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疫苗問題該如何理性看待?

一直以來,疫苗可以說是國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去年長春長生的疫苗造假事件,讓公眾對國產疫苗的信任明顯下降,甚至有人說,打不打疫苗都一樣,還有人說,以後只會讓孩子打進口疫苗。那麼關於疫苗問題,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呢?

對疫苗問題該如何理性看待?

一、不能因為個別案例而否定疫苗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疫苗在保護健康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絕對不能因為個別案例而否定疫苗的作用。

我國通過接種疫苗,實施國家免疫規劃,有效控制了傳染病的發病。例如1995年後,我國阻斷了本土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傳播;普及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後,我國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攜帶率從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上世紀中期,我國麻疹年發病人數曾高達900多萬,至2017年,發病人數已不到6000例;普及兒童計劃免疫前,白喉每年可導致數以十萬計兒童發病,2006年後,我國已無白喉病例報告……

這些事實說明,國家實施疫苗對嬰幼兒的免費接種,成果是巨大的。這一點首先要表示肯定。

二、疫苗打完後,到底要不要做抗體檢測?

正常情況下是不需要的。從2006年開始,我國對疫苗等特殊藥物實行電子監管,通過在疫苗外包裝盒上賦碼,疫苗生產、經銷、使用企業、單位各級掃描電子監管碼錄入流通信息,來對疫苗的流通過程進行監管。這就意味著,如果家長保留了孩子所接種的疫苗的基本信息,亦可通過撥打全國公共衛生熱線12320查詢。

正規合格的疫苗,打完之後一般不用進行抗體檢測。例如狂犬病疫苗,只要疫苗是國家批准的合格產品,且被接種人無艾滋病、器官移植或其他嚴重免疫系統疾病,抗體都是陽性。

三、實在擔心疫苗效果怎麼辦?

有些家長會說,你說的都是合格疫苗的情況,但誰知道還有沒有不合格產品被曝光呢?這種可能性確實有。另外,疫苗的成功率也不是100%,通常來說在80%以上,也就是說有100個人接種了某種疫苗,超過80個人都能達到保護性抗體水平,同時還有不到20人免疫失敗了,這種情況我們稱作原發性免疫失敗,也就是一開始就沒免疫成功。

還有一種叫做繼發性免疫失敗,指的是曾經接種過疫苗,但是時間久了,慢慢的疫苗的保護作用消失了。這樣的人同樣也就和沒有接種疫苗一樣,也會生病。

如果實在擔心疫苗效果,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是血液檢查。WHO兩年前在回應中國疫苗事件問題中曾指出,“對於像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和水痘這樣的疫苗可預防疾病而言,血液檢測能夠確定接種對象是否已獲得免疫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院士也曾公開表示,“如果孩子確實接種了問題疫苗,家長可以帶孩子進行免疫抗體水平檢測,若孩子沒有抗體,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補種疫苗。”

對疫苗問題該如何理性看待?

據瞭解,我國已有廠家研製出了疫苗相關傳染病效果(或免疫力水平評價)的檢測試劑,而且檢測方法上有酶聯免疫法、金標法、化學發光法等,尤其是酶聯免疫法技術更為成熟。想查疫苗有沒有效,僅需對接種者抽一滴血,甚至是一滴指尖血就可檢測多種傳染病的相關抗體情況。

四、國家是否應該開設免疫保護水平檢測服務?

長春長生疫苗事件曝光後,很多家長都在反映一個問題,想帶孩子去做疫苗抗體檢測、免疫保護水平檢測,結果卻找不到門路。很多地方的疾控中心並不提供這項服務。

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孩子打疫苗,一般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所打的疫苗由當地疾控中心提供。但進行疫苗抗體檢測或免疫保護水平檢測,並不是疾控中心的工作範圍。

在這裡我們不妨呼籲,既然WHO和國家疾控中心都表示,擔心孩子抗體問題的家長可以進行相關檢測,為什麼不提供相應的服務通道呢?就像疫苗有國產也有進口,家長可以自己選擇,是否花錢打更貴的。如果告訴大家做免疫保護水平的權威方法,可能會更好。

對疫苗問題該如何理性看待?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疫苗問題關乎每個人尤其是孩子的生命健康,馬虎不得。一般來說,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疫苗,都是安全可靠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任何疫苗(哪怕進口疫苗)都不是100%生效。絕大多數家長不必擔心自己孩子的抗體問題,但如果實在放心不下,可以進行疫苗抗體檢測或免疫保護水平檢測;若國家相關部門開通了相應渠道,公眾會更加安心。

其實,對於疫苗大家不必過度恐慌。關於疫苗的想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