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量池》整理的最全裂變營銷玩法

從《流量池》整理的最全裂變營銷玩法

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目前國內新興咖啡品牌。luckin coffee致力於推動精品咖啡商業化,倡導更方便迅捷的“咖啡新零售”體驗,多種咖啡形態店將遍佈各大城市的商圈寫字樓,用戶可通過移動端自由購買,自提配送,徹底改變咖啡傳統業態模式,解決消費痛點。2018年初試營業,5月8日正式營業,瑞幸咖啡,在不到9個月時間實現14個城市近1200多家門店佈局,迅速成長為國內第二大咖啡連鎖品牌。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宣佈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22億美元。在如今經濟寒冬的情況下,瑞幸咖啡卻能逆市而上,成為現象級的企業和商學院研究案例。其首席市場總監楊飛寫了《流量池》一書,該書詳細的介紹了互聯網時代如何實現品牌和效率合一的相關營銷經驗。我剛剛看完這本書,覺得書中關於裂變營銷的知識對我很有啟發,現將這部分內容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裂變的核心要義:存量找增量,高頻帶高頻。

裂變的三個成功因素

種子用戶的選擇,裂變選擇的種子用戶不等同於產品的初始用戶,要選擇影響力高、活躍度高的產品忠實用戶。

裂變誘餌的投放,主要以福利補貼為主。

分享趣味的滿足,可以為用戶提供互動談資,或者有助於塑造個人形象等。

主要有以下裂變形式

一、APP裂變:

拉新獎勵:老用戶拉來新用戶,新用戶一旦註冊使用,新老用戶都獲得獎勵。

裂變紅包:用戶在結束一次消費行為之後,收到的紅包,可以分享給好友,這個紅包可以被多次分享,也可以自己領取。

IP裂變:用影視海報、明星形象等設計裂變紅包的分享頁面,讓用戶把紅包分享出去的時候更像是在分享一個近期有趣的影視內容。

儲值裂變:其實是信用卡主副卡概念的一種移動端玩法。例如神州專車的親情賬戶,主用戶只要綁定家人、朋友的手機號碼,對方就可以使用主用戶的賬戶叫車、支付,同時在個人允許下,主用戶可以掌握家人和朋友的行程安全。這樣就增加了APP的下載量和用戶的消費頻次。

個體福利裂變:例如喜馬拉雅FM上的對某些付費課程,實施分享免費聽的活動。

團購裂變:例如拼多多的團購裂變,基於移動端的熟人社交成為拼多多的模式核心,用戶在看到平臺的低價、福利刺激後,付款開團並分享至社交平臺(主要為微信),其他用戶看到分享鏈接後,被“便宜”和“有用”兩大訴求刺激進而完成購買及再次分享,用戶在拼單的過程中,為了自身利益(只有達到拼單人數才能成功開團)會自覺地去幫助推廣,藉助微信完成病毒式傳播。

二、微信裂變:

分銷裂變:例如神州專車“U+優駕開放平臺招募司機”,先讓現有司機生成一張個人專屬海報,再讓現有司機把海報發至朋友圈和自己的各類好友群,其他司機好友通過該司機海報上的二維碼進入並註冊,在接單10次以後,原分享司機就能獲得100元拉新獎金,而他的司機好友也能獲得接單獎勵。

眾籌裂變:神州買買車的砍半價車H5推廣,首先用戶需要關注官方微信方能砍價,每個人都能砍價一次,金額在0.1元至100元之內隨機選擇。砍價之後會隨機出現流量、積分大禮包,用戶留存信息後方可領取。

微信卡券:企業可以通過公眾號、二維碼、搖一搖電視、搖一搖周邊等渠道進行卡券的投放,可以有效的提升商戶到店顧客數量,實現線上發券、線下消費的O2O閉環。卡券功能主要適用於有線下實體店的企業進行營銷。

微信禮品卡:主要特點是用戶可以購買電子禮品卡,購買商品並贈送好友。其最大的亮點就是形式接近微信紅包,觀感舒服,容易激發用戶的購贈行為。

三、線下裂變

包裝裂變:企業可以對產品包裝進行含有利益、趣味的設計,最終達到傳播且銷售增長的效果。

O2O積分或現金紅包:例如OfO推出的全城蒐集小黃人活動。

產品設計的社交化:線下產品可以通過自身滿足用戶社交慾望的改造,具備“分享”和“社交”兩個基本功能,產品本身就能實現社交裂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