们要通过喂流质食物——水、奶、米汤等保证宝宝体液的同时立即咨询医生查明腹泻原因。

还有一种腹泻的情况是慢性的,表现是两个月以上的腹泻或间歇性2-4周的水样,带泡沫和带有酸臭味的便便。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是“乳糖消化不良”,在化验大便后往往也呈阴性,如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通过妈妈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面条、红薯等;奶粉喂养的改吃无乳糖奶粉来改善腹泻情况。

【黑色,带血丝,呈厚实状】

黑色(血液被肠道吸收后的颜色)和红色(血丝)的便便可能是宝宝肛裂、细菌性肠炎或上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的,一旦发现,立即就医。

【亮绿色,带泡】

通常母乳喂养的宝宝当前乳摄入比后乳多时,会出现这样的便便。前乳甜而稀薄,后乳浓而多脂。妈妈可以保持每个乳房喂奶20分钟再换另一侧。另外病毒感染也会导致亮绿色便便的出现,如果宝宝烦躁不安,立即就医。

【白色,粉末状】

出现白色的便便也应该立即就医,这是宝宝肝脏或胆囊出现问题的表现。

妈妈大攻略「最强便便合集」


便便的次数

通常,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较多,一天会拉2-8次,这都是正常的。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2-3个月后会减少到每天1-2次。在6个月之前,根据每个宝宝身体情况的不同,会出现几天才拉一次便便的情况,这是宝宝消化能力在增强,充分的消化、吸收了母乳,每天产生的残渣自然就少了,俗称“攒肚子”。

妈妈大攻略「最强便便合集」

注意事项

对于腹泻的宝宝:做好臀部护理,防止红屁股。每次温水清洁后要抹一些护臀霜以隔绝排泄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