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壮志难酬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壮志难酬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是两宋现存词最多的作家,他的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为题材,抒发其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同时,他也是一名优秀将领,意气风发,希望能够领兵收复河山。

辛弃疾晚年作了这首词。他感叹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壮志难酬

很可惜,这些英雄人物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却没有孙权、刘裕样的帝王。辛弃疾的一生可谓起起落落,从响应耿京起义,率领50余人偷袭数万之敌的大营,擒拿叛将张安国交由临安处置,意气风发的辛弃疾作为“归正人”却一直不受南宋朝廷高层“待见”。虽然时光在流逝,但时间磨灭不了辛弃疾的斗志,廉颇虽老,依然可以吃饭进食。

南宋“缺”能臣干将吗?不,南宋缺的是“收复山河”的决心。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壮志难酬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今天的中国同样是国家尚未统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负有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争取早一日完成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今天的中国逐渐富强,但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处何地,中华民族的“”不能丢,“”不能忘。

做有良知的中华民族,做一个自豪的中国人,万众一心、顶天立地,则无坚不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