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写意花鸟画,作于宫藏古绢上,绘画难度谁人知晓?

《秋月》

宋·程颢(1032—1085)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简析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神宗时官至监察御史,与弟程颐同学于周敦颐,世称"二程",是北宋理学大家,著有《二程遗书》。

"程朱理学"被誉为是自宋代以来研究孔孟儒家学说的经典理论,确立了自宋元至明清长达七百余年的儒学理论的统治地位。

程颢的诗结构严谨,格调高雅,用词朴实无华,平易近人。

这首诗是程颢的一首七律绝句,描绘了秋天的清水溪流,空山碧澄,在远离红尘的地方,淡淡的白云与萧疏的红叶共同构成了秋日的美景。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作者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表现出理学家恬淡适闲的心境和对于远离喧嚣红尘,结庐山林田野以求超脱的理性思考。

大师诗画119|小写意花鸟画,作于宫藏古绢上,绘画难度谁人知晓?

《红叶绶带图》

画评

这幅绘于宫藏古绢上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红叶绶带图》,小写意花鸟隐名画作,笔墨坚实遒劲,极富力度,在迅疾的秋风里,红叶簌簌抖动,突出的奇石上,一只美丽的黑头蓝带鸟迎风挺立,画面动感十足,动与静结合的十分完美。

红叶在风的吹拂中,上下摇曳,虽然是随意点染,但反,正,背,侧无一片叶子雷同。表现出画家高超的笔墨技巧。黑头绶带鸟却凸显玲珑精巧可爱,浑身的羽毛用细笔勾出,目光炯炯,生动传神,全画主体形象鲜明突出,气韵生动,是七十年代隐名画作中难得的佳构。

从艺术风格和笔墨特点分析,应为著名工笔花鸟画家田世光大师的小写意作品。

田先生的画作,精微细致与潇洒奔放结合的十分巧妙,笔墨线条洒脱劲健,豪爽奔放。他的作品,画面时而清丽淡雅,时而雍容华贵,给人以极高的美学享受,世称"当代徐熙、黄荃"不无道理。

上世纪70年代,田先生身处逆境,仍能响应召唤,毅然奋笔作画。以清新精雅的作品,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当时非常稀缺的外汇。

这种爱党爱国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当年外贸出口画作,填补中国传统绘画历史空白,成为重要文史资料

画家介绍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号公炜,祖籍山东乐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庄。师承张大千、赵梦朱、吴镜汀、于非闇、齐白石诸先生。

早年拜张大千门下,为大风堂弟子之一 。求学于京华美术学院,专攻国画花鸟,解放前在北平国立艺专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

他长期从事花鸟、山水画创作,继承了宋元派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的优良传统技法,并赋之予新的时代精神,为我国现代工笔花鸟画名家。

田世光先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副会长,中国画研究院第一届院务委员。


这些作品,填补了20世纪70年代,因**造成中国传统绘画創作中断而产生的,空白期的重要历史文化物证。

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更可作为研究那一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存在形式的宝贵教材。

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由线装书局出版了《历史留白背后的色彩》一书,用以告慰那些驾鹤西去的高尚灵魂。

大师诗画119|小写意花鸟画,作于宫藏古绢上,绘画难度谁人知晓?

感谢您的关注,点赞与转发@木子说书画

@木子说书画】让我们共同为填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空白期的老艺术家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