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蛋的松花,究竟是怎麼形成的?【蛋蛋的科普】

鮮滑爽口的松花蛋,作為中國的一種傳統風味美食,備受人們的喜愛。它不但好吃,還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比如,它能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慾,促進營養的消化吸收,中和胃酸,清涼,降壓。潤肺、 養陰止血、涼腸、止瀉等等。

松花蛋的松花,究竟是怎麼形成的?【蛋蛋的科普】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松花蛋上的松花,是怎麼形成的呢?

松花蛋之所以叫松花蛋,是因為它蛋殼上的花紋形似松花。而松花蛋之所以會形成松花,主要是跟它的製作工藝有關。

加工松花蛋,我們要用到純鹼、石灰、鹽、黃丹粉,先把把它們按一定配方比例混合,然後再在鴨蛋外面裹上泥和糠裹。

這個鴨蛋蛋白的主要化學成分就是一種蛋白質。它放置的時間一長,蛋白中的部分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而氨基酸能同時跟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都發生作用。

松花蛋的松花,究竟是怎麼形成的?【蛋蛋的科普】

So,在加工松花蛋的這個過程中,人們準備的鹼性物質就會通過過鴨蛋殼上的細孔與氨基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氨基酸鹽。

而這些氨基酸鹽不溶於蛋白,於是就以一定幾何形狀結晶出來,形成了漂亮的松花。

PS:松花蛋的蛋黃之所以吃起來比普通雞蛋的蛋黃鮮得多.就是因為松花蛋的蛋黃中有很多蛋白質分解變成了氨基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