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所有的等待都不负期待

有人说,华语电影有两个弱势类型,分别是科幻与战争。后者,在《流浪地球》上映后被称为“为华语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窗”。相较于科幻片,优秀的华语战争片产量也并没有好多少,距离上一部公认的口碑之作《集结号》上映已过去17年。好在,现在又有一部集万千期待于一身,且并未辜负我们等待的战争题材巨制上映了。没错,它就是刚刚上映2天,便已收获5亿+票房,且在豆瓣开分高达8.3的《八佰》!

《八佰》:所有的等待都不负期待

影片中,四行仓库的守军以四百余兵力,抵住了30万敌军四昼夜的进攻。现实中,《八佰》以一己之力,使在寒冬中的电影市场回暖,看到了春的曙光。而这份曙光,正是源于电影本身的过硬品质与实力,然而在影片上映后却莫名出现了一些质疑其篡改历史、美化国军的声音。在我看来,这简直是无稽之谈。篡改历史?并没有,有的只是艺术化的加工与合理的再合作,同样有原型故事蓝本的《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1917》哪个没有改编?美化国军?这样说的人一定没看过电影,没有看过特派员与谢晋元的那段战争论的对话。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部已预定我心中年度十佳,甚至前三甲的电影《八佰》。

《八佰》:所有的等待都不负期待

从叙事结构上来说,《八佰》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以欧豪饰演的端午这个人物来串连,作为农民出身的“杂牌军”,本以为是来打扫战争的他们却遭遇了日军的猛烈攻击。后来,被打散后与88师524团的加强营退守到了四行仓库。从时间跨度上来说,简短的四天时间、多次密集的激战、狭小逼仄的战场空间,为整部电影提供了极大的故事空间与戏剧张力。特别是苏州河两岸的情景,一边生灵涂炭,一边歌舞升平,强烈的对比,以乐景衬悲情的烘托,让整个故事更显厚重与悲壮。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一个悲壮的故事中,导演管虎融入了大量浪漫化的表达,其中最典型的当属那匹白马。在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中,一匹好似发着光的白马一跃而出。它是这“八佰”勇士的希望象征,是民族的光明象征,是正义与胜利的象征,这种直接象征的意象化表达在管虎作品序列中并不多见。最终,谢晋元也正是骑着这匹白马与敌人指挥官进行谈判,他的英姿与长坂坡前的赵子龙形成了镜像般的呼应与对比,浪漫至极。这种浪漫化为整场战斗弥漫上了一层史诗般的意境与气质,也让这部影片更加与众不同。

《八佰》:所有的等待都不负期待

影片上映前,我预期这“八佰”位英雄形象从开始便很光辉,然而导演却反其道而行,直接将英雄进行了平凡化,常人化。来看影片中的几个重要角色,端午是一个胆小鬼,然而当他从仓库下的暗河逃生时,发现敌军偷袭后不顾生命危险为战友拉响警报;姜武饰演的老铁,从躲在战壕里不敢露头的懦夫,到最后唱着戏文挥着大刀向鬼子的头砍去;王千源饰演的羊拐,从一个老兵油子,成长为一个冷静优秀的冲锋战士……畏战怕死的情绪对普通百姓来说可能是常态,导演用一个个平凡的人物,在经过战争的洗礼后,他们实现了自我蜕变与成长,形成了足够真实与丰满的人物孤光,让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泪目不止。

《八佰》:所有的等待都不负期待

当然,在我看来最难呈现的是影片后半部分。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相继牺牲时,最后的结局往往是悲凉的,这样会让整个故事容易减势,加上历史原事件的发展结果,这让创作者很难有新的突破。然而,导演却用一种国画常使用的留白手法,让整个故事在高潮戛然而止,使得影片更具荡气回肠之感。当洋拐、老铁等几个曾经最胆小畏战的人,为了掩护部队断后而选择冲锋杀敌时,当524团在垃圾桥上撤退时成批的倒下……影片结束后,这些场景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眼泪依然在止不住的流。最后,让我们再次致敬英雄,致敬“八佰”,这才是中国战争大片该有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